这些老人恪守“子债父偿”承诺感人肺腑 替子还债最怕老去


有人说,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这样的事情并不多,然而,子女的债务,年迈父母偿还的事却时有发生,父母为了还清孩子的债务,吃稀饭、捡破烂、养鸡种地等,省吃俭用,甚至天天祈祷老天爷保佑自己身体健康,再活十年、二十年,为恪守“子债父偿”的承诺辛苦忙碌。

儿子患肝硬化去世,儿媳改嫁,面对噩耗,洛阳嵩县旧县镇袁子沟村的张云献老人来不及难过,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仅要挑起照顾年幼孙子的责任,每周到学校接送孙子。还要肩负还清儿子生前治病等欠下的十几万元债务。图为2016年4月7日,年近七旬的张云献老人在孤岛上养鸡和鹅。

讲信誉的人总是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恪守“子债父偿”的老人也得到好心人的照顾。2017年7月14日,上海79岁的胡阿婆和87岁的河老伯在小区门口坚持5年摆摊卖油墩子替儿子还债,许多好心人特意前往购买,阿婆在感谢好心人的同时,当时的她也希望各方宽容几年让她把债还清。


吴乃宜生于1929年,是浙江苍南一位普通渔民。2006年春天,吴家4个儿子筹集100多万买了百吨位钢质渔船。然而,就在那年超强台风“桑美”中,吴乃宜老人一夜之间失去3个儿子。丧子之痛的吴乃宜很快坚强承担起80多万元的债务,此后,老人吃稀饭、织渔网、捡废品、养鸡种地……平日里,老两口一毛零钱也舍不得花,积攒下来还债。如今,老人虽然离世,但他的事迹仍在广为流传。

杨爱萍,安徽蒙城县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承受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捐肾救子,替儿还账,劝媳改嫁,抚养孙女的重任……为了替已去世的儿子偿还治病时留下的30余万元债务,老人省吃俭用先后还债20余万元。她常说:“求求老天爷再让我活十年,那时候俺家的债就能还清了。”

杨爱萍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12月,许多爱心人士为杨爱萍老人捐款,先后募集善款10余万元,帮助老人尽快还请余下的债务,让其上舒心的日子。当今社会,谁会嫌钱多?老人们替子还债,不仅是恪守“子债父偿”的承诺,亦是人间大爱的体现,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留下不好的名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