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要傳位給孫子不傳給兒子呢?

阿拉米傳說

皇位繼承歷來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頭等大事,其關乎百姓關乎人臣關乎國運,但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為爭奪皇位繼承權手足相殘是常有之事,秦朝胡亥奪位殺兄、北魏拓跋嗣殺其兄拓跋紹、唐朝的玄武門之變等等,為穩定皇族內部,讓皇權平穩交接過渡,各代帝王也是費勁心機,如立嫡以長。


朱元璋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為讓朱家江山一統永久,對於繼承人朱標可謂是悉心培養,在朱元璋稱帝之時便立朱標為太子,為讓朱標熟悉政務為繼位做準備,朱元璋經常讓年少的朱標處理各種政事,如洪武六年(1371年),朱元璋令朝廷諸部“今後常事啟奏太子,重事乃許奏聞”,對於朱標的老師選擇朱元璋也是慎之又慎,最終選擇“大家”宋濂為朱標的老師,同時以李善長為太子少師、以徐達為太子少傅、以常遇春為太子少保,在諸位開國功和朱元璋的多重教導下,朱標稱得上是德才兼備,且朱標也繼承了其母馬皇后的仁慈善良,在諸位皇子之中也是威望極高。人心所向、才德兼有,在朱元璋看來,朱標在繼位明朝後儼然會是一位明君,但天有不測風雲,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標在巡視陝西后患重病不久便過世。

朱允炆

但皇位繼承問題此時又被提上日程,但朱元璋卻並沒有在其他皇子之中選擇皇位繼承人,而是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了皇位,為何讓皇孫朱允炆承帝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是朱標的兒子,對於朱標的過世朱元璋是十分悲痛與自責,因此讓朱允炆繼位在一定程度是朱元璋對朱標的補償與思念,且朱允炆同其父一樣自小便宅心仁厚,學識淵博,因此也是十分受朱元璋喜歡,且朱元璋重視嫡長繼承製,而朱允炆為嫡孫,因此繼位順序自然而然是朱允炆。而其他諸王也都是無大才,唯一一位堪與朱標相比的就是燕王朱棣,但其是朱元璋與朝鮮女子所生。

為讓朱允炆以後能夠安居皇位,朱元璋之後便開始了對文武諸臣大肆揮刀,以為朱允炆掃清潛在威脅,但朱元璋防範了外人,卻沒有想到禍亂出自自家人,最終爆發了靖難之役。

朱棣

[1]《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張廷玉.《明史》

[3]《明實錄》

回答者:趙培文,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季我努學社

首先,其他的答案中都提到了立敵立長制度,這一點在封建社會是沒有問題的,為的是皇權的平穩過度,但是有一點大家都忽略了。

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沒有子嗣,他所有的兒子包括朱標、朱棣等4個所謂的嫡子其實都是側妃所生,只是馬皇后撫養長大,也算嫡子,而嫡長子就是朱標了,懿文太子朱標在世的時候,皇權的繼承沒有異議。

朱標早逝,按照封建道統,第一順位繼承人應該是朱標的嫡長子,可惜朱標的這個兒子也早夭,接下來輪到誰?朱允炆???錯!朱允炆是朱標的庶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子庶孫,按道理他是沒有繼承權的,真正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應該是朱標的敵次子朱允熥。

太子朱標一共生了五個兒子,皇太子妃是鄭國公常遇春的長女。這位常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朱雄英,八歲早夭,次子朱允熥,這是嫡長子嫡次孫,第一順位繼承人。按照傳統禮制,繼承人的順序是嫡長子嫡長孫嫡次孫嫡次子,所以真正的繼承人法位順序,朱允熥應該排在他二哥朱允炆的前面。

但是朱允熥當時太小,才學有限,表現過於平庸,朱元璋自己當時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他不能不考慮主少國疑的問題。再說朱允熥的親姥爺是常遇春,舅姥爺是藍玉,鄭國公常茂是他大舅,開國公常昇是他二舅,一旦這個年紀小,才幹又平庸的孫子做了皇帝,天知道會不會出現外戚專權的局面?所以幾乎未做任何考慮,朱允熥就被他否決了。

而兄終弟及這種情況,但凡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都不會考慮,除非長子沒有後代或者後代太小,否則,長房但凡有後人看著本該自己一系的皇權落入他人之手,豈不是禍亂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