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留下1上聯,四百年無人能對,紀曉嵐徒弟卻輕易對出下聯

我國古代一朝便有一朝特有的文化風氣,比如漢代的賦,唐代的詩,宋代的詞,明清的對聯,像紀曉嵐、曾國藩都是對對聯的高手。

根據史書記載,當年紀曉嵐的門生弟子遍佈天下,但最讓他的自豪的,無疑是接下來要說的這一位,劉權之。

劉伯溫留下1上聯,四百年無人能對,紀曉嵐徒弟卻輕易對出下聯

在乾隆一朝,劉權之是個另類,他不愛錢、權、美色,整日裡只知道幹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從不逾越。也正是因為如此,劉權之得到了乾隆的重用,官任禮部侍郎。

等到嘉慶掌握權力後,更是加封劉權之為軍機大臣、大學士,可謂是名滿天下也。

不過,劉權之最讓人讚許的並不是他的性格,而是他的才華。

劉伯溫留下1上聯,四百年無人能對,紀曉嵐徒弟卻輕易對出下聯

有一年,劉權之回鄉探親,當地官員急忙趕來設宴迎接,在閒聊過程中,官員向劉權之說了一件趣事,就在前幾天,官員前往嶽麓山遊玩,沒想到碰到了幾位踏青的年輕考生。

相見便是有緣,官員倒沒有擺架子,與幾位考生攀談了起來。在聊天過程中,官員以山上寶塔為題目,出了1上聯,“孤塔聳聳,七層八方四角”。

幾位考生絞盡腦汁,憋出了幾幅下聯,但都不能讓官員滿意。

劉伯溫留下1上聯,四百年無人能對,紀曉嵐徒弟卻輕易對出下聯

最後,失望的官員便乘船離開了,但就在船剛一開動的時候,官員卻發現岸上有1位考生一直衝他搖手。等回到家中之後,他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今天才請教劉權之,希望可以得到答案。

只見劉權之沉思了一會,很快便恍然大悟。他笑著對官員說道,“想必那位考生已經對出了下聯,所以才搖手的,下聯便是一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

官員聽後,大聲稱好,從這件事中便可以看出劉權之的才華之高。

劉伯溫留下1上聯,四百年無人能對,紀曉嵐徒弟卻輕易對出下聯

浙江文成縣有1劉基廟,裡面掛著一幅對聯,是劉伯溫親筆所寫,400年來,無人能解!“言陳聖道,術究天文,帷幄中不慚名士,兼故鄉倡義,澤被枌榆,迄今日廟貌巍峨,奉蒸嘗猶思遺愛。”

當劉權之路過此廟的時候,僅僅思考了一會,便工整的對出了下聯,“學本帝師,才為王佐,草廬內早識真人,想開國元勳,望隆伊呂,宜後嗣馨香俎豆,篤忠貞以迪前光。”

各位,你們有更好的下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