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書才能做到學以致用?

Manny李文輝

那麼讀書的非期然結果是什麼呢?就是比如你讀一些只有文學性的小說啊,或者一個金融行業的去看藝術鑑賞類的書籍。短期看可能對你的生活或者工作起不到作用,達不到題主想要的效果。不過長期來講,就算我們拋開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說法,你在書中偶爾看到的情節掌握的內容說不定就會幫你大忙。

舉個例子,就說你想對你女朋友表達思念吧。只一句“我想你了”多幹巴巴啊!可這個時候你要是說“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是不是就不一樣了,顯得你又深情又高逼格。再比如你對你客戶喜歡的油畫有不少了解,那破冰就簡單多了。人們都願意親近和自己喜好相同的人。 現在我說下對於非工具書怎麼學以致用。 很簡單,就是多讀多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首先重複閱讀就幫助了你記憶並積累。此外,常讀常新,有些名著中作者想傳達的我們很難做到看一遍就全部領會了。

還有一個對自己的思維大有益處的方法就是對書中的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和延伸。再好的文字只看在眼裡也是沒什麼用的,一定有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一旦你對某一段落有了感想,別偷懶,記錄下來。記住,寫想法時千萬不要給自己設限。就只是把你想寫的記錄下來,不要管這個句子是不是和文章內容相關或者有沒有語法錯誤。只有不受限,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你的潛在意識。而這種潛在意識,才是你讀書積累中真正重要。


彈球小姐Lydia

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體驗生活。一天下來獲得了很多第一手資料。想不到準備返回的時侯,發現車子的一個輪胎被人卸走了。

“一定是哪個瘋子乾的!”教授氣憤的自言自語。找了一圈沒找到丟失的輪胎,他只好安裝備胎。可是令他措手無策的是螺絲也被拿走了。

沒有螺絲也按不上備胎啊!教授蹲在地上發愣。

這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唱著歌跑來了。他問教授:“你怎麼不按輪胎?”教授:“沒螺絲怎麼按”。

瘋子大笑說:“我有辦法!”於是他從每個輪胎上面卸下了一個螺絲,用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

教授又感激又驚奇:“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瘋子做鬼臉說道:“我雖是隻貓,可不是呆子啊!”(教授丟失的輪胎在哪?謎底請看附1)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此教授對知識的加工存儲肯定沒問題,出問題的是處理這件事時出現了思維障礙。

1、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歷,你急需一個螺絲刀拆卸電器,可一時間就是找不到螺絲刀,這時候你是否能找一些替代品,比如小刀、鑰匙、甚至是一個挖耳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幫上你。你之所以不用,是因為你對這幾樣東西只是從解鎖、挖耳朵等思維角度思考,而忽略了其他的功能。這種思維障礙在心理學中叫功能固著。

當我們堅持用過去熟知的模式解決問題時這叫思維定勢,比如下面這幅圖,你能不能在筆不離開紙並且不重複畫線的的前提下,用四條線穿過所有的9個點嗎?

(答案見附2)

《韓非子·說難》中有個智子疑鄰的故事。宋國有個富人,天下大雨家裡的一面圍牆倒了。隔壁的老人和他兒子都說如果不趕快修,一定會有盜賊進來,富人不聽。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富人以為是鄰居偷的,於是看鄰居走路的樣子就像盜賊,說話的樣子也像盜賊。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又一個思維障礙——證實偏見(它是指搜索證明對的證據而忽視證明錯的證據。)

如果你讀書所得知識,只是像一個個磚頭碼在路邊,遇到問題就會受到以上三種思維障礙。這種讀書無疑就是把書讀進了書櫃裡。

讀書是對知識的創新和重構,不如此,讀書是一種偽讀書。

讀死書,你只是一個書櫃!

2、

網絡綁架了知識和思維能力,我們大多數人很少有自己的東西了。

在這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只有最打動你的知識爆點才能吸引你停下急促的腳步。

你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重構,更需要的是靜下心來,學以致用。

問題是,你能順利的解決你的問題嗎?

正如禪師告訴我們:不要怕,不要悔。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解決問題最大的秘訣是嘗試錯誤。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有個試誤實驗:把飢餓的貓放進一個木箱子裡,裡面有一個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魚。 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只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如此多次重複,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就能打開箱門。 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個結論:貓的學習是經過多次的試誤才得到正確反應的。

人也一樣,解決難題時,我們嘗試一個又一個的方法,才能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很多人做事,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方法,而是不敢去嘗試。高手對決,劍氣如虹者,必勝。

然而嘗試錯誤,只能解決一部分實問題,它嘗試的範圍畢竟太廣 ,這需要我們縮小範圍,進一步鎖定目標。

能為你所用,才是有用的知識!


3、很多人談論學問總是頭頭是道,可是真要做起來卻是一事無成,我們困惑——明明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好。

心理學研究認為,細節是心理距離決定的。心理距離會影響到人們對於事物的認知和決策,心理距離的接近會使我們對於事物的解釋水平變得更加具體。說白了就是:細節需要用心做。

懂得多不代表做的好,做得好的關建是細節用心。

眾所周知,德國有著世界上最優秀的建築設計理念,在設計上海一號地鐵線時,德國人是這樣做的:他們注意到上海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面只有有限的一點,夏天一些建築物總是被雨水淹。根據這一特點,設計師在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三級臺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偏偏就是這三級臺階,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而非德國設計的地鐵二號線就因為缺了這幾級臺階,曾被雨水倒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級臺階,堪稱卓異的細節設計。同樣,我們在事件執行過程中,就是缺少了這種縝密的細節,而敗在了執行力上。

知識又分大用和小用,小用屬常規動作,大用創造新價值,能讓你身價倍增,脫胎換骨。

細節決定執行力!

