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几百年的紫禁城,为什么又要改名叫故宫?

故宫大家都知道吧,是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的皇宫,以前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故宫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故宫在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就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才建成,花费了14年的时间才建好,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过。故宫是世界五大宫之首。

叫了几百年的紫禁城,为什么又要改名叫故宫?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叫了几百年的紫禁城,为什么又要改名叫故宫?

两个朝代的皇宫一直叫作紫禁城,那么为什么后来又更改为故宫?先说说紫禁城名字的由来吧,传说天上的天帝居住在三垣中的紫微垣,他的宫殿叫做"紫宫".而地上的皇帝认为自已是天帝的儿子,即天子.所以也把自已居住的宫殿叫做紫宫.而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禁备森严,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决对的禁地,所以又被称做"禁城".紫宫和禁城后来慢慢演化到了我们今天说的"紫禁城",紫禁城红墙黄瓦,金壁辉煌。

叫了几百年的紫禁城,为什么又要改名叫故宫?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故宫"顾名思义就是以前的宫殿.故宫这个词的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清灭亡,中国封建社会节束,不存在皇帝,也就不再存在皇帝居所了,所以当初的紫禁城就被称为了"故宫". 目前中国的故宫有三处,一处在北京,一处在台湾(实非故宫,只是故宫博物院),一处在沈阳。

叫了几百年的紫禁城,为什么又要改名叫故宫?

可以说紫禁城和故宫是两码事,前者范指皇帝的居所,后者指以前皇帝的居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