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日,趙大爺來到藥店,高興地說:“這幾天我的血糖控制得較好,現在水果漸漸多了,我是不是可以放開了吃呢?”看著趙大爺高興的樣子,營業員就勸他:“大爺,春夏季節人的血糖值在一年中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這是自然規律,不能因為這一時一季的變化,放鬆了糖尿病的防治。水果可以吃,但應看準了怎麼吃,吃哪種水果好。”接著營業員又給趙大爺講起了糖尿病一年四季的變化。

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

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養肝——勿生氣早睡早起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春屬木,與肝相應,肝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故春天要力戒暴怒。要保持心胸開闊,樂觀向上,恬淡的心態,輔助血糖、血壓的穩定。宜選甘溫之品,忌辛辣。苦瓜、韭菜、山藥、胡蘿蔔、洋蔥、萵苣、黑木耳等具有輔助降糖作用。適量吃些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魚、瘦肉、蛋、豆類、牛奶等。儘量不吃煎、炸、烤的食品,因為通過油煎炸過的食物,脂肪含量較高。

如何吃水果,是糖尿病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前文提到的趙大爺關注的問題。血糖未能控制好的病人,不宜吃水果。血糖控制較平穩者,可在兩餐間或晚上睡前食用,而且要注意吃水果的量。可以通過測定進食水果前後的血糖值,摸索一下規律。應該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種類,如柚子、西瓜、蘋果、梨、橘子、草莓、獼猴桃等。

春天,人體陽氣漸趨於表,皮膚舒展,不可貪圖睡懶覺,這樣不利於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應早睡早起,這就是糖尿病患者的“春生”。

適合春季的養生粥

苦瓜粥

做法:取苦瓜150克,粳米150克。苦瓜去瓤,切成丁,將米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燒開後放入苦瓜和食鹽

作用:苦瓜性寒,味苦。能除邪熱,解疲乏,清心明目,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苦瓜有“植物胰島素”之稱。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僅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而且還可刺激胰島素釋放,有非常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冬春交替時節需注意事項:

冬春交替之際,一時呈現冬季氣候特點,時而又出現春日氣候風光,反覆多變,乍暖還寒。人體的生理機能需要反覆調整,一旦調整不及時或反覆調整造成機體疲勞,就易罹患一些疾病。這時的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適時增減衣物,預防感冒,特別是伴有高血壓的患者更應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夏養心——少發怒晚睡早起

夏季一般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節,首先防止低血糖,其次注重養心,順應夏時之氣晚睡早起,午後安排一定的睡眠。許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著減藥的誤區,認為血糖下降了,就可以減服降糖藥,其實血糖有所下降,是多方面因素的協同作用,切不可盲目減藥,應待血糖完全降至正常一段時間後,再請教醫生,考慮減藥。

人的精氣是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變化,夏季的氣候特點是天之陽氣最旺,酷暑炎熱,中暑是夏季最常見疾病。同時地之陰氣始升,溼熱交蒸,痢疾等腸道疾病多發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中醫認為,在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將陽氣培養得更旺,可抵禦疾病的侵襲,這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夏長”。

夏天宜選擇具有滋陰功效的肉類,如鯽魚、蝦、瘦肉,食用菌類,如香蘑菇、平菇等。夏季適宜糖尿病患者吃的蔬菜有茄子、黃瓜、豆角、洋蔥、苦瓜、西紅柿等。

適合夏季的養生粥

大麥豌豆粥

做法:大麥米200克,綠豌豆200克,加水煮粥。

作用:豌豆消渴,止瀉痢、利小便。大麥有消渴祛熱、益氣寬中的作用,兩者合用煮粥食,香滑可口,是夏季糖尿病人的理想流汁食物。

春夏交替時節需注意事項:

春夏交替時節,隨著天氣開始轉熱,人體新陳代謝變得旺盛,血糖的利用和消耗也會增多,出汗也漸多,糖尿病人的生活飲食和用藥都應該要開始調整,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預防一些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清淡,少食多餐,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比例。要保持高纖維飲食,以利於血糖下降和大便通暢。

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養肺——防傷津養陰益氣

秋季血糖容易增高,養生十分重要。人應順秋時之氣晚臥晚起,收斂神氣而勿外露,秋失所養則易傷肺,這就是糖尿病患者的“秋收”。秋燥易傷肺津,造成口乾口渴,中醫認為“燥”是一種損傷人體的邪氣,最容易損傷肺,所以秋季應該養肺。糖尿病患者多為陰虛燥熱的體質,對燥邪更為敏感。在“秋燥”來臨之際,首先,補充水分。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要飲水800至1000毫升。宜飲白開水、礦泉水、淡茶水等無糖飲料。如果限制飲水,很容易造成脫水,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導致非酮症高滲性昏迷,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