附一:教授發動車子離開,在後視鏡中,他發現丟失的汽車輪胎正安靜的躺在自己的車位上。

附二:


高太爺

如何讀書才能做到學以致用?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足以回答你的問題。

只注重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只注重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今譯)

孔子又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讀書不是“死記硬背”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讀書怎樣可以讀好,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讀書的目的。我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

是因為這本書是大學者寫的,我就要去讀一下?

還是這本書大家都在談論,很流行,我也要去讀?

還是老師說了朋友建議了,我就要去讀?

還是因為要學會新的技能,我要去讀?

還是純粹因為看著有趣,我要去讀?

我要提一句,讀書的目的在於“明理”,最終的目的是“見性”。

所以書本就相當於西瓜,裡面的道理相當於西瓜的瓤和汁,我們要的是西瓜瓤和汁,而不是整個把西瓜皮和瓜子也吃下去。

讀書如果一味死記硬背,只會加重讀書的痛苦,而很難獲得讀書的樂趣。因為從來沒有人覺得西瓜皮生吃起來很好吃!

讀書也不是“背結論”

提問的朋友說:“溝通能力我讀過影響力,溝通的藝術,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為了提高邏輯能力讀過金字塔原理”

我們讀書,不是要告訴別人我都讀了誰誰誰的什麼書?而是想想看我能總結出來什麼樣的方法和經驗,並且把這些知識運用到我周圍生活的場景中去。

很多人的誤區是把別人的“金句”、“格言”牢背熟記了,就認為學到了知識,這是一種誤區!其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你“無法運用”,因為“金句”、“格言”都是指導性的綱要,而不是具體的操作指南

很多時候我們讀書,最好看看作者在講述他的大道理的時候,有沒有舉例,有沒有進行剖析,有沒有告訴我他是如何把他的理論和知識運用在這些場景中的。

如果沒有,對不起,這種書只能略做參考,而不適合拿來入門

很多著名教授的書籍,因為是理論性的概括,很少有實際的剖析性的案例示範,讀起來非常的艱難,因為他的書要配合他的課一起上,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而很多網紅名人的書籍,因為本身的經歷就不多,為了套現只能注水,或者在書中編造一些理論上可行的場景進行討論,甚至得出非常偏頗的論點,這點希望大家也要引起注意!

如何去用?

我曾經在世界五百強企業裡面接受過類似的培訓,叫做“Train the Trainer(培訓培訓師)”的課程,裡面有幾句非常簡單的要點,我覺得值得每個自學的人再三的熟讀,如果你照著這個方法去做,我想想你以後一定能做到“學以致用”!

記住,“學以致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看,用耳聽,用筆記,最後用嘴巴講給別人聽!

如果你講不出來,你就是沒學會!

如果你講不出來,你就是沒學會!

如果你講不出來,你就是沒學會!


談者無語

讀書如果不能把書中知識內化成自身能力,那麼讀書是毫無意義的。


就如題主所說,真正有效率的讀書包含三個方面:一是讀書速度,二看你獲取了多少知識,三看你的認知和能力提升了多少。


下面,我就從個人的讀書經驗來說說怎麼提高讀書速度,如何記憶內容,如何應用書中知識吧。



第一,如何高效率讀書?


1、找到你的讀書目的。

在《溝通聖經: 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一書中,作者把讀書目的分成了三類: 消遣、收集信息和判斷。根據讀書的目的的不同,讀書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讀書之前就想清楚自己想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帶著目的去閱讀,你讀書就會更加專注,也會更容易找到你想知道的信息。

2.給自己限定閱讀時間。


往往我們效率最高的時候,就是做一件事情有時間要求的時候。讀書也是一樣的。如果給你一本書,要求你十分鐘內讀完,並將書中的內容講述給他人聽。我們就會自然的快速閱讀,想盡辦法去抓取書中的大概內容。

3. 只讀最重要的20%。


很多人無論讀什麼書,都以為必須從頭看到尾才算讀完。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閱讀要分清主次,在有限的時間內,你要做的不是讀完整本書,而是隻摘取自己需要的內容。如果剩餘的部分也有精彩的內容,你可以通過讀書筆記將它記錄下來,保存到你的素材庫裡。

4. 以“輸出”為前提去閱讀。

根據學習金字塔的理論,吸收知識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轉教給別人,或者是立即應用。

如果以輸出為前提去閱讀的話,你會發現自己會更容易讀進去,而且更容易抓住書中的重點。輸出會倒逼輸入,你能輸出的多少,取決於你讀進去多少。



第二,如何牢記書中內容?


