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情願上班拿三千的工資,而不願擺攤賺取三萬的月收入,是大家都重面子輕錢財嗎?

落葉說生活


多數人上班是常態,與擺攤沒有直接關係!擺攤不僅僅是擺攤,擺攤其實也是一種創業!上班的人群與擺攤的人群,其實就是打工的人群與創業的人群!所謂上班拿三千的工資,這只是工薪階層中的一部份人群不代表全部;咱們國家工薪階層年入三、五十萬的也很多!另外擺攤月入三萬也不是所有擺攤的人都能月入三萬,也有不少擺攤的人均月入二、三千,所以你所說的不具有代表性!無論是上班還是擺攤,我們都不必戴有色"眼鏡"看待;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力!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上班而不是選擇擺攤呢?想要了解這個問題的真相,那一定要先弄明白上班與擺攤各自的特點:

上班的特點:

1.工作內容是相對固定、相對單一、相對簡單的,上班期間做好自份內的事情不需要擔心本職工作以外的其他事情。

2.工作時間一般都是8個小時左右,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與休息時間,工作與生活相對平衡!下班了、放假了可以好好休息,可以去耍!

3.收入相對穩定,幹好公司安排的工作,不去違規,每個月就是那個日子領工資,領多少也是相對固定的。

4.僅僅是上班的話絕大部份的人也就"吃飽穿暖"的狀態,富不了的!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好理財年老後晚年堪憂!

擺攤的特點:

一.流動攤的生存空間非常小,由於城市規劃等流動攤幾乎被取締。

二.固定合規攤位

1.工作內容多而雜:

①要懂得定產品

②要懂得選採購渠道

③要懂得定價

④要懂得營銷

⑤要懂得陳列

⑥要懂得銷售

⑦要懂得庫存管理

⑧要懂得成本核算

⑨要有吃苦耐勞的毅力

⑩要能承受虧損的風險等等

2.工作時間長,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與休息時間!你可能會反駁怎麼會沒有,收攤不就下班了;自己做生意,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休息!我只想說彆嘴硬了,你連睡覺的時候都會在想"今天那個客戶本來要買的怎麼跑了……,明天上午要不要做促銷……等等"。一旦你開始擺攤,一直有人的話,你恨得一天擺攤24小時,又怎麼可能關攤休息!

3.收入不穩定,你勤勞一天干12小時也未必能有好的收入!擺攤看似是體力活確實是體力活,又不只是體力活,腦瓜子不靈光的話累死了也未必能比上班賺得更多錢!

4.我們都說了擺攤其實也是創業,幹好了月收入幾萬是很有可能的;當然創業本來就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

現在你們明白了上班與擺攤的特點,是否知道為什麼多數人選擇上班拿三千(數字不一定精準)也不去擺攤賺取三萬(數字不一定精準)的月收入!其實多數人選擇上班不只是面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不喜歡擺攤的工作內容、工作時間,況且收入還沒有保障,甚至還要面臨虧損的風險!多數人就是求穩、求簡單、求輕鬆,主要還是害怕風險;如果擺攤真能保證月入三萬,肯定他們絕大部分人都不上班去擺攤了!

(我是諸葛教練,分享口才、銷售、營銷、管理、商業系統等方面實戰經驗;關注我,有問題在留言區留言,我會盡快回復🤝)


諸葛明職場教練


應該說有面子這個因素吧,我以前也是在廠裡上班每個月拿著4、5千的工資 生活淡而無色 平平淡淡 毫無波瀾後來無意中接觸到擺攤這行,一開始心想我是面子多薄的一人啊 哪乾的了這個 後來實在不想打工上班 索性辭職厚著臉皮做起了擺攤行業 很多人看不起這個行業 覺得丟人 我對他們也只是笑笑不語 因為他們不知道我一個月能掙他們幾個月掙的錢。後來找個輕鬆點的工作,白天上班能掙差不多200晚上擺攤三小時掙個4、5百一天下來六七百 好的時候 一天我掙過1000而且不累。一個月下來少說也要兩萬多,現在也買了自己的車跟房子,房子今年準備裝修 現在做的開了 也在做設備本身 ,很多朋友從我這低價拿設備 也都賺到了錢 。做這行前提你要放下面子不要認為這是丟人的事 放開去做 這個時代經濟高速發展 掙錢真的很容易


