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減肥人士告訴你:如何才能穩定的“瘦著”?

資深減肥人士告訴你:如何才能穩定的“瘦著”?

1

5月已到,你的減肥大計好嗎?

今天,咱們聊一個“沉重”的話題:

為什麼你減肥總是不成功?

為什麼你想“穩定的瘦著”就成了奢望?

PS:自我介紹一下:

本人經歷過“四個月從150減到106”的戰績;

也曾經歷過從“106反彈到120+”的絕境,堪稱資深減肥人士,下面捉到的心理學知識點,本人親測有效(想看不?)

1

你為什麼會屢減屢敗?

是意志力不夠強嗎?還是努力程度不夠?

其實你不用太自責,真正讓你“瘦不下來”的元兇是:你的生物學基因。

這是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成果。(他是心理學領域大師,曾以最高票當選心理學會主席,獲得過終身成就獎)

他認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酗酒、減肥、焦慮、抑鬱……按容易改變的程度,可以分為三類:

▶很容易改變的,比如驚恐症;

▶很難改變的——付出極大努力才能改變一丁點,比如焦慮;

▶根本無法改變的;非常沉痛的告訴你,“超重”,就屬於這一類,你的遺傳基因和生物指標會給你設定一個理想體重,那麼拼命,也只能是“暫時改變”。

想起肥肥的女兒鄭欣宜,她為減肥吃盡了苦頭,一度成功瘦身,還出過書,如今早已復胖。

瞭解這一點,並不是讓我們放棄,而是建立一個理性的心態:

不用太焦慮,你已經盡力了

不要總想著“我真沒用——連控制體重都做不到,還能做什麼?”,陷入到嚴重的抑鬱焦慮情緒中,不停地進行自我攻擊。

做好持久戰準備,防被忽悠

懂得那些“七天瘦10斤”“一個月逆襲”就是大煙,減的僅僅是焦慮,真正的減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

每一個能長年保持體型的人,要麼是有“天賦”,要麼是那種極致自律者,背後都是長年堅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

資深減肥人士告訴你:如何才能穩定的“瘦著”?

3

理性的心態,是減肥計劃的先決條件。

接下來,在這個清醒的認知基礎上,我們先來訂目標。

目標別太浮誇

很多健身軟件都可以直接計算出:要減掉十斤,用一個月時間或兩個月時間,分別對應著每天需要運動多少,熱量控制在多少。

你一天吃多少,運動多少?自己心裡沒點b數嗎?為什麼要理性訂目標?

除了目標導向原理外,這裡還涉及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

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百科)

比如說:情侶吵架,女的生氣,男的去哄,但每次哄都沒有用……男的以後就不再哄了——屢次的失敗經歷讓他認得出結論:

再哄她也還是生氣,於是放棄努力。

有的小夥伴被朋友刺激了一句,或者眼紅同事小婊砸又瘦又美,遂默默許下一個大躍進目標。

一旦目標不能實現,第一次失敗還能收拾殘局重來,第一次失敗,第三次失敗……輪迴幾次,可能就陷入習得性無助。

你自己都不會相信自己了。

資深減肥人士告訴你:如何才能穩定的“瘦著”?

提高未來預期收益,給自己賦能

習得性無助最大的破壞力就是成為行動的 “心障”,挫傷能動性。

塞利格曼博士也肯定了“信念”的改變力。

其實我們自己也深有感受:

減肥最困難的往往不是巨胖,而是那些微胖界女神。

對她們來說,減肥的信念並不強——因為對她們來說,減肥不成功,保持現狀也沒那麼糟;減肥成功,也沒有那種醜小鴨逆襲的驚豔……

收益不夠誘人,信念也就沒有強大到能形成驅動力,那實際行動也就跟不上了。

而超模為什麼能堅持魔鬼訓練和節食?

他們是靠身材吃飯的,收益大到完全能覆蓋到眼前的損失。

試著提高預期收益,加強自己的信念。

瘦下來可以約男神,瘦下來獎勵大牌衣服,瘦下來可以最大化避免家族的高血壓症。

資深減肥人士告訴你:如何才能穩定的“瘦著”?

戰線別拉得太長

人不是理性動物,總是趨向於短期可見利益。

半年後變瘦變美收穫的快感,和今天晚上這頓大餐相比,後者更有誘惑力。

所以我們常常明明知道減肥健身的長期利益,也難以拒絕眼前的誘惑。

針對這種心理,我們就要把目標拆解成一小塊一小塊,建立即時反饋機制。

“先完成兩斤的小目標”,嚐到成功的快感,感受到掌控的成就感後,會更容易堅持下去,完成總KPI。

具體可參考工作中的 “過程管理”法:

圍繞一個大目標(20天減掉5斤),界定指標由哪些要素構成的,把目標和要素的關係,用公式界定出來:

減重=節食+運動+服藥

腰腹塑型=節食+腹肌鍛鍊+臀部鍛鍊

深入這些要素,看它們有哪些提升改進的空間。

想提升的話,需要拆分和落實成哪些具體手段?

比如“增加運動量”,結合自身情況,拆解成30分的快跑+睡前兩組有氧KEEP。只有把所有要做的工作,拆分到極細緻極具體。

80%以上的事情要可知可控的,20%當成彩蛋,總體目標才可控

資深減肥人士告訴你:如何才能穩定的“瘦著”?

4

減肥能成功的人,有時功夫在“減肥外”。

前天看了一部粘土動畫《瑪麗和馬克思》,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馬克思是一個暴肥症+精神病患者。

他嗜吃,每當心煩/焦慮/恐懼/無助/憂傷/憤怒時,就忍不信要猛吃甜筒巧克力緩解緊張……為什麼對食物這麼依賴?

因為他別無選擇。

他是一個精神病患者,有表情識別障礙,無法和人溝通交流,工作也枯燥無趣,他一生也沒有自己的家人,唯一的朋友,是他的筆友。

在他黑白色調的世界裡,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讓他感受到滿足感和成就……除了吃。

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戒掉生命中唯一帶來快樂和安慰的巧克力?

有時候,我們管不住嘴,也許是因為生活太單調乏味,——吃成了唯一提供歡樂的方式。

如果是這樣,更迫切的任務,不是減肥,而是拓寬生活的緯度,找到更多獲得歡樂的渠道。

資深減肥人士告訴你:如何才能穩定的“瘦著”?

5

最後,說點減肥外的題外話:

你真的確定,你需要減肥嗎?

我見過很多女生,壓根不需要減肥,卻心心念念吵著要減肥。

她們內心深處以為:只有瘦一點再瘦一點,自己才能更完美更有魅力,得到別人的認可。

具備魅力,獲得認同和關注,並非減肥就能做到,也許你真正需要的是:讀書/旅行/學習/善良/放鬆……

本人一直認為:

奧普拉、肥肥、高曉松……他們的胖,正是其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塞利格曼博士寫作《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真正用意是:

讓我們學會正確的評估自己,接納自己,這才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可別把自己變成書裡那隻不斷囤積糧食的土撥鼠——為了囤積而囤積,為了減肥而減肥。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