1.做讀書筆記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做讀書筆記,不僅可以幫你整理知識和信息,記錄你的感觸和靈感,還可以串聯你已有的知識,同時加深記憶。關於讀書筆記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的習慣也不同,比如在書上劃線,做標記,折角,摘抄等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堅持下去就好。

2.做思維導圖。


比起純文字,大腦更擅長圖像化記憶。思維導圖就是一種視覺化筆記,畫導圖的過程中也是一種整理和複習。以後你看到這個圖就會自然的記起內容。你可以選擇自己手畫導圖,也可以藉助專門的軟件。


3.主動記憶


很多人讀書時不習慣主動記憶,看過去就過了,或者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比如,等回過頭來再記,或者以後用到時就想起來了。


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們大腦的記憶主要是短期記憶,如果不去主動記憶,或者是有意識的去重複記憶,不消一天,人們就會忘記大部分的內容。所以,在讀書時,一定要有意識的主動去記憶書中內容。


4.重複閱讀重點內容。


複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讀一遍就有新的理解,也能加深記憶。不過,能把一本書讀兩遍,甚至三遍的人真的不多見了。



第三,把書中的知識用起來


在《微習慣》一書中,作者斯蒂芬·蓋斯提到,想要讓你的行動變得更加容易,那就必須拆解你的行動步驟,分散執行難度,騙過你的習慣惰性。從而,邁出你的第一步。


1.制定行動目標。


根據你書中的內容制定你的行動目標,這個目標一定是要現實可行的,不要妄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比如你說,我一個月要讀30本書,但你平時一個月只能讀四本書,所以這個目標就有點大了。你可以先從一個月先讀8本書開始,然後逐漸增加你的目標量。

2.想象自己達成目標時的樣子。


這個有點類似吸引力法則,在腦海中想象你成功達到目標時,會看到什麼?會聽到什麼?心裡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不斷的給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讓大腦記住這種感覺,那麼你就會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

3.明確你現在的位置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假設一個完美的狀態是100%,想一想你現在的狀態是多少?如果再加上10%,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接下來你就可以想,怎麼樣才能增加至10%的可能?

4.想想縮短差距的具體方法。


運用5W1H法則,來思考彌補差距的具體行動方案。比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應該做些什麼呢?怎麼做?和誰做?在哪裡做?何時做完?按照這個思路,寫下行動方案。從中挑出一項最想做的,優先執行這個行動方案。

5.把你的行動分解成一個個小步驟。

如果你的行動越小,步驟越少,那麼大腦就越容易執行。所以,如果把你的行動分解成

明天就能做,短時間內就能完成,毫不費力的一個個小步驟,你的目標很快就能實現了。

綜上,有用的讀書=高效率讀書+讀書筆記+記憶+輸出+行動。


當然了,上面的方法並不適合讀所有的書籍,如果你讀的是文學、藝術類書籍,還是要深入閱讀體會的。還是一開始說的,要先明確你的讀書目的,然後針對性的去閱讀。


清非

你說的問題其實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經常聽到一些小夥伴抱怨說自己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課,可就是沒有什麼長進,甚至學過的東西沒多久就忘記了。

其實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知道和做到之間缺少了一些環節。

在《知道做到》這本書中,講述了我們知道卻做不到的原因,我覺得對於我們的學習生活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



1、信息過載

信息過載對於我們處在網絡社會的大部分人來說都不會陌生,我們的大腦被來自各種渠道的信息所充斥,很多小夥伴都在追求讀書學習的快感,每個碎片時間都填得滿滿的。

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就變成了只是不停接收,卻沒有時間去消化。像趕場一樣地學習,上一場還沒搞清楚,馬上又奔赴下一場的學習。

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勤奮的、努力的,但是成果卻並不明顯,一年下來,除了覺得自己很“充實”以外,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

我們太喜歡獲取新的知識了,以至於沒有時間去複習那些學過的知識。再加上人腦本來就有遺忘機制,所以沒過多久,你就會發現學過的東西都忘記了。


2、消極過濾

我們在接收信息的時候,其實就像是一個倒置的漏斗一樣,對方講解的是100%,但我們真正接收的可能連10%都不到。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獲取信息的時候經常是隻接收自己想接收的知識。

這就像是孕婦效應一樣,一個女人懷孕以後,走在街上會發現很多孕婦,而這些在平時是根本沒有發現的。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自動過濾掉了那些我們認為沒用的知識。

所以你看起來很用功、很努力,但由於每個人的認知和關注點不同,最後接收的信息也會有所不同。


3、缺少跟進

很多知識在我們瞭解的那一刻,馬上覺得很有用,甚至很多會覺得醍醐灌頂,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們的行動只停留在了感慨上,又或者好一點的會下定決心要開始改變,可是沒幾天又會打回原形,一個缺少跟進的計劃很容易不了了之。

而這也正是很多知識我們學習以後並沒有學以致用的原因。


那如果想要學以致用,想讓生活發生改變,我們到底要怎麼做呢?在《知道做到》中同樣也給出了幾種解決方案:


1、專注“少而精”的事情

面對信息過載我們必須要學會“斷舍離”,留下那些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專注其中。


2、積極聆聽、綠燈思維

對於消極過濾信息這一點,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在接收信息時,放棄自己固有的思維意見,同時運用綠燈思維, 多問問自己怎麼才能把它運用起來,怎麼才能和舊的知識產生連結。


