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典故五(​一鳴驚人)

春秋歷史

東周(前770年至前255年),周平王即位第二年,見鎬京被戰火破壞,又受到犬戎侵擾,便遷都雒邑,史稱“東周”,以別於在這以前的西周。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持續了二百多年,稱為“春秋時代”;東周的後半期,周天子地位漸失,亦持續了二百多年,稱為“戰國時代”。

春秋典故五(​一鳴驚人)

春秋戰國典故

其間戰爭此起彼伏,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軍營中的運籌帷幄,外交場合的謀略交鋒,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春秋戰國的歷史舞臺:不管是出身尊貴還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門還是販夫走卒,不管是白髮蒼蒼還是稚齡童子,只要有才幹,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華。這段時期是中國歷史最為輝煌的時代出現了很多勵志和歷史典故,本文將逐篇講述春秋戰國典故:

春秋典故五(​一鳴驚人)

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春秋典故五(​一鳴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