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那些出租屋裡的愛情故事

《後來的我們》:那些出租屋裡的愛情故事

文/婉兮

1

那個名叫方小曉的女孩,在林見清最貧困潦倒時,義無反顧地跟了他。

當時,他因為販賣毛片被拘留,放出來時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等候在鐵門之外的方小曉。在此之前,她已經假裝過他的女朋友,在春節期間替他圓謊、代他盡孝。

如此盡心盡力,怎麼可能不是愛情?

所以當方小曉的吻輕輕印上來時,春光灑滿大地,林見清開心到飛起。

那是年輕時的愛情。

兩個立志要在北京紮根的年輕人,租住在一間破破爛爛的小屋裡,同吃一鍋方便麵,把撿回來的舊沙發當寶貝,為了共同的夢想努力存錢……

這是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裡的故事。

類似的情節,城市裡遍地都是。它們有相似的輪廓與脈絡,放在現實中,大概就是你我身邊的甲乙丙丁。普遍到我們都不相信,這就是可歌可泣的愛情。

但電影裡也說了,“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所以這部電影,註定是個悲劇。

據說不少人都看得痛哭流涕,和不久前爆火的《前任3》一樣,不是故事多麼精彩、情節多麼離奇、製作多麼精良,而是它狠狠地戳中了你的心。

因為銀幕上演著的,正是曾經的你。

2

我坐在電影院裡嘆息時,猛然想到了樂嘉老師發過的一段微博。

原來,在樂嘉老師年輕時,曾有個姑娘死心塌地地愛著他。可他當時又窮又倔,就覺得你愛我你就應該怎樣怎樣的證明,最後有一天,姑娘終於跑掉了……

跟《後來的我們》,簡直一模一樣。

北漂不易,在創業失敗擺地攤被抓後,林見清不得不做了客服,卻因為言語衝突而得罪客戶,結果丟了工作,還被打得鼻青臉腫。

黴運一個接一個地來,林見清逐漸喪失鬥志淪為“家裡蹲”,只盯著電腦屏幕廝殺,用遊戲來充當自己和殘酷人生之間的一道屏障。

雪上加霜的是,房東忽然決定收回房子,命令他們在一天之內搬家。兩人手忙腳亂地收拾行李,用蛇皮袋裝起匆忙而倉促的青春,又坐上三輪車奔赴下一個落腳點。

那個當初一起撿回來的沙發,再次被遺棄在街角。

和《北京女子圖鑑》相比,這樣的北漂更殘酷,但可能也更真實。

生活終究是不容易的,大部分普通男女的最艱難歲月,出現在畢業之後的兩三年裡。這兩三年裡的愛情,往往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考驗。

就像你在兵荒馬亂時愛上一個人,兩人牽手跌跌撞撞地奔跑在逃難的隊伍中,一不小心就會把手鬆開滑進茫茫人海。

對方小曉來說,鬆手的理由是看不到希望,希望被這個只知道玩遊戲的男生一點點消耗殆盡。

又回到老議題:那個陪你吃苦的姑娘,為什麼沒和你走到最後?

答案也千篇一律,“因為那時我不但沒錢,還沒責任和擔當,我不知道該怎樣去給她一個家。”

姑娘的失望,不一定是買不起房子和包包,但一定是從路邊的烤串裡吃出了悲愴,在出租屋的小床上睡出了心酸。

3

太陽底下無新事。

奔忙在大都市中的男女之情,拋開了旁支末葉不講,往往會有個一模一樣的內核。

比如由一個女孩,來教會一個男孩什麼是成長,什麼是愛。

電影裡的林見清,最終憑藉著編給方小曉聽的故事,設計出受人歡迎的遊戲,順利賺錢買房走上人生巔峰。可方小曉的心,已經去了千里之外。

活到不會再為愛情電影而流淚的年紀,我開始相信,有些人出現在你的生命裡,真的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

未經世事時,人人都是一張白紙,是這個人添上一筆,那個人畫上一點,才慢慢變成了今天的我們。

從這個角度來看,前任其實是所好學校。

一段不成功的戀情,教會你審視自身的缺點和問題,學習和異性的相處技巧。遺憾的是,等到你學會了如何去愛,那個人已經消失在茫茫人海。

所以我覺得,《後來》這首歌,一定要過了20歲才能聽懂。

因為它的字裡行間,處處都透著懷念。

而懷念,往往跟在離別之後——是被時光層層疊疊堆出來的無可奈何與無聲嘆息。

可惜聽懂了這首歌的人,大多像電影裡描述的那樣: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

“卻沒有了我們。”

4

不久前,從某篇文章的評論裡,看到這麼一條扎心的評論:

她向我表白,我拒絕了。我沒車沒房沒錢,她不懂事,可我得懂。

還有人在深夜的小館子裡,看到一個女孩哭到眼線都暈開,對著兩人面前僅有的一碗炒麵放聲大哭:“我陪你走不下去了,這碗炒麵是我最後的錢。”

男生全程無言,但是等女孩子跑出門後,他用手捂住了眼睛。

一時間百轉千回,猛然想起曾經刷爆朋友圈的一句話:“男人最大的痛苦,無非是在最沒有能力的年紀,碰見了,最想照顧一生的姑娘。”

那時,他們都很年輕,也很窮,每天都奔波在水泥森林中,過著為五斗米折腰的卑微生活。

有個姑娘愛上他,興沖沖搬進他租來的小屋,為他繫上圍裙洗手作羹湯,篤信著白手起家共同致富。

可這些住在出租屋裡的男男女女,大多都在現實面前低了頭,一腳跌進編劇寫下的一步三嘆裡去。

男孩說他很茫然,女孩說她等不了。

然後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他們各奔東西。若干年後驀然回首,只剩一聲嘆息。

希望我們都有好結局。

如果他窮,希望你積極鼓勵耐心等待,在確定不是因為人品缺失的前提下,給他成長的時間;

如果她急,希望你正視女人的芳華逝去,主動擔負責任,讓她清晰地知道,你在努力。

假如,真的不幸分道揚鑣,便請各自珍重,在沒有“我們”的“後來”裡,認真生活,努力向前。

“有一種人,他們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待,最終卻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裡。”

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也有一種人,他們會在往後的歲月中給你更長久的幸福,雖然他不曾來過你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