3、制定計劃、持續跟進

對於那些讓我們覺得有用的知識,一定要制定出屬於自己的實踐計劃,同時要不斷地跟進,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回顧,對落實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把知道和做到比喻成兩座山的話,其實在他們之間是存在著一個很深的鴻溝的,想要越過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想要越過鴻溝唯一的辦法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當我們把精力放在“少而精”的事情上,抱著積極的心態,持續跟進計劃的時候,再加上不斷地去重複以上的步驟,才可以讓知道的知識慢慢改變我們的生活。



歐陽芊雙

談一些心得,自己喜歡讀書,也讀過百來本書。

自己設計了兩個【極簡】的框架,來處理任何知識,至今為止,還很有效!這兩個框架是一致的,但它們的表述方式稍微有點小差異。

天下第一號框架,【知識-思維-心智、思想】

牛皮吹大了,當然天下間最會吹牛皮的首推莊子,往往是大而不當,往而不返,我也只能對他心生仰慕,但卻望洋興嘆。這天下第一號框架是針對個人來說,首當其衝,當仁不讓的天下第一號框架。它的玄機在於內在的邏輯結構,正是內在的邏輯結構,使它能立起來。


天下第二號認知框架,【心靈、心智模型、思維模型、思維方法、廣義工具】

跟天下第一號框架一樣,它的玄機也在於內在的邏輯結構,正是內在的邏輯結構,使它能立起來。

結構的內在邏輯都藏得比較深,是這兩個框架的共性

用這兩個框架來處理知識,一旦有了這樣的框架,其實就有一頂級的整體視角,用這樣的整體視角來看待知識,學習知識、內化知識、生成知識。

第一個框架,告訴自己知識的終點不在知識本身,而在思維與心智。

第二個框架,就是一種手段,把你把知識變成大腦裡的思維與心智。

如何讀書才能學以致用,對於自己來說,我喜歡用這兩個框架來處理知識。

知識要發展到思想的層次,也要發展到行為的層次。讀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如果只是想學以致用,會是一個誤區,還要學以改變思想。思想落虛,致用落實。


認知框架

很多學員跟我說,我看了很多書,我平均每週看一本書,我用了指尖閱讀法,能夠很快讀完一本書,我選的書都是對我目前工作有用的書......可是為什麼,看了書以後,卻沒有辦法把書中的知識點用起來,自己也並沒有因為書讀得多而發生變化呢?

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入的“低水平勤奮”的陷阱,不斷的看書,不斷的發現書讀過就忘,不斷的懷疑讀書的效用,最後產生了“讀書無用”的結論。

之所以會走入這樣的誤區,原因在於,很多人都不明白:“讀書”並不等於“獲得知識”

什麼是“知識”?能夠讓你的行為發生改變的驅動力才是知識

這個“驅動力”從哪裡來?

不是從書裡面來的。書能夠給到你的,只是包含文字和圖片的信息而已,只有這個信息轉化為能夠讓你產生變化的行為,你通過行為層面的改變,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好了,這個時候,你才算是真正的獲得了這個“知識”。

舉個例子來說:

FAB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Feature (屬性、特性)、Advantage(優勢、作用)、Benefit (好處、利益)。

如果我僅僅是知道FAB這個知識點,而不去使用它的話,那麼它就無法讓我的行為發生變化,我也就無法讓這個知識點成為我行走江湖的“武器”。

但如果我在學到這個知識點之後,嘗試這樣表述一下:樊登讀書會是一個每年帶你讀50本書的手機軟件APP(F屬性),他每週講一本書,可以讓你用碎片化時間聽書(A優勢),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每年學習到50本書中的精華內容(B利益)。

這樣嘗試用過之後,這個FAB就成了我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所以,關鍵是你在看書的時候,看到一個知識點,就要立刻思考,這個知識點可以用在我的工作中、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設想幾個你可以使用到它的場景,書中的信息就會轉化為能夠改善你行動的利器。

你以前看書的時候可能沒有這個習慣,你僅僅是在用眼睛“看”書或者用耳朵“聽"書而已,並沒有讓書中的這個知識點進入你的大腦,轉化為你行為層面的“驅動力”

所以,你需要在頭腦中安裝一臺“驅動器”,當書中的信息透過你的眼睛進入你的頭腦之後,這臺驅動器要積極的運轉起來,對這個知識點做一些加工和轉化,讓它成為你驅動你行為改變的一個工具。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五種不同的“驅動器”,這五種驅動器都能幫助你在讀書之後學以致用。你可以根據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合適自己的驅動器。

驅動器一:場景預設法

預設一個你可以使用這個工具的場景,想得細節化一點,儘可能的投入到你設想的這個場景當中。

比如說,多年以前,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知識點,叫做“肯定認同技巧”。書中給出了6個有效的溝通話術:

1、您說得很有道理。

2、我理解您的心情。

3、您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4、感謝您的建議。

5、我認同您的觀點。

6、我知道,您這樣做是為我好。

這六句話都是肯定認同技巧。我看了之後就想,我可以在什麼情況下,在和哪些人溝通的時候,使用這六句話呢?