用戶5191019523


首先我覺得不是不願意擺攤賺取三萬的月收入,就是擺攤月收入一萬都可以,我就是月入三千的上班族,就我所居住的地方,西安來說,擺攤的話城管是不允許的,你得找個地方吧,就是那種露天的簡易的地方一個月就要三千租金,好點的就更別說了,其次還得要有手藝,比如說賣早餐,起碼你得會做,做出來好吃才會有人買不是,下來再說服裝,衣服,襪子之類的,在西安沒有店根本擺不了攤好不,面子對我來說根本就不值錢,當你沒有錢的時候,還要面子幹啥,現在別說有三萬一個月了,就是一個月一萬讓我在外面擺攤都願意!


開在木頭上的小菊花


你能保證嗎?保證一定掙錢嗎?說實話我聽過賺錢的門路很多,能掙錢的基本不多。我說下我都幹過什麼,剛下學學修摩托車,那時候挺吃香的,學了一年多了,基本能自己玩了,開個鋪子發現都不夠交房租的,還能怎麼辦?不能打臉衝胖子吧?

然後就工地學水電,整天起早貪黑的,累出腰肌勞損,發現老是跟著別人工作掙不到錢,幹活拼命最後老闆是掙了不少,自己想辦法接個小活,沒資本,沒人脈。價格壓的很低,幹完了要工錢才知道啥叫絕望,那時候好像23歲。果斷放棄了。

沒辦法回家和父親養雞,第一年還行,比打工強一點。第二年遇見流感,小養殖場兩三千隻,沒人敢要,半賣半送總算弄出去了賠了。

然後又去磚廠工作(燒火的)一個月6000挺不錯的,起碼不累。幹了一年國家查環保,最厲害的一週停三次火。這還怎麼幹?

忘了,中間還幹了3年多點的汽車噴漆,一個月3000左右,主要看提成,活多掙的多活少掙的少,多的一般拿個5000左右。沒活拿個保底。

後來結婚了,折騰不動了,也不敢折騰了。手裡也沒錢,也不知道這些年混的這叫什麼事!幹啥,啥不成!今年26歲頭髮掉的像50歲的。

現在在一個鞋廠工作。前途一片黑暗啊,以前一直認為,只要夠拼命就能掙大錢,tm!到現在發現掙的是一身病!我都不記得我幹過多少活了。


鄉下美景


面子的原因佔一部分原因,但擺攤做生意並不是一定會賺錢的,而且做生意也並不適合所有人。創業做生意的人,一般都有野心,相對於安安穩穩的上下班,需要更多的精力去付出。

擺地攤,一般人受不了那種苦。

我身邊就有幾個擺地攤的,剛開始挺有幹勁兒的,每天下午就風風火火去擺攤,剛開始不懂其中的流程,經常被城管攆著,後來去夜市那,生意也並不是很好,而且一般要擺攤到晚上十一點左右,甚至更晚,夏天還好受店,冬天就是一種折磨了,一般人還真吃不了這種苦。

做生意,操心太多。

不管你是開公司做企業,還是小本買賣擺地攤,你就不能再像上下班一樣,管他老闆的死活呢,管公司企業的水電費,房租呢,什麼都不用操心,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剩下的是老闆該操的心。可是,當你自己做生意時,一切都要你去操心去解決,進貨,銷售,調換等一堆的問題……

面子?這年頭還真挺值錢

很多人都有一種打腫臉充胖子的思維,寧願在外邊吃苦受累,也要回老家時風風光光,就如衣錦還鄉一樣……

愛面子做傻事的人挺多的,真不少……

不過說來說去,看你是什麼樣的心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新辰小窩


問這問題的人一定是沒有做過生意的,尤其是小生意,很多小生意是不賺錢的,這個成本是不可細算的,而且根本沒有休息時間,很累,需要牽涉的人很多,根本沒有自己的生活,像我雖然年收入有三四十萬,可是全年只有大年初一能休息,我和我老公兩個人都在店裡,也沒有時間帶孩子,而且店裡的房租,水電氣還有人工每年的開支都有十多萬,生意好的話,工人請了四五個,氣費,一個月最多也是5000多,這些都是需要錢的,如果生意不好,雖然說能少一點,但是開支還是比較大的,壓力很大,所以不建議現在有工作的年輕人做生意,尤其是小本生意


