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競爭,而是喚醒(家庭教育思考系列之三)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其實並不是教育家總結出來的法則,而是廣告商招攬生意的噱頭。這句話迷惑了中國億萬的家長,坑害了中國無數的孩子,毀掉了中國無數的家庭。

因為這句話使得中國的家長誤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競爭,同學就是對手甚至敵人。

於是,中國的校園不再平靜,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充滿了火藥味,教師摩拳擦掌,家長躍躍欲試,同學朋友都變成了競爭對手,孩子們無暇玩耍,大部分的時間都被各種培訓班佔據,每天都淹沒在各種練習和試題中,學校、家長和老師把他們推到起跑線上,就等待著那一聲可能為自己帶來勝利與榮譽的起跑的槍聲……

其實我要說:教育不是競爭,更不是比賽,尤其不是那種在起跑線上就要拼盡全力的愚蠢而無聊的比賽。孩子們也不是運動員,更不是為了贏得比賽就要犧牲掉健康、靈氣、活力、創造性甚至尊嚴與道德的任人擺佈的比賽工具。

教育,其實只是喚醒,對孩子成長的喚醒,對孩子愛心、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的喚醒。教育者的職責是幫助每一位孩子都能夠自然、自由而充分地成長。

社會充滿競爭,但是世界不是戰場,而是花園,超級大無限美的花園。

孩子其實是種子,各種各樣植物的種子。

他們有的是青青的小草,有的是茁壯的灌木,有的是婀娜的楊柳,有的是挺拔的白楊,有的是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有的是直入雲霄的銀杏樹……他們共同生長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塊土地上,雖然也在你爭我奪地享受陽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潤,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們相互扶持,相互映襯,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風采,萬物勃發,萬物生長,共同把世界裝扮得色彩繽紛!

但是在他們鑽出土地之前,你根本不知道他未來會長成什麼樣,更不知道每一顆種子成長的特性與規律。

因為小草會被人踩踏,大樹會被人仰視,所以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成參天大樹,於是他們拼命地給種子施肥、鋤草並每天相互攀比,誰長得更高誰長得更壯。於是,小草永遠抬不起頭,楊柳被截肢而不再婀娜,灌木被嫁接成了怪胎,就連枝繁葉茂的榕樹也因不夠挺拔而無人關注。

其實,每顆種子在誕生之初就已具備了各自獨特的基因,灌木長不成楊柳,小草也長不成大樹。每個孩子在誕生之初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特點,陳景潤不會變成喬布斯,愛迪生也變不成錢鍾書,醫生不需要和作家競爭,種地大王也不需要和籃球飛人比賽,千軍萬馬都去擠那座獨木橋,當然你死我活,敗多勝少。

中國人把教育當成競爭,所以就會不斷地拿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長處比較,中國孩子體驗到的永遠都是失敗,所以我們的孩子大都缺乏自信。

西方人把教育看作喚醒,他於是明確孩子發展的方向,不斷看到他們的閃光點,西方孩子體驗到的永遠都是進步的喜悅,所以他們的孩子大都充滿自信。

所以教育者要做的是喚醒每顆種子的靈魂,瞭解每個孩子的特長,並幫助他們自由成長,長成他們應該長成的那樣,或青翠,或婀娜,或枝繁葉茂,或直入雲霄。

教育,既不是讓孩子往競爭的起跑線上去,也不是讓孩子往家長設定的路上走,而是讓他們沿著自己選擇的道路,充滿自信,堅定執著地走下去,不回頭,走到底。

教育不是競爭,而是喚醒(家庭教育思考系列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