1、您說得很有道理。

2、我理解您的心情。

3、您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這三句話,可以用於和客戶溝通的時候,當客戶表達異議的時候,我可以先說這樣的話。當對方聽到這些表達認同的話的時候,他就不會再想要極力證明自己的觀點了,相反,這時候他的情緒會趨向平穩,然後我再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我的想法,效果就會比較好。

4、感謝您的建議。

5、我認同您的觀點。

6、我知道,您這樣做是為我好。

這三句話可以用於和上級或者同事溝通的時候,當他們給我提出意見或建議時,不管我認為對方說的話有沒有道理,都可以先對對方表示感謝和認同,這樣對方才願意放下成見,耐心聽我的解釋和澄清。

當我想到了這些之後,我就製作了兩張卡片。

一張卡片正面寫上“當客戶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背面寫上“肯定認同技巧”的前面三句話。

另一張卡片正面寫上“當上級或同事給我提建議的時候”,背面寫上“肯定認同技巧”的後面三句話。

然後我把兩張卡片放在常開的抽屜裡面,每次一開抽屜的時候,就看到兩張卡片正面的兩段話,於是就會自然而然的去想,卡片後面的三句話是什麼。想到了之後就翻過卡片看一看背面的答案,測試一下自己想對了沒有。

這個過程很快,差不多1、2分鐘的時間,所以多開幾次抽屜,這個話術就在我的頭腦中“成形"了,當我在現實中遇到我預設的場景時,就會條件反射的使用到那些“肯定認同技巧”。

使用“場景預設法”的時候,你把場景描繪得越是細節化,越是清晰化,越是真實,你就越容易在現實的場景中用到書中的這個知識點。


驅動器二:提出“如果……怎麼樣”類型的問題。

看到書中一個你覺得有用的知識點之後,立刻針對這個知識點,從使用它的角度提出“如果……怎麼樣”類型的問題,就能夠幫助你有意識的把這個知識點轉化為探索性的思考,這個探索性的思考會變成行為上的嘗試。

舉個例來說,我在《社會心理學》的書中看到說服的兩種途徑,它們分別是:

1、 中心途徑:說服者在掌握了令人信服的證據後,通過表達有力的觀點、提供可信的論據、運用縝密、系統的分析進行論證說服,這種直搗黃龍的說服途徑就是中心途徑。

2、 外圍途徑:不是從論據入手,而是從情感、感覺、價值認可等方面尋找突破口,通過生動的語言或者故事去進行說服,這種曲徑通幽的說服途徑就是外圍途徑。

於是我就立刻結合自己的工作思考:
如果在培訓中,運用這兩種說服途徑,哪種途徑的效果更好呢?

如果使用中心途徑,我是多用案例分析的培訓方式比較好,還是多用對比法比較好呢?

如果使用外圍途徑,我是多講故事比較好,還是多設計一些和主題相關的學習活動呢?

......

經過這樣探索性的思考之後,我就很想求證自己的想法,於是就在培訓中去嘗試去研究去驗證,在嘗試和研究的過程中,就順理成章的把這個知識點運用起來了。

驅動器三:追根溯源法。

追根溯源法就是針對書中提到的方法和技巧,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推導出這個觀點的?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論據來證明這個觀點?作者是如何想到這個方法的?作者為什麼認為該方法可以解決書中提到的問題?

你甚至可以對作者的某個觀點進行精細化的抽絲剝繭,找到核心和依據。

讀《定位》這本書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嘗試著用追根溯源法瞭解作者的思想。

書中所提到的一切觀點,使用的一切案例,給出的一切建議,其實都基於心智模式的五個基本規律:

1、心智疲於應付(過度傳播會讓心智疲勞而不肯接受信息)

2、心智憎恨混亂(所以越簡單越容易識別)

3、心智缺乏安全感(所以從眾效應有用)

4、心智不可改變(當消費者已經把產品和XX結合起來之後,就很難改變)

5、心智會喪失焦點(所以能不進行品牌延伸的時候,就不要進行品牌延伸)

這五條都是心智的基本規律,括號中的內容是我對書中相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因為這些有這些心智規律作為前提條件,所以“定位”理論才有用。


如果某一條心智規律不成立了,括號裡面的觀點也就需要調整了。比如說,當心智不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採用“從眾效應”就不會有效果。

有了這個層面上的思考,你就會知道書中的知識點在什麼情況下能夠使用,什麼情況下不能使用,你用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驅動器四:限定選項法/對比思考法。

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看書的時候,看到一個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點時,先不著急去看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案,先給自己限定幾個選項,思考“如何做才能達到XXX目標”“如何做才能解決XXX問題”。

然後自己絞盡腦汁的去思考這個問題,記錄下自己腦洞大開想出來的答案,再去和書中的答案進行對比。這樣你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就會非常深刻,而且能夠觸發你在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立刻想到幾個相關的解決方案,促進學以致用。

比如,你在看有關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看到”克服拖延症“這個內容的時候,你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有拖延症。於是你立刻把書合上,然後給自己限定5個選項,即必須想出5個克服拖延症的辦法來。

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反思來找答案,也可以通過和朋友探討這個問題來找答案,還可以通過“逆向思考法”(即如何讓沒有拖延症的人患上拖延症)來找答案,總之規定自己必須找到5個答案以後再看書。

當你記錄下自己通過各種方式、挖空心思搜尋來的“克服拖延症”的五個方法之後,再和書中的方法去做比較和對照,去思考:

為什麼有一些作者提到的方法,你沒有想到?

