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第一股”墜亡,連續42個漲停板,誰玩的最狠?

任何一個交易,都有買方和賣方。你買的股票都是某人賣給你的。交易所提供了一個交易的場合。只要兩位股票參與者在特定的價格上,一位願買,一位願賣,他們的交易就完成了。價格也就這樣確定了。無論按你的想像,他們是多麼無知,多麼愚蠢,他們在某個價位交易是事實,你不能和事實爭辨。

你或許認為股票不值這個錢,但事實是有人以這個價錢買了股票。除非你有足夠的資金,壓倒股市中所有和你意見不合的人,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志確定股票的交易價格。否則,你的想像,你的判斷,你的分析,都不能移動股價一分一毫。

無論你對價值的判斷是多麼基於科學的分析,如果股市的大多數參與者不認同你的看法,股價將隨大多數人的意志而動。

要特別指出:在炒股這行,傳統的對錯在這裡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沒有意義的。無論你的智商多高,有什麼學位,多麼的德高望重,在股票行你的意見不具備在其他領域的分量。

投資大眾及他們對未來的看法是影響股價的惟一力量。他們用交易證明自己的信念。你的看法可能影響一部分投資人,但在他們用自己的現金來認同你的看法之前,你所說的一切一錢不值。對股市的觀察者而言,每個交易及其對股價的影響提供了未來走勢的信息。你如果能從這些信息中找到其意義,它提供了低買高賣的機會。

每位單獨的投資人都有他獨自買或賣的理由,無論這個理由在你看來是多麼荒謬。如果大多數投資者持類似理由,結果是股票隨大流而動。你可能對了,但你將虧錢。

股價就是股價,無論你認為這隻股票值多少錢,無論你認為價格和價值是如何脫節,價格永遠是對的。作為股市的一員,你首先必須是觀察者,通過觀察來感受股價的走向,通過觀察來尋找機會。然後成為參與者,投入資金來實現這個機會。

你常常面對兩個選擇,即選擇正確或選擇賺錢,在股市,它們常常並不同步。不要太固執己見,不要對自己的分析抱太大信心。認真觀察股市,不對時就認錯。否則,你在這行生存的機會是不大的。


曾經ST金泰這隻股票創造了A股市場的一個神話,就是兩個月的時間連續42個漲停,比現在的茅臺牛多了,茅臺在它眼裡就是個屁。同時這也是A股市場的一個“醜聞”,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操縱股價的典型。

A股“史上第一股”墜亡,連續42個漲停板,誰玩的最狠?

在42個漲停板之前,金泰連續停牌4個月,而且在前兩個月不斷的發佈利空消息,隱瞞重組信息,在復牌之前突然公佈重大利好,實際控制人將9個房地產項目以定向增發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其實在停牌之前,就有人大批量的買進了這隻股票,復牌後就是42個漲停,實際上,這隻股票的控盤已經非常高,停牌前幾筆大的交易達到流通盤的35%,這就是典型的莊股,如果沒人接盤,莊家是出不來的。

但是股民還是禁不住誘惑接了盤。接了這個飛刀之後,無數股民就陷入了深深的套牢之中,甚至價格一度跌到了最低價,後面的金泰漲起來用了8年的時間,試問誰又能等得起呢?這些莊家和相關人員通過這次操縱市場獲利2.5個億,但是ST金泰的那些散戶因此損失慘重,三個月跌幅達到91.6%。

ST金泰:還原42漲停操盤術

可以稱之為“神話”,是因為在K線圖上,ST金泰從2007年2月28日起,連續42個交易日封於漲停板,創下了中國A股市場的一個奇蹟。但更可以稱之為“醜聞”,因為這很可能是一起公然挑釁資本市場秩序的涉嫌股價操縱行為。

經過分析,我們掌握的操縱ST金泰股價的路徑是,通過發佈利空消息、隱瞞重組信息以及利潤調節等手段,把股價壓制在較低的位置,從而讓利益關聯的大額資金在底部大舉買入,達到高度控盤的程度,設伏等待重組消息公佈後連續漲停,最後在散戶的哄抬下賣出。

壓制股價方便資金設伏

2007年3月6日,ST金泰一紙公告稱,公司正在討論重大事項。在4個多月的停牌之後,2007年7月9日,公司的董事會決議顯示,實際控制人黃俊欽旗下的新恆基控股集團和新恆基房地產公司將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將兩公司所屬的9個房地產公司或項目注入上市公司。

對於當時總股本只有1.4億股、總資產僅7467萬元、淨利潤近億元虧損的ST金泰來說,無異於一個巨大的餡餅。隨後,42個漲停板出現了。

為了能讓利益關聯的大量資金能在較低的價格買入,ST金泰在停牌之前的兩個月內不斷違規發佈利空消息,並隱瞞重組信息,甚至在未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情況下,董事會擅自改變會計處理方法,大幅增加當年虧損額。

其中,對部分不利消息進行了延遲發佈。如2007年1月27日,公司公告稱,聯營公司山東金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藥品GMP證書已於2006年12月13日到期,並已經停產,公告日距離事發日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

不僅如此,ST金泰還涉嫌故意隱瞞重組信息。停牌前兩個月中,公司分別在2007年1月11日、1月15日及2月1日三次發佈股價異動公告,稱“經詢問公司大股東,目前尚未有重組方案及計劃”。

這不禁讓人生疑,在最後一次公告的一個月之後,2007年3月6日,公司便公告稱正在討論重大事項。而對於一個月之前的股票放量上漲,黃俊欽卻說沒有任何重組方案和計劃。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是遮人耳目,在相關利益資金未建完倉之前,避免股價的過快上漲。

此外,ST金泰2006年鉅虧9802萬元的淨利潤中,存在大量利