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發現?如何有效治療?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發現?如何有效治療?

黃疸

胰腺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男女發病率相近,多發生於40歲以上。近10年來,無論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胰腺癌的臨床特點是:早期症狀不明顯,早期患者術後複發率極低,該病起病隱匿,病程短,進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僅僅6個月左右,被稱為“癌中之王”。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發現?如何有效治療?

胰頭癌

胰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吸菸是最為肯定的致病危險因素,可以增加2~3倍胰腺癌的發病機會。長期大量飲酒、高脂肪、高動物蛋白、高膽固醇飲食可增加患胰腺癌的危險。多食蔬菜、水果、纖維素和植物維生素可降低患胰腺癌的危險。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一倍,不少患者是因為血糖高、控制不好才被確診胰腺癌的。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發現?如何有效治療?

胰腺CT

胰腺癌的常見臨床表現有哪些?胰腺位於人體上下左右前後的中軸部位,位置隱匿,所以胰腺癌變早期難以發現。胰腺癌按照解剖部位可分為胰頭癌、胰腺體尾部腫瘤。胰頭部腫瘤由於壓迫鄰近膽總管,可以出現無痛性黃疸。胰體尾部癌往往發展到侵犯腹腔神經叢時方出現疼痛的症狀。初期非典型的臨床症狀主要有上腹部不適和隱痛、腹部脹悶、消瘦乏力。晚期症狀有黃疽、疼痛、消瘦、體重減輕、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莫名其妙的發熱等。

胰腺癌病人在初期常無明顯體徵,出現明確體徵意味著腫瘤已至晚期。病人可有全身皮膚和鞏膜黃染,嚴重消瘦惡病質表現,若有梗阻時可觸及腫大的膽囊,腹腔積液等。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發現?如何有效治療?

喬布斯

胰腺癌臨床診斷:對於有上腹不適及隱痛;食慾減退和消瘦;無痛性梗阻性黃疸呈持續性且進行性加深者,如果腹部B超或者腹部加強CT、MRI檢查胰腺有腫瘤以及CAl9-9測定升高即可確立臨床診斷。但是胰腺腫瘤類別多,不同類別預後大不相同,所以儘可能為患者爭取胰腺穿刺獲得病理學診斷。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發現?如何有效治療?

胰腺

經皮做胰腺腫瘤穿刺術是獲得病理的常見方法,十二指腸引流液或經胰管插管抽取胰液做細胞學檢查也可幫助精確診斷。據報道,按照胰腺部位分為胰頭癌(佔60-70%)、胰體癌(佔20-30%)、胰尾癌(佔5-10%)、全胰癌(5%);根據組織病理學分類:胰腺導管細胞癌,佔90%以上。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發現?如何有效治療?

手術

胰腺癌愈後極差,5年總生存率為2%-3%。術後複發率達65%-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