為什麼有一些你想到的方法,作者在書中沒有提到?(是因為這個方法作用不大嗎?)

你想到的方法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方法,有沒有一些能夠整合起來運用的?

通過這樣的對比思考,你就會對克服拖延症的方式記憶猶新。

下一次,當你在做一件事情拖延的時候,你就能很快意識到自己在拖延,然後,這些你對比思考過的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就會在你的頭腦中油然而生。只要你是真正的想克服拖延症,你就會順其自然的去採用這些方法,來攻破你的拖延症。

驅動器五:化書成課法。

化書成課,簡單來說,就是將書中的內容進行拆解、整合、重建、延伸、設計、創新,最終形成可被分享的、體系完整的課程。

化書成課的精髓,在於書本知識的快速內化與轉化輸出。最終的呈現,應該是書中知識與你的實踐經驗結合而成的“智識”。

化書成課的流程是:

首先,通過前期的需求調研,明確你的課程方向。然後再選擇和這個方向相關的書籍清單。

把書單羅列出來,梳理書中內容,縮小目標範圍。這個時候,你要明確,書裡面的哪些內容是需要用來開發成課程的,哪些內容能開發成課程,哪些內容不能。

把內容梳理清楚之後,你就能確定這個課程的價值了,所謂課程價值,就是學員學了這門課程之後,有多少收穫,能解決哪些問題。

當你對課程價值足夠明確的時候,再來搭建課程結構,思路就會非常的清晰。

接下來就是設計內容的轉化形式,你要設法把書中的內容轉變成案例,把書中的內容轉變成學習活動,讓學員在你的課程中,能夠積極參與和互動體驗,並且在團隊共創中,收穫到有價值的知識點。

最後是課堂呈現的總體規劃,也就是思考課程實施的整體流程如何設計。

化書成課的前提條件是,你得把書中的內容先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才能轉化成課程來分享,所以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化書成課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學以致用的過程。

教是最好的學。


所以,如果想要學以致用,你就不能僅僅只是“看”書而已,你要用頭腦中的“驅動器”,對書中的知識內容進行加工、轉換、考量、推敲,通過“驅動器”的運作,讓書中的知識點成為你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網絡的一環,讓書中的知識點成為你行為改變的“驅動力”。

這四種驅動器分別是:

驅動器一:場景預設法

驅動器二:提出“如果……怎麼樣”類型的問題。

驅動器三:追根溯源法。

驅動器四:限定選項法/對比思考法。

驅動器五:化書成課法。


醒職場

1、頂層設計書單、合理分配時間

2、重複是記憶的捷徑,背誦是輸出的捷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舉兩個自己的例子,一是我考研時反覆背誦專業課書籍,短短數月,使我從門外漢蛻變成能把教材提煉成知識體系並系統地自然呈現;二是我酷愛詩詞,常常背誦詩詞,結果是我並未刻意去了解詩詞的意思,但都能大差不差地理解,並在生活中引用。

3、分享是構建思維體系的關鍵

閱讀只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對自己原有知識的補充,如果不能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加工與整理,就如同吃了食物不消化吸收就不能助人成長一樣,就不會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

一是向別人展示作者的觀點。讀書筆記法,即隨讀隨記,記影響自己較深的段落,記下來之後還可附上一段自己的體會。思維導圖法,即自己繪製全書行文的思維導圖,這有助於我們在宏觀上去把握書籍的脈絡和架構,也有助於鍛鍊自己提煉概括的能力。

二是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觀點。掌握了別人的知識,結合自己原有的認知,思考後就會有自己的觀點。文章法,即針對某本書、某一現象發表文章,這需要我們通過讀書筆記法和思維導圖法全面掌握原意,再結合自己的認識進行再加工,是比較高的閱讀層次。

4、平心靜氣、鍛鍊心境

讀書需要耐心、恆心,讀進去了,才能靜心,它不僅鍛鍊人的智識,更修煉人的智慧。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不僅要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更應該提升自己的修為。

5、樹立“大閱讀”理念,不拘泥於書

一是專題閱讀。由於現代社會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人們想博學幾乎是不可能了,能夠在某一領域成為專家,在其他領域有所見解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就需要專題閱讀。顧名思義,專題閱讀就是對於想要了解的問題窮盡一切資源去學習,比如炒股,那麼就通過書籍、電視、請教他人等方式蒐集、掌握相關知識。


inside即日啟程

教人讀書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兒,每次有人追問我如何讀書時,我都無言以對。實在逃不過了,就告訴別人,讀書沒有捷徑,只有堅持讀和不斷重讀。但是這種笨辦法是無法滿足別人的好奇心,所以才會催生出很多教人讀書的書。比如我讀過一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是日本人奧野宣之,介紹中說他獨創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還教人如何寫日記和遊記等等。就算我手頭沒這本書,看看這些信息也能知道,這樣的書對我沒有太大的價值。概括地說,這本書不是教人閱讀的,是教人如何用一二三和123整理筆記的。滑稽的是,你看不到作者讀過什麼書,只看到他教人如何讀書。這樣的閱讀者我們怎麼能信得過?