努力末來


題主要嗎傻缺,要嗎就是磚家叫獸之東西

本人親身經歷,勞務派遣知名國企上班,去年企業搞劃小承包,企業給你買保險,房租只要你完成任務就給你全報,工資上不封頂,下不保底,開動員會的時候,領導和這傻缺題主一樣,說這掙錢,那補貼,利潤多少多少……一年多過去了,100多個承包的只有8個人拿到提成,最多的拿7萬,最少的拿248元。而其餘的九十二個人平均賠錢1萬5左右。

我們一直循規蹈矩的老老實實的上班,真的把我們推向經營承包,我們一沒有資金,二沒有人脈,三我們是後進入市場的,我們生產的產品是封閉式的產品,不是日用消耗品,所以,我們失敗不是我們不努力,是因為一直本分老實認真負責工作,是產品不適合市場化


點燃一盞燈2


我可以肯定的說不是“重面子輕錢財”,而是很多人付不出苦。

小時候父母教導我們要好好學習,經常用的一句話是“你可得好好學習,要不以後在建築工地上搬磚(建築工地工人一個月七八千,大學生也就四五千);或者你可得有出息,否則以後就只能擺地攤(我們小區旁邊擺地攤賣瓜子的買了兩套房子)。”

父母不是不知道做生意掙錢,但是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辛苦,換句話說“掙來的都是辛苦錢。”

另外一個原因是上班拿工資比較穩定,擺地攤可是“靠天吃飯的”,譬如雨天,雪天等惡劣天氣,人們都不願意出門,你在外面冷冷呵呵一天,估計也掙不了幾個錢,所以相對於每個月都拿固定工資來講,擺地攤的風險係數明顯比較大。

當然,很多人臉皮薄,覺得自己都大學畢業了,出去擺地攤被人看見多不好,我常想如果當年劉強東也是這樣的想法的話,估計就沒有現在的京東了,因此,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臉皮”。


一見即一生


擺攤月賺三萬,打工月賺三千,為何人們情願打工拿三千,不願擺攤賺三萬?我恰好擺過地攤,當年從國企下崗時,被生活所迫,擺過地攤,賣過毛衣和飲食攤,首先我想反問下,月入三萬是賣什麼貨啊,平均每天要除開成本淨利潤達到一千,才能月入三萬,賣什麼能利潤這麼高啊?

好吧,言歸正傳,先回答問題,我當年擺攤時,用個破旅行袋裝著要擺攤賣的毛衣,看到人流量大點的地頭,鋪開塑料布,擺上貨物就開始叫賣,剛開始聲音很大,自信心十足,也獲得許多回頭率,有時也會有行人折返回來翻看我的貨物,有時也會有人掏出錢來買走一件,我象是得到了施捨一般,高興地接過錢,幫他把貨摺好,包裝,雙手遞給他,笑容保持一天下來,神經都痛。有時候,我正在叫賣時,路上的行人對我大喊一聲,城管來了!讓我快收拾東西跑,有時還會有熱心的路人跑過來,幫我快速地將毛衣裝進袋子,讓我快跑,我感覺我象一隻小強一樣……。後來我不幹這種擺攤生意了,租了一個夜宵攤,開始做夜宵生意,因為夜宵攤一排有好幾家攤位,各個攤主要招攬路上的行人到自己的攤上消費,這種拉客競爭的行為讓我很不適應,經常就是原本想上我的小攤上的食客被別人拉走了,這樣下去,小攤的租金都交不上,沒辦法只好也學別人樣去拉客,這下效果挺好,小攤生意漸漸的好起來,可拉客這種行為,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些不想消費的路人,常會給你一個不屑的白眼,會讓你覺得自己很卑微,象個叫花子,當這種心理壓力承受到極限時,終於在某天,我將小攤凳子狠狠摔爛,去他的!老子不當叫花子,老子餓死也不幹了。

