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水平的提升源于自我突破——访青年艺术家张磊

徐州,我国首批“书法名城”。近百年来,这片土地上曾培养出张伯英、李可染、朱德群等众多享誉中外的书画大家,当地形成的“汉风墨韵”成为中国书画艺术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张磊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这位80后青年书法才俊自幼即喜临池,且十余年笔耕不辍,先后得到了张东明、马亚等书法名家的悉心指导。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王冰石评价他为“徐州书坛上的一棵好苗子”。

艺术水平的提升源于自我突破——访青年艺术家张磊

《历代文人咏徐州诗文作品》 书法

2015年,张磊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结项后,他的书法作品《历代文人咏徐州诗文作品》进入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作品。这幅作品以历代诗人咏颂徐州的诗文为主要内容,通过十幅风格迥异、尺寸不一的书法作品,表现古今文人对徐州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这十幅书法作品中既有八尺大幅作品,又有文案小品。大幅作品取法明末清初作品的艺术风格,以明末书法家倪元璐书法作品为根基,通过增加浓淡、干湿、开合等对比,凸显出文字古拙、质朴、苍劲的风貌,与豪放、大气的诗文相结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内涵,表达出大汉雄风的气势。小品书法作品表达出凝练、简约的风格特色,静中取动,点画质朴,章法疏密结合,达到诗文内容与作品形式的统一,以精、雅、韵为主要追求方向,表现出作品秀美的一面。

张磊的作品能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作品,不仅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同时,也给予他进一步打磨作品的勇气。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历时近一年,从内容选取、形式确定到材料选用等各个细节,张磊都进行了周密地考虑。谈到整个作品创作过程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记忆,张磊表示正是确定小样草稿后进行正式创作的阶段。

艺术水平的提升源于自我突破——访青年艺术家张磊

《历代文人咏徐州诗文作品》 书法

相比其他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的创作更加注重“写性情”,讲究一挥而就。因此,虽然前期做了精心准备,小样草稿也处理得较完善,但是实际创作起来,却总是和期望有一定的差距。书法小样草稿毕竟是小字,而创作正式作品,尤其是八尺大幅作品,与小样草稿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小样草稿的特点无法在正式作品中表达。再加上书法艺术创作不可重复的特点,每一次书写都会受到环境、心境的影响,所以在开始创作的初期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张磊及时调整状态,才逐渐走出了困局。

艺术水平的提升源于自我突破——访青年艺术家张磊

《历代文人咏徐州诗文作品》 书法

身为江苏师范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张磊一直非常关注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为国家发现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人才做出了贡献。能够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张磊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物质保障,增加了艺术阅历,提升了个人的创作水平。这不仅让他变得更加自信,更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能将国家艺术基金作为自己的艺术履历,我感受到肩膀上责任的重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艺术家,我会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为弘扬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更加严谨的态度进行创作,无愧这份使命和担当。”

“路漫漫其修远”,张磊觉得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首先,要注重“德”的培养,拥有好“德”是成为一名青年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修养。其次,还要加强专业技术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丰富自我,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注意提升理论修养,以学养人。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