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閱讀一本書就等同於閱讀很多書,你從中能找到打開其他世界的鑰匙。比如說,以我近期一直在讀馬爾克斯的《活著為了講述》為例,馬爾克斯的中文作品集十七本已經出版完畢,而這本自傳正是進入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世界的鑰匙。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要意識到,馬爾克斯的自傳最迷人之處,不是回憶的真實性,反而是生活的虛構性,某種程度上,他把自傳寫成了另外一本講述他成名之前的奮鬥小說,“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沒有比這句寫在內封上的話更醒目地說明了馬爾克斯對自傳的態度:任何自傳都是虛構,反而是小說讓人信以為真,能夠以假亂真。理解了這點,就能理解魔幻現實主義,理解虛構的作品為何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


如果文學是各種經驗的綜合和提煉,我們就可以從此入手,找到進入作家世界的入口。大多數作家一生都在寫一本書,不管這本書卷帙多浩繁,名目多麼繁多。雷蒙德·卡佛就說,他最好的小說就是一點點自傳性再加上大量的想象。從他的小說中你總能找到他失意落魄的樣子。馬爾克斯也一樣,他的家族史,愛情史,馬孔多小鎮,他童年記憶深處與他朝夕相伴的鬼魂等等都變成了他小說的素材。


如何有效地閱讀馬爾克斯?把他的自傳當小說讀,把小說當成自傳讀。從他作品中尋找文學與現實對接的縫隙。更重要的一點,就如同納博科夫教導的那樣,記住,閱讀任何一本書時,一定要將自己置於作者的位置,感同身受,設身處地,才能夠超越自己,站在作者的高度體驗創作的愉悅:這是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知識。


說書人思鬱

“人和人的生命曲線是很不同的,突破人生侷限的最好辦法是讀書”

——比爾·蓋茨

很多傑出人物都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比爾·蓋茨也不例外。無論工作多麼忙碌,他都會專門留出整塊時間閱讀多本書籍,在空白處寫下筆記。2013年,他一共讀了139本書,平均2.62天讀一本書。

世界上很多偉人、名人都熱衷於閱讀,比如斯大林、肯尼迪、羅斯福、高爾基……他們也都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高手。

閱讀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也是有訣竅的,在分析、研究傑出人物的閱讀習慣,竟然發現和《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上的許多內容不謀而合。在讀書問題上,我們不能死讀書,而應當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做到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

《實用性閱讀指南》引用了大量實例向讀者介紹了如何縮短閱讀時間、提高閱讀效率,如何有效做筆記,將知識轉化為實踐的具體方法。在這本書裡,你還可以瞭解到製作思維導圖的具體方法,最大化限度的將知識轉變為能力。

作者大巖俊之是Role Job法人、研討會培訓指導。曾在4家公司擔任過法人銷售。在獨立創業的路上,他發現“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開始治理研究各種速讀法,嘗試在一年間閱讀300本書。

在此期間,他致力於研究讀書法、思維導圖、各種記憶術,成功轉型為指導教學的講師。

大巖俊之認為,讀書不僅需要有效閱讀,養成製作筆記和思維導圖的習慣,還應當將書中內容付諸實踐。

他向讀者介紹了閱讀的正確方法:有效提煉信息,提高閱讀效率,增強閱讀記憶。

製作筆記章節中,作者強調做筆記的要領,還有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

實踐環節中,作者以自身的經驗為例,形象生動地向讀者展示了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的正確方法。

最後,作者還結合自身經驗,通過5個案例,指導讀者如何製作帶有閱讀目的的思維導圖。

一、提煉重點,集中注意力,實現高效閱讀

擅長閱讀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能迅速抓住書中的要點。比如華羅庚,當他拿起一本書的時候,會將書簡單翻一下,再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魯迅,在閱讀書籍的時候,他遇到不懂的地方,不會盯著思考,而是會直接跳過去。

閱讀書籍的時候,應當把握書的整體,而不是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閱讀。

(一) 找準書中有用信息,提煉精華

1·帶有目的地閱讀

閱讀的目的很重要,當我們拿到一本書,如果漫無目的地翻閱,往往會浪費大量時間,也會影響閱讀興趣。通常,在閱讀實用性書籍的時候,我們都是為了獲得訊息。當我們帶有目的性去尋找這些有用信息的時候,就能很快地尋找到它們。

比如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如果將目的定為“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就能輕而易舉地從書中得到答案。

2·序言、目錄和後記提前閱讀

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應該先看一本書的序言、目錄和後記。作者通常在這幾處花費了大量精力。

作者往往會將書中的要點和最精華、最核心的內容放在“序言”和“後記”之中。

如果一本書的正文中,有很多專業術語,在“序言”裡,作者或多或少也會對其進行較為通俗的解釋,便於讀者理解。

通過“目錄”,我們可以瞭解到整本書的基本架構,對具體內容作出概括性的理解,便於在閱讀之前進行思考。

“後記”往往會對整本書的要點進行總結概括。

3·把握“二八定律”,提煉出最重要的20%

意大利經濟學家佛為雷多·帕累託發現:“社會上20%的高收入者佔有80%的社會財富”,這種現象普遍適用於很多地方。

比如,20%的產品為企業賺得了80%的銷售額

20%的人集中了人類80%的智慧

20%的汽車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

而讀書也不例外,一本書最重要的內容只整本書的20%,而20%中最重要的僅有4%。

如果先前帶著目的去閱讀,很容易就能將書中那20%的要點提煉出來。可是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一本書必須從頭讀到尾才行,結果在閱讀的過程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負擔,最後中途放棄。

