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停止毛衣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有我們的機會嗎?

週末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大概意思就是,雙方停止毛衣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懸在A股頭上的一顆大石頭總算落地了。

有人說雖然雙方停戰了,但說不定老美哪天又要搞出什麼么蛾子。

所以,這個消息在一定程度上給A股帶來了利好,至少明天大概率會是一個高開。

今天文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思考:一是關於經貿磋商,一是利好對我們的影響。

雙方停止毛衣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有我們的機會嗎?

經貿磋商的部分內容

中方將大量增加從美方購買商品和服務,這個對美國來說是有助於提升他們的就業和增長。

對我們來說也能更好地滿足我們國家的新需求,促進我們的經濟增長。

大家可能會擔心,國外進口商品增加了,會不會影響到國內自主品牌的增長。

這個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影響,但長期來看是對我們有益的。

比如,之前諾基亞、三星、索愛這些品牌佔領國內手機市場的時候,我們擔心過國內的波導、夏新、科健等品牌會被國外競爭對手幹掉。

後來證明確實被幹掉了,不過並不是被外國品牌幹掉的,而是被自己幹掉的。

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上,一些不夠創新,管理不到位的品牌,一定會被淘汰。

幸運的是,像華為、小米、OPPO這類有創新、有管理、有營銷的品牌站到了一線品牌的位置上,取代了過去的那些國產品牌,這些新品牌不僅在國內市場打敗了國外品牌,在世界市場上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所以,國外進口品牌的進入,長期來看,對我們的自主品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促使我們淘汰舊產能,走向自主創新的道路。

關於加強合作,比如在能源、農產品、醫療、高科技產品、金融等領域加強經貿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鼓勵雙向投資等。

那就要看看到底合作到什麼程度,特別是在一些關係到核心利益的領域,雙方能抱著多大的開放心態。

另外,如果說要大量增加從美方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話,因為不可能突然增加這麼多需求,所以必然會減少一些目前已有的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渠道,用來轉移到美國進口的渠道上。

比如,石油這種能源進口,我們主要進口渠道有俄羅斯、沙特、安哥拉、伊拉克、伊朗等等。

俄羅斯老大哥的奶酪肯定是不能動的,那麼其他幾個國家是勻出一些呢,還是犧牲某一兩個呢。

這就需要我們國家相關負責人的智慧和藝術了,這個不在我們討論範圍。

利好真的利好?

這是一條重磅利好消息,沒錯。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利好帶給我們的不一定是利好。

比如,你為什麼拿不住一隻牛股?因為牛股每漲一段,就會有人忍不住拋掉獲利了結,很少有人能拿住大牛股的整個生命週期,就好像茅臺。

同理,這次利好消息,如果在短期內給A股帶來明顯的上漲動力的話,一定會有了結離場的。

對了,關於之前我看空的判斷,現在會有所修正,畢竟最大的那個變數已經變化了。

但是在沒有很明顯的信號出現之前,不再做判斷。

再回到上面話題,我們應該如何拿住一隻牛基呢?

我給大家看一個“別人家的基金”:

下圖是某隻公募基金在2010年的時候公佈的前十名持有人,我們注意一下前兩名的持有者。

雙方停止毛衣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有我們的機會嗎?

再看一下這隻基金在2017年年報中公佈的前十名持有人:

雙方停止毛衣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有我們的機會嗎?

這二位赫然在列,並且,仍然保持了8年前的持有份額。

這隻基金,8年漲了157%。

當然了,大家千萬別完全學人家,人家那是大資金,求穩,看準了一個基金經理就跟他個十年八年的,儘量少折騰。

對於我們各位來說,應該學的是人家長期投資的精神,但我們就應該要做好止盈了。

不過,話說回來,上面這二位,如果期間能做好止盈的話,賺的不止多一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