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曹俊傑 原刊於遼縣舊事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坐落在距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城南45公里麻田鎮上麻田村西南部。主要景點為八路軍總部舊址,坐北朝南,一進四合式院落,磚木結構瓦房30餘間(北樓5間)。1980年成立並正式對外開放。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華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黨、政、軍首腦機關曾在此駐紮。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左權、楊尚昆、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戰鬥、生活達五年之久,他們在此書寫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篇章。這裡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抗戰時期建築和革命文物。是中國革命紀念地之一。

陳毅元帥在麻田八路軍總部停留期間寫下了名篇長詩《過太行山書懷》,其中說到“黃河東走匯百川,自來表裡太行山,萬年民族發祥地,抗戰精華在此間。”

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紀念郵票

左權烈士陵園位於左權縣遼陽鎮北街村陵園街中段。

抗日戰爭時期,為抵禦日寇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許多愛國人士投身於革命事業並犧牲於左權縣境內。

烈士陵園佔地面積1396平方米,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前院有園門、左右耳房、東西展廊、東西六角形碑亭、左權將軍紀念碑和七層烈士塔;後院有東西展廳、碑廊等。園內另存紀念碑16通,紀念石碣2方、漢白玉左權將軍立像1尊。

1945年,遼西縣政府為緬懷革命烈士在原萬壽宮舊址興建“烈士祠”。

1946年7月,左權縣政府投資將其擴建後,改稱“烈士陵園”,以紀念在抗戰中壯烈殉國的左權將軍和733名軍、政、民烈士。

1994年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進行維修擴建。

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烈士陵園航拍全景

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烈士陵園內,左權將軍塑像

左權將軍紀念亭

十字嶺,抗日名將左權將軍殉國地。

左權將軍紀念亭就坐落在十字嶺上。

紀念亭高居於海拔1300餘米的十字嶺。

山巔西側。登亭遠眺,無盡的群山起伏於腳下,有登其處而小天下之感。

左權將軍紀念亭正面向南,兩邊簷柱上刻著“偉烈豐功卓著集民族正氣貫古今”“忠肝義膽長存銘華夏英碑迪後人”的聯句,正上方橫額“左權將軍紀念亭”七個鍍金大字筆力奔放,為徐向前元帥於1987年4月所題,使紀念亭更為增彩生色。

中心紀念碑的正面上書“左權將軍永垂不朽”八個鋼勁有力的金色大字。碑的左面為朱德總司令痛悼左權的七絕手跡:“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右側為鄧小平同志題詞的手跡:“懷念左權同志”,背面刻有彭德懷副總司令於1942年10月10日“敬撰”的“左權同志碑誌”,簡要介紹了左權將軍的戰鬥歷程。

“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這是朱德總司令為悼念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壯烈殉國而寫的一首詩。

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左權將軍紀念亭

晉冀魯豫臨參會舊址

1941年3月16日,鄧小平同志在冀太聯辦第二次行政會議上提出成立晉冀魯豫邊區臨參會的建議,以成立邊區政府,會議接受了這一建議,同年7月7日,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第一次會議在山西遼縣桐峪鎮召開,彭德懷應邀在大會上作了《目前形勢與抗日根據地的各種政策》的報告。大會選舉申伯純為議長,宋維周、邢肇棠為副議長;楊秀峰為邊區政府主席,薄一波、戎伍勝為副主席。

烈士命名的左權縣,晉中人嚮往之

晉冀魯豫臨參會舊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