(二)注重效率,集中注意力

1、短時間集中注意力

時間管理達人往往會使用“番茄時鐘”法,為某項具體事件設定在目標時間內完成。這樣做往往會更有效率。

閱讀也是如此,當你設立在某段時間內完成閱讀,大腦會不由自主地進入“任務模式”,這樣做有助於集中注意力,大腦也會在短時間內高度集中運轉。

比如,安排在10分鐘內完成某章節閱讀,就會本能地在希望完成的基礎上更加努力去完成這一“目標”。這樣做也有利於找到書中的重點,提高閱讀效率。

2、採用“並列閱讀法”同時閱讀多本書

讀書,是非常隨性的事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需要專門盯著一本書不放。可以按心情,同時閱讀不同的書籍。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建議同時閱讀3本不同的書,如果讀累了就根據當時的心情,選擇書籍做筆記。

成毛真先生在編寫《同時讀10本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應當在不同場合閱讀不同的書,一天可以同時閱讀幾本書。

同時閱讀多本書也應注意以下兩點:①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②無論閱讀多少本書籍,都需要精挑細選。

(三)防止遺忘,牢記書中信息

1、通過反覆閱讀可以記憶深刻

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記住之後沒多久,大腦就開始遺忘。通常,在20分鐘過後,遺忘42%,1小時後遺忘56%,1天過後,甚至會忘記74%的信息。再往後來,遺忘的速度就會減慢。

這就意味著,越新近接收到的信息,越需要反覆閱讀,只有這樣才能使信息牢記在腦中。


2、調動感情,激活記憶區域

負責記憶的區域是在人腦正中位置的“海馬體”,它的旁邊,是“扁桃體”,負責處理情緒。當各種情緒被調動起來,“扁桃體”將會受到刺激,而它旁邊的“海馬體”,則會認為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將它作為記憶儲存起來。

通過帶著各種“喜怒哀樂”情緒的閱讀信息,將會更深刻地記錄下來。

3、各種記憶法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在書中介紹了“故事記憶法”、“首字記錄法”、“形象聯繫法”、“便利貼記憶法”等四大記憶秘訣。多是以聯想、形象記憶為主。在“最強大腦”等比賽中,選手們也多用類似的方法進行高效記憶。

二、巧妙製作筆記和思維導圖

(一)製作筆記的要點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認為,通過反覆閱讀,在書中“劃線”、“記號”、“括號”、貼標籤、摺頁等方法,將書中的重點進行標記。之後再整理筆記。

只有認為特別重要的筆記才值得摘錄下來。

摘錄要少而精,控制在3-4行以內,數量應控制在4-5處以內。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筆記中記錄下自己的感想。

(二) 讀書常用的思維導圖

作者用大量篇幅詳細說明了製作思維導圖的具體方法,他還在書後面專門開設一章節,用了5個實例詳細介紹了思維導圖的具體案例。在他看來,閱讀的思維導圖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① 按讀書目的製作的思維導圖

整本書的思維導圖

③ 自己提煉重點的思維導圖

我也嘗試用書中的方法,依照這本書的內容製作了3個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

讀書目的思維導圖:

整體結構思維導圖

提煉重點思維導圖

作者在製作思維導圖的時候會採用6種顏色以上的筆製作,他比較推崇,根據讀書目的製作的思維導圖。

三、學以致用,將書中內容付諸實踐

(一)設定行動目標

設立的目標一定要具體,儘量以“何事、何時、多少”具體用數字表示出來,內容寫詳細。按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安排好優先順序。

按照smart法則,設定自己的目標,即具體的、可預見的、可達到的、實際的、有期限的。

(二)明確位置、思考差距

將完整目標設置成100%,思考現在的位置處於百分之多少?並且通過5W1H的提問範例,即:怎麼做、和誰做、哪裡做、何時做完。來思考,為了達成加10%目標,應做哪些具體行動。通過發散思維,將其羅列出來。

(三) 將行動進行細化

在之前羅列的多條具體行動中,選出最想做的。再將其細分成具體可操作的小步驟。

這些步驟具體到明天就可以實施,而且簡單易行,完成以後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比如,作者設定的就是“與授課老師會面”的目標。

(四) 付諸行動

確定了具體目標以後,就可以行動了,可以將行動告知他人。或通過互聯網等平臺將行動分享出去。通過一步步觸手可及的目標,你的行動將越來越熟練,最終到達完美的100%。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通過自身經歷向讀者介紹瞭如何通過高效閱讀,將知識學以致用的具體做法。在研究了成功人士的閱讀方法之後,大巖俊之終於從“讀完許多書無法記住”的低效率閱讀者,成功轉型為一年閱讀300本書的高效率讀書法的指導講師。

作者也通過實例告訴我們:除了創業以外,通過實用性閱讀法可以達到很多目標,比如考試、自我啟發、掌握領導力、提升工作技能等等。掌握相關技巧,可以縮短閱讀時間,提高閱讀質量,提升各種能力,“實用性閱讀”將會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