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沪指大盘趋势性拐点已出现,红色五月行情已吹响号角

5.7 沪指大盘趋势性拐点已出现,红色五月行情已吹响号角

本人再次申明:一切文章及微头条所涉及个股,仅供投资学习和交流不作为推荐和买卖个股,非本人亲自指导买卖操作,请勿盲目跟风买入,据此产生的风险,需自身承担,须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指大盘趋势性拐点已出现,红色五月行情已吹响号角。

趋势研判:

沪指大盘

5.7 沪指大盘趋势性拐点已出现,红色五月行情已吹响号角

日线

从目前沪指大盘日K线所处位置和运行的轨迹来看,我们前期重点阐述的“下降三角形”整理区间,目前已经强势突破,另外短期市场阻力20日均线价格3120附近已强势突破,同时我们注意到今日沪指大盘整体成交量同比放大,短期有望挑战3150缺口压力,中期关注3200-3250附近缺口压力。

目前沪指大盘C浪延伸浪已经结束,有望展开新一轮一浪反弹行情,值得期待;此外成交量和资金量是决定后市反弹高度的主要因素,各位股友们,需要重点关注。

创业板

5.7 沪指大盘趋势性拐点已出现,红色五月行情已吹响号角

日线

创业板指数,今日已经强势突破1850点高点压力,同时成交量也同比放大,短期有望向上测试1900点和1927点高点压力,我们期待后市创业板表现,前期我们也重点说过对创业板指数的看法,创业板经历了三年的调整,目前周线和月线级别才刚启动,后市的爆发力和成长空间较大。

首席投顾策略:

近期沪指大盘在一片争议当中,已经开始出现强势反弹,脱离近期底部区域,出现明显的底部形态和信号,中短期来看震荡上涨趋势已经开启,反弹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若成交量和资金量持续配合的话,那么后市是有望展开新一轮的强势反弹行情。

就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前期我们反复强调的两大主题:(1)低估值低市盈率品种,主要涉及“大金融+大周期”品种,主要包括券商和化工板块,目前是完全对应市场的主流热点和板块表现,券商板块前期有所表现,今日低位震荡,而化工板块相关个股,近期表现强势,比如我们前期重点分享的“恒逸石化,鲁西化工和桐昆股份”等个股目前均已创近期新高,近日国际油价再创历史新高,突破70美元每桶价格大关,盘中石油石化相关个股强势大涨,助推指数大涨,特别是作为A股权重的“两桶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也跟风大涨;其他周期性品种,比如造纸,媒体,有色金属业大涨;另外医药股行情继续延续此前行情走势,表现相对强势。(2)另外我们近期一直倡导的主题投资品种,比如“国产软件,工业互联网”等表现强势,短期有望持续大涨,建议大家重点跟踪。总之2018年的主要投资策略和思路就是:“超跌+高成长(主题投资)+业绩驱动”为主,只要是超跌的品种,后市一定会有表现,高成长主要是指“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成长性好,潜力较大,符合国家大战略和方针政策支撑,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比较好,业绩驱动主要是公司业绩大幅改善,或迎来趋势性拐点的行业或个股,也具备较大投资潜力。

大家此前我们关注的“价值投资”究竟符合不符合目前的市场呢?笔者认为,价值投资的理念在任何时候都是符合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只是我们要放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主线当中去看,我们看到2016-2018年家电和白酒类个股,以大消费为主的相关个股表现良好,相关个股涨幅较大,所以2018年这两大板块的上涨空间和潜力就想对比较有限,但不排除短期的超跌反弹;而另外一个板块,医药板块是我们重点看好的,此外就是自2638点至今处于严重超跌的板块,比如“传媒,国防军工”等。六月份MSCI公布名单,中国A股正式加入,一些行业细分龙头和业绩较好的个股,会迎来比较好的投资机会,而我们方才讲到的超跌板块当中的蓝筹绩优白马股,未来有望翻倍,比如“传媒”板块当中的“横店影视”此个股,是我们近期重点提及并推荐的个股,目前走势良好,业绩表现不错,成长性好,属于行业排名靠前的个股,可重点关注。

机构观点:

海通证券:估值底已现守候云开 配置价值龙头 

①宏观角度,国内基本面和资金面担忧渐去,市场预期已较悲观,无需太担忧。②微观角度,白马股基本面不差,近期调整源于基金调仓,成长股对比自己历史、价值股、海外科技股,估值并不高。③市场估值已回到2638点,中期趋势取决于基本面,预计今年全部A股净利同比13.5%,守候云开。价值龙头做配置、成长龙头求弹性。

华泰证券:看好银行、保险、创新药、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链

今年大概率不会有白马或成长的明显风格趋势,重在均衡配置。一方面看好估值便宜的银行保险,认为资管新规下的统一监管会持续利好负债端稳定的龙头公司;以及基本面不差且偏高估值已被消化了的消费白马。另一方面,寻找政策驱动下有业绩成长的“新经济”标的,医药板块中的创新药(兼具消费与成长双驱动)、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链。

兴证策略王德伦:珍惜反弹窗口 聚焦大创新

持续看好业绩和政策双轮驱动下的大创新,当前重点推荐:电子(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链)、机械军工(细分子行业的核心龙头企业)、创新药(政策变革推动创新药从“中国新”逐步变为“全球新”)。上市公司2017Q4和2018Q1的盈利分析显示,医药、传媒、计算机、通信等新兴消费行业恢复上涨趋势更为明显。从盈利角度看大创新板块拐点悄然而至,持续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