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羨慕摩拜套現成功 互聯網創業不允許失敗者

不管是世界首富亞馬遜總裁傑夫-貝索斯,還是亞洲首富騰訊CEO馬化騰,都是出自科技領域,再加上前幾天餓了麼、摩拜單車相繼被收購,創始人相繼成為百億富翁。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傳奇故事,好像興奮劑一樣不停的在暗示我們:你要創業了,科技領域一定能賺錢。


別羨慕摩拜套現成功 互聯網創業不允許失敗者

但是科技領域從不會告訴你那些創業失敗者的下場,茅侃侃自殺、冒朝華病逝、張銳猝死,這些如今聽起來無比陌生的名字,或許曾經就是激勵你創業的"成功者"。只是他們失敗了,創業未半而中道崩卒的他們,早已被人遺忘,對於互聯網來說,只有成功的他們才有資格出現在互聯網上,失敗了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同時也就沒有人關注了。

別羨慕摩拜套現成功 互聯網創業不允許失敗者

在如今人人憧憬創業美好前程的時代,人人一定要攢夠社會經驗做好心理準備,可是卻沒有人知道創業到底需要怎樣的標準?很多人自己覺得能力夠了也就開始了創業,殊不知在創業過程中只要走錯一步,就可能邁向萬丈深淵,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樂視風雲"已經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失敗能有多快。

別羨慕摩拜套現成功 互聯網創業不允許失敗者

科技領域的創業的確看著很美,馬克-扎克伯格、馬化騰、馬雲也是從無到有一步一步走來的,可是沒人告訴你Facebook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拿到了50萬美金的天使基金,1998年成立的騰訊在1999年就拿到了220萬美元的投資,馬雲的阿里巴巴在創立的第一年就收到了500萬美元的融資,而如今憧憬創業的你有這個能力嗎?

別羨慕摩拜套現成功 互聯網創業不允許失敗者

創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回報未知的領域,沒有人能告訴你下一步應該如何,你擱置了自己的友情、愛情和親情,耗費了大量心血打造的產品,可能創造的還不如你朝九晚五的工作和只用看看收益的理財產品,創業往往是你自己在感動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