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愛“看”書而已,不是“讀”書,那怎麼“讀”書?

你只是愛“看”書而已,不是“讀”書,那怎麼“讀”書?

在當下這個時代,物質生活早已不能我們的需求,滿足了生活物質需求,接下來就是滿足精神需求,不知從何開始,現在多數媒體開始鼓勵我們讀書,這完全是好事,但畢竟大多數人是從貧困線下走到了今天的小康社會,大多數人讀書就像是嬰兒學走路一樣,步履闌珊。希望通過我對讀書的理解和一些讀書方法,幫助大家在讀書這條道路上,走的越來越好。

1、書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時常在碎片化閱讀上,聽到某人一年讀150-200本書,自己一年估計也就讀3-4本,心理落差一下子就來了,真的要告訴各位,不要盲目地和別人攀比閱讀的數量,這完全真的沒有必要。

書可以分為四種

第一種叫工具書

第二種叫乾貨

第三種叫視野

第四種叫消遣

工具書

怎麼理解呢?比如我們要學英語,總要買兩本字典吧,碰到不認識的單詞就查一下,但是這個英語詞典,我們並不需要天天看天天翻,用的時候有一本就可以了。

乾貨書

什麼叫乾貨?比如我們在剛剛找工作的階段,進入職場,我們很快發現自己的技能跟不上職場的要求,就要自主學習一些能夠快速提升能力的書籍,不管是通用的軟能力,還是專業方面的硬知識,你必須在較短的時間裡通過閱讀進行充電。

打開視野的書

但是一個人不能只看跟專業有關的書,這個社會每天都在變化,你看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口號叫“互聯網+”。不管是在什麼行業,你都得考慮一下什麼叫互聯網,什麼叫互聯網+,什麼叫智能硬件,什麼叫創客,你得把這些能打開視野的、不是你原來所在專業的內容看一下。

消遣書

為什麼看這些書?因為人活著,不能每天都是高度緊張的,得有個放鬆,所以要讀一些不動腦筋、看起來很輕鬆的書,這是消遣類閱讀。

不同的階段,看書搭配應有不同

因缺有需,讀書的目的就是解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數量不是目標,目標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需要高質量的書。

你只是愛“看”書而已,不是“讀”書,那怎麼“讀”書?

2、不同的書,需要不同的閱讀方式

這裡的閱讀方式主要分為:精讀和略讀。

只要大概知道每本書的要點和價值,我就認為這本書的營養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了。

什麼時候可以略讀?

1. 消遣類的書籍。

2. 簡單類的書籍。

3. 自己經常關注的領域的更新書籍。(這個領域的觀點和知識點都已經熟悉和掌握)

4. 自己已經在讀書方面有了一定積累,所以可以略讀。

什麼時候需要精讀?

在你原來知識領域裡沒有讀過的,我對它又有興趣的話,我讀起來就會比較慢,會精讀。

對於這種比較難的書,讀起來也有一個技巧,就是先不管看不看得懂,從頭到尾先讀一遍。

因此不管是先把目錄看一遍,或者是搜一些這本書在網上寫得比較好的書評,把這些書評看一遍、翻一遍再去閱讀這本書,也可以加快速度,而且相對來講,可以讀得比較明白。

3、笨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選擇這個領域內相對經典的好書

我建議各位自己到豆瓣、一些好的網店上面,耐心地看目錄、摘要、書評,學會自己選擇一本好書。經過比較選出一本合適自己的,在這個領域比較經典的書就行了。一定要多做比較,和查詢。

先做一回小學生——做書摘

在讀一本書的過程中,我給大家一個建議:讀到好的章節、好的內容,先做一回小學生,好好地做一下書摘。

你要把別人書裡邊的觀點摘錄下來,你可以找個小本子或者直接在書的空白頁面,看到什麼心得一條條摘錄下來,就好像給這本書重新寫大綱。通過摘錄的過程,你就可以慢慢地把這本書的框架一點點清晰化。

下點笨功夫——寫書評

有了這些書摘,有了這些信息的要點,我建議大家,對好書或者你看完以後有觸動的書,要寫書評。

寫書評的方法也很多

有時候我是寫這本書裡邊的觀點;

有時候是這本書裡引申到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有時候我就寫我跟這本書的作者之間的感受;

還有的時候我就寫一些關於這本書裡面的一些花邊八卦之類的,說不定群眾還特別喜歡看。

我們告訴了大家:1、書的質量要比數量重要的多。

2、不同的書,需要不同的讀書方式。

3、笨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希望各位有收穫。

你只是愛“看”書而已,不是“讀”書,那怎麼“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