後來我又回到國有控股企業,當上了企業發展部經理,也算是個小中層吧,單位準備開發一個項目,向政府打報告,做可研報,交通評,環境評等各項前期,跟各相關部門人員打交道,我如魚得水,收放自如,再也不用看人白眼,擺小攤,那真不是我的菜。在國企幹中層,工資並不高,但是,我感覺自己迴歸正位,做我本就擅長的工作,心理層面上,精神面貌上都放鬆了,重新找回了自信心,甚至找回了做人的尊嚴。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不會擺攤,也有些人,第一桶金就是擺攤來的,他們都是克服了擺攤時的辛酸和卑微的心理,都是心理強大到了不起的人,令我佩服。但是我不行,有許多人也不行,我們都克服不了擺攤時仰視別人的心理障礙,因此,我寧願打工掙三千元,也不願擺攤掙三萬元。


一穗金谷


在哪裡擺攤能一個月賺三萬,具體賣什麼,說個地點,這就過去,80米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


很多人太過於想當然了,不排除有些人擺攤月入三萬,比如一線城市賣雞蛋灌餅的大媽,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擺攤的人來說,每月純利潤過萬是很難的。實際上,相當比例的擺攤者的實際收入不過是與上班收入相當或略高,但是會比上班更辛苦。


之所以有些人拿著三千元的工資,也不願意去擺地攤賺更多的收入,有多方面原因:


1、面子

毫無疑問面子確實是很大的因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跟朋友一起出去玩還可以說自己是幹什麼的,但是擺攤就要差許多,容易給人不務正業的感覺。不是每個人都能放下面子去擺攤,風吹日曬不說,每天要笑臉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服務態度要好,很不容易。遇到不講理或者素質低的顧客,還不能生氣爭吵,更多要選擇息事寧人,甚至做出一些讓步。


2、尊嚴

尊嚴和麵子並不是一回事,在一些管理嚴格的城市,城市管理人員是很勤勞的,擺攤就跟游擊隊似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到處被攆著跑。從社會地位來看,擺攤的社會地位顯然要低於正式工作。遇到態度不好的管理人員,商品被全部沒收也不少見。昨天某地一位賣櫻桃的大媽還被人把滿籃子的櫻桃倒在了地上,確實不容易。

3、穩定性

上班起碼有相對穩定的工作,擺攤收入不但要看天氣,還要看運氣,收入並不穩定。上班工作有工作場所,多數是在室內,不受颳風下雨影響,但是擺攤就跟說早年間相聲一樣,颳風減半,下雨全完。遇到一段時間天氣不好,或者是冬天特別寒冷,擺攤連生活費都不一定能賺出來。


4、擺攤起早貪黑很辛苦

一些做早餐和小吃的攤販,每天三四點鐘就要起床,早早準備食材。一些城市夜生活比較豐富,收攤的時間也許會到晚上十一點,雖然收入高,但是工作時長比上班多得多,更加辛苦勞累。擺攤還要呼吸著汽車尾氣,耳邊充斥著噪音,上個廁所都不方便,冬天更是難熬,可以說是非常辛苦的。


5、多數新加入擺攤大軍的人收入都不會太高,甚至月入3000都做不到

以賣水果為例,月入3000元意味著每天的純利潤要達到100元,一斤淨利潤1元就要賣100斤,平均一位顧客買3斤的話就得每天有至少30多位顧客。生意好自然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生意不好就難說了,如果天熱水果壞的快一些,賠本都是正常的。

擺攤也是有技巧的,選擇經營什麼樣的商品,在哪裡擺攤收益最好,面對競爭時該怎麼辦,都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成本的,每天花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月入3000元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考慮去找份工作踏踏實實上班,這就是現實的考慮。


綜上所述,擺攤月營業額3萬有可能,真正淨利潤3萬很難,絕大多數人做不到。每個人都會有現實的考慮,五個原因各有側重。不管怎麼說,擺攤依然是當下低成本創業的最佳選擇,也是普通人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