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八旗不嚴謹,還有個隱形第九旗

清朝八旗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制度,可以說八旗是清朝得以立國的基礎。正是在八旗制度強有力支持下,努爾哈赤才統一了滿洲,建立後金,順治帝和多爾袞才能入主中原。

當然八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建立起來的。1601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隨著人數和隊伍的擴充,14年後,努爾哈赤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制度建立起來。

清朝有八旗不嚴謹,還有個隱形第九旗

清朝的八旗制度有點類似中原王朝的兵屯制,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由於滿洲是漁獵民族,經常騎馬打獵,因此不用訓練也具有極強的戰鬥力。平時為民,又能保障食物的有效來源。

而隨著清朝對蒙古的征服和拉攏,皇太極設立了蒙古八旗。隨著攻佔漢人地盤的增多,清朝治下的漢人也越來越多,在1642年,皇太極完成了漢軍八旗的編制,至此八旗的制度臻於完善。

清朝有八旗不嚴謹,還有個隱形第九旗

這基本上是我們對於八旗一直以來的認識,歷史課本上也是如此的書寫。但實際上除了這八旗之外,由於特殊情況,八旗上面還有個隱形的特殊旗:巴爾虎旗。康熙年間,民間稱巴爾虎旗為第九旗。

巴爾虎部歷史悠久,比蒙古早,巴爾虎專指大興安嶺以西廣闊的草原地區。說巴爾虎可能比較陌生,但是說另外一個名詞你就知道了,那就是呼倫貝爾。現在的巴爾虎地區還有三個旗(縣級) :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

清朝非常重視蒙古人,因為蒙古人的戰鬥力很強,對蒙古的態度是又打又拉攏。清朝在對蒙古征服的過程中,同樣征服了巴爾虎。康熙《會典》載:“凡蒙古部落率先歸附者,悉隸版藉,視為一體。”清統治者當時把蒙古八旗和滿洲八旗當作自己的直屬部隊,表示“同等對待”。巴爾虎作為喀爾喀蒙古的屬部,分散在喀爾喀車臣部和土謝圖汗部。1688年,因噶爾丹之亂,巴爾虎人亦各隨所部領主南遷內蒙古。由於戰亂紛紛,部分巴爾虎人在輾轉中與原領主失散而脫離,清朝就抓住機會把這部分人編入八旗。沒有被編入八旗的巴爾虎人,待噶爾丹之亂平息後,又隨喀爾喀原領主返回漠北。

清朝有八旗不嚴謹,還有個隱形第九旗

陳巴虎旗美景

巴爾虎人最初加入的均是滿洲八旗,單設佐領。然後清朝對巴爾虎人分散安置,發別發往開原、熊嶽、復州、金州、岫巖、鳳凰城等地,7城各一佐領,盛京3佐領,共10佐領。

在各地駐防之巴爾虎人都有自己的衙署和居住地。因此,很容易被看成是分立於八旗之外的一旗或二旗。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獨立成為第九旗幟,還是屬於八旗。不過他們在八旗歷的獨立性讓盛京下屬縣誌有“九旗”駐防之記載。

巴爾虎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只是迫於形式才會這樣,八旗的每個旗民族成分是很複雜的,滿人、漢人、蒙古人還有其他少數民族都有。雖然清朝明令旗人不可通婚,但是這種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巴爾虎也很快融入到八旗當中去,當時的特殊存在慢慢也就不存在了。

清朝第九旗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不能算真正的九旗。不過這段歷史還是又必要了解的,畢竟是民族融合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