飲食方面宜養肺,省辛增酸,宜滋陰防燥,清淡新鮮。多食銀耳、芝麻、梨、蜂蜜、蓮藕、烏雞、豆漿、蘋果、石榴、葡萄、楊桃等等。蔬菜類宜多吃蘿蔔、黃瓜、冬瓜、白菜等,宜少吃辛辣、油炸火烤的食品。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宜。

適合秋季的養生粥

山藥南瓜粥

材料:粳米50克,山藥30克,南瓜30克,鹽2克。

做法: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南瓜洗淨,切成小丁。鍋內注入適量水,將粳米下鍋,用旺火煮沸。然後放入山藥、南瓜,然後改小火繼續煮。待米爛粥稠時下鹽調味即可。

作用: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防治糖尿病,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為病後康復食補之佳品。

夏秋交替時節需注意事項:

夏季還有一個長夏,指夏季最後一個月份,按照太陽高度計算,即7月7日至8月6日。《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說:“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就是建議多食味苦食物,糖尿病是一個天然甜病,血糖也高、尿糖也高,這種甜病天然對著就是苦。所以多吃苦的食物。

夏秋交替季節,氣溫由炎熱轉向涼爽,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作相應調整,應適當注意補脾,少思慮。儘量早睡早起,以養精蓄銳。睡覺時腹部要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

糖尿病患者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補腎——防寒合理進補

在一般情況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兩季高,因此,糖尿病最容易在冬季復發或加重,應特別注意保健。首先注重養護腎氣,冬季宜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其次保持心情愉悅,鬆弛緊張的情緒。寒冷對糖尿病患者會有不少影響,應注意防範,這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冬藏”。

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使之興奮,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病發生率和由此導致的死亡率將大大增加。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保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冬保三暖”:頭暖、背暖、腳暖。不要過度出汗,導致陽氣耗傷。預防感染,對於呼吸道、皮膚、尿路感染應積極預防。

進入冬季,人的食慾大增,為驅寒每天都吃不少油膩厚味食物,加上氣候寒冷,戶外活動明顯減少,導致血糖升高。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骨髓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烏雞等,也可適當地食用藥膳。如歸芪雞、肉蓯蓉燉羊腎、當歸生薑羊肉湯等。糖尿病冬季飲食養生方法推薦食物有:青菜、青椒、韭菜、茄子、冬瓜、南瓜、西葫蘆、小麥、玉米、白菜、韭菜、豆類製品、魚、奶、白菜、豆類以及青菜、芥菜、甘藍、青椒等等。糖尿病人還要養成冬季多喝湯的習慣,雞湯、排骨湯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可溶性高,易於吸收,可以有效增強抵抗力。

冬季血糖值高,如果能經常監測血糖,就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作相應的調整。一般認為,病情較輕者可半個月檢測1次,病情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檢測1次,並經常與醫生取得聯繫。

適合冬季的養生粥

山藥燉蘿蔔

原料:山藥20克,白蘿蔔200克,胡蘿蔔200克,鹽10克,豬瘦肉100克,姜5克,蔥10克。

做法:白蘿蔔、胡蘿蔔洗淨,切3釐米見方塊,山藥切片,豬肉切3釐米見方塊,姜拍松,蔥切段。把豬瘦肉、胡蘿蔔、白蘿蔔、鹽、蔥、姜、山藥同放鍋內,加水適量,把鍋置武火(大火)上燒沸,再用文火(小火)燉煮40分鐘即成。

服用方法:佐餐食用,每次吃豬肉30-50克。

適應症:伴有乏力、腹脹、眼睛乾澀、大便不暢等症的糖尿病患者。

功效:益氣健脾,理氣和胃。

冬春交替時節需注意事項:

經過一冬天的寒冷,人體的陽氣已經深藏於體內不能散發,所以在“倒春寒”時可以吃一些蔥薑蒜等味衝的食物,它們能夠益氣通陽、祛散陰寒,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能起到殺菌防病、預防感冒的功效。

冬春交替季節,氣溫忽冷忽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時期,流感、肺炎等較為常見,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這些合併症的發生。

花生和瓜子等堅果味道鮮香,冬春季節人們較愛食用,不少糖尿病患病認為含糖少,但專家告誡,由於堅果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脂肪,屬於高熱量食品,如果隨意吃,會導致血糖、血脂增高,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少吃。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中醫認為糖尿病內因是先天稟賦不足,五臟虛弱,腎陰虧虛,這是發病的基礎。外因有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食物損傷脾胃,積熱內蘊,化燥傷津發為消渴。形體肥胖,房勞過度,情志失調,外感六淫等均可引起糖尿病。飲食可以在維持每日總熱量的前提下,低糖、低脂、低鹽、高維生素、適量蛋白的基礎上,食物以植物為主,動物為輔;粗糧為主,細糧為輔的原則。同時應加強體育鍛煉,適應四季進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科學養生。

糖尿病屬於終身性疾病,關鍵在養,其次才是治,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