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爱“看”书而已,不是“读”书,那怎么“读”书?

你只是爱“看”书而已,不是“读”书,那怎么“读”书?

在当下这个时代,物质生活早已不能我们的需求,满足了生活物质需求,接下来就是满足精神需求,不知从何开始,现在多数媒体开始鼓励我们读书,这完全是好事,但毕竟大多数人是从贫困线下走到了今天的小康社会,大多数人读书就像是婴儿学走路一样,步履阑珊。希望通过我对读书的理解和一些读书方法,帮助大家在读书这条道路上,走的越来越好。

1、书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时常在碎片化阅读上,听到某人一年读150-200本书,自己一年估计也就读3-4本,心理落差一下子就来了,真的要告诉各位,不要盲目地和别人攀比阅读的数量,这完全真的没有必要。

书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叫工具书

第二种叫干货

第三种叫视野

第四种叫消遣

工具书

怎么理解呢?比如我们要学英语,总要买两本字典吧,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一下,但是这个英语词典,我们并不需要天天看天天翻,用的时候有一本就可以了。

干货书

什么叫干货?比如我们在刚刚找工作的阶段,进入职场,我们很快发现自己的技能跟不上职场的要求,就要自主学习一些能够快速提升能力的书籍,不管是通用的软能力,还是专业方面的硬知识,你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阅读进行充电。

打开视野的书

但是一个人不能只看跟专业有关的书,这个社会每天都在变化,你看我们国家现在提倡的口号叫“互联网+”。不管是在什么行业,你都得考虑一下什么叫互联网,什么叫互联网+,什么叫智能硬件,什么叫创客,你得把这些能打开视野的、不是你原来所在专业的内容看一下。

消遣书

为什么看这些书?因为人活着,不能每天都是高度紧张的,得有个放松,所以要读一些不动脑筋、看起来很轻松的书,这是消遣类阅读。

不同的阶段,看书搭配应有不同

因缺有需,读书的目的就是解决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数量不是目标,目标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高质量的书。

你只是爱“看”书而已,不是“读”书,那怎么“读”书?

2、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阅读方式

这里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精读和略读。

只要大概知道每本书的要点和价值,我就认为这本书的营养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了。

什么时候可以略读?

1. 消遣类的书籍。

2. 简单类的书籍。

3. 自己经常关注的领域的更新书籍。(这个领域的观点和知识点都已经熟悉和掌握)

4. 自己已经在读书方面有了一定积累,所以可以略读。

什么时候需要精读?

在你原来知识领域里没有读过的,我对它又有兴趣的话,我读起来就会比较慢,会精读。

对于这种比较难的书,读起来也有一个技巧,就是先不管看不看得懂,从头到尾先读一遍。

因此不管是先把目录看一遍,或者是搜一些这本书在网上写得比较好的书评,把这些书评看一遍、翻一遍再去阅读这本书,也可以加快速度,而且相对来讲,可以读得比较明白。

3、笨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选择这个领域内相对经典的好书

我建议各位自己到豆瓣、一些好的网店上面,耐心地看目录、摘要、书评,学会自己选择一本好书。经过比较选出一本合适自己的,在这个领域比较经典的书就行了。一定要多做比较,和查询。

先做一回小学生——做书摘

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读到好的章节、好的内容,先做一回小学生,好好地做一下书摘。

你要把别人书里边的观点摘录下来,你可以找个小本子或者直接在书的空白页面,看到什么心得一条条摘录下来,就好像给这本书重新写大纲。通过摘录的过程,你就可以慢慢地把这本书的框架一点点清晰化。

下点笨功夫——写书评

有了这些书摘,有了这些信息的要点,我建议大家,对好书或者你看完以后有触动的书,要写书评。

写书评的方法也很多

有时候我是写这本书里边的观点;

有时候是这本书里引申到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有时候我就写我跟这本书的作者之间的感受;

还有的时候我就写一些关于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花边八卦之类的,说不定群众还特别喜欢看。

我们告诉了大家:1、书的质量要比数量重要的多。

2、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读书方式。

3、笨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希望各位有收获。

你只是爱“看”书而已,不是“读”书,那怎么“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