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搭“四梁八柱” 享碧水蓝天

福建福清市实施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行动计划,全面改善空气环境。去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在福州七县(市)中排名第三

初夏时节,福建省福清市元洪投资区内风清日朗,扬尘无踪。走进占地6万平方米的福建长德蛋白科技公司,只见机器生产,不见烟囱冒烟。据了解,作为国内单机最大的大豆浓缩蛋白质生产单位,得益于元洪投资区集中供热项目对企业自备燃煤锅炉的完全替代,长德蛋白科技公司自去年6月竣工投产之初就实现了环保节能零排放。

近年来,福清市大力开展国家级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实施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行动计划,全面改善空气环境。去年,福清市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第49位,成为全省第3个、福州市第2个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县(市)。同时,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在福州七县(市)中排名第三。福清市环境、产业双优的秘诀何在?

集中供热全覆盖

减少污染物排放

福建福州福清,这是一片被称为“三福之地”的产业高地。作为国家级生态市,当地政府通过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实施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行动计划,不断放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

在福清市四大工业区之一的江阴工业区,2010年率先建设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程,由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依托国电集团江阴电厂发电机组余热进行供热。目前,园区内已有化工、医药、造纸、印染、建材、食品等32家企业实行集中供热。通过实行集中供热,共拆除江阴工业区内燃煤锅炉23台,计226.5蒸吨,共减排二氧化硫2088吨、氮氧化物284吨。

创办于1992年的福清元洪投资区,是中国第一个外商成片开发的工业集中区,通过集中供热,这一老牌国家级开发区正焕发新生机。2016年12月,由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承担的元洪投资区集中供热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园区内的印染、建材、食品等19家企业已全部接入供热管网,关停原工业锅炉22台,计343蒸吨,全年减少燃料煤量约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00多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00多吨,减少烟尘1300多吨,为福州地区腾出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约358蒸吨)作为工业再发展的备用指标。

大气污染防治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福清市围绕划定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区域、提升空气质量行动计划、集中供热覆盖区内企业、自备锅炉专项整治和燃煤锅炉改造提升整治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建立市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和部门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大气污染防治的“四梁八柱”已然成型。

2017年,福清市融侨开发区、元洪投资区、江阴工业区、龙田经济开发区等四大园区启动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用高污染燃料锅炉改造工作,共有48家企业的66台高污染锅炉完成淘汰整治任务。

推清洁能源

生“麻将效应”

持续推进的“脱煤”行动及清洁能源替代计划成为福清市清起来、美起来、绿起来的关键所在。始于2011年的福耀玻璃公司油改气工程,从2013年起全年减少重油量约8万吨,2014年起全年共削减二氧化硫2503吨、氮氧化物1886吨;2017年11月,福清市融侨开发区洪宽工业村天然气管道全面通气,区内洪良染织等工业企业陆续实施煤改气,进一步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由社会资本投资2.5亿元的元洪投资区集中供热示范项目,实现对园区企业自备燃煤锅炉的完全替代,解决了此前众多小锅炉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等问题。同时,针对城市扩张、市政污泥日益增多等问题,主动推进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充分利用热电厂现有的基础设施协同焚烧污泥,降低了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投资,实现城镇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置。

据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勇介绍,集中供热项目投产供汽后,一个原料互供的循环经济模式正持续带来便利和实惠,受到园区企业的青睐。

在元洪投资区,和特新能源公司的污水被纳入富春紫光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污水处理厂净化园区污水产生的污泥则由和特新能源公司进行耦合发电;融泉净水剂公司生产净水剂可以使用和特公司集中供热的蒸汽,而融泉公司生产的净水剂是和特公司集中供热锅炉除盐水净化的药剂之一;志坤能源科技公司使用和特公司集中供热蒸汽处置含铜的危废水中的副产品氨水则是和特公司集中供热锅炉烟气脱硝工艺系统的药剂。

对此,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良将其形容为麻将牌效应,“你不要的牌我要,我不要的牌则是你需要的。”

李良表示,福清市政府站在利国利民角度,积极推进区域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和耦合污泥焚烧发电,这是改善区域环境、降低区域经济能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举措,也达到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多重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