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安全問題頻發 平臺是否更應擔首責

隨著互聯網生態的發展,互聯網與傳統生態結合的模式,以全新的形態佔據了消費市場。“滴滴一下,讓出行更美好。”如今這個標語,滴滴所謂的宗旨,在近期看來,多少有些諷刺。滴滴網約車亂象頻繁爆出,大事小事接二連三,層出不窮,弄得人心慌慌,似乎問題一直存在,只是最近紛紛浮出水面。不少用戶都不約而同發出一致的聲音,滴滴究竟怎麼了?

滴滴安全問題頻發 平臺是否更應擔首責

犯罪成本低 封號治百病麼?

雖然滴滴順風車案已經過去多天,但是案件中暴露出的漏洞仍然引人深思。滴滴平臺的安全保障狀況情形究竟如何,順風車和網約車的安全網又該怎樣編織?

5月10日,晚6點,成都滴滴順風車司機楊先生跑車後失蹤,截至目前,與家人失聯已五天。經滴滴公司查詢,當時楊先生接單順風車起始點為成都市雙流區豐樂小區到紅石東街。

5月12日,鄭州空姐滴滴順風車案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滴滴平臺管理又存在哪些漏洞?乘坐滴滴順風車到底還安不安全?滴滴出行公司近日首次正面回應,首席發展官李建華坦言,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劉某違規使用其父親賬號接單並實施犯罪,說明該平臺此前確實存在漏洞。

滴滴安全問題頻發 平臺是否更應擔首責

5月18日,小陳乘坐滴滴快車回大連上學,1個多小時的車程中司機一直對她言語騷擾。小陳稱,司機幾次讓她坐前座,小陳拒絕之後,司機未停止騷擾。她受不了決定錄音,因在車上時害怕,在到達目的地後才投訴。滴滴公司表示,目前司機已被封號。

5月20日,又有滴滴司機騷擾女乘客:鎖車門說500塊錢摸一摸。鎖車約吃飯。滴滴公司表示,司機永久封號。

滴滴安全問題頻發 平臺是否更應擔首責

滴滴出事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如今頻繁被曝光之後,實錘來的一個比一個猛。滴滴作為全國最大甚至唯一的出行網絡平臺,完全不作為,漲價,高提成,無社會責任感,問題早晚會曝出來的。出了事情,有問題,不整改,事鬧大了,一句封號就解決問題所有問題麼?若是問題能早點引起重視,後面一系列事情可能就不會發生。

網約車用戶安全究竟如何保障?

網約車市場亂象叢生,交通部多次發文批駁。而事實上,網約車亂象的聲音早已不絕於耳,爽約車頻現、個人信息洩露,大數據殺熟、加價很離譜、出現交通事故後得不到保險公司賠償、給差評遭報復、投訴難回應等,問題加起來一籮筐。此次惡性事件紛紛浮出水面,看似是偶然,其實是亂象疊加的必然結果。是不是要把這個社會弄得人心惶惶才待解決?

滴滴安全問題頻發 平臺是否更應擔首責

當前網約車市場,司機、車輛甚至網約車平臺沒有運營資質的亂象頻現,嚴重影響乘客安全和合法權益。監管部門和企業任何時候都不應逃避責任,網約車發生命案的漏洞必須從根本上整治。號稱“滴滴一下,讓出行更美好”的滴滴平臺上,最主要的宗旨是讓搭車的人安心回家,你們一沒有讓顧客感到安心脫離了宗旨。二是不會承擔責任,已經失去人心,倒閉似乎成了最後的出路。

21歲的美好年華卻在瞬間失去,“美好”絕非以犧牲安全、付出生命為代價。業務有多大,責任也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責任也就有多大。網約車尤須把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和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業務增長與服務提升齊頭並進,讓大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滴滴安全問題頻發 平臺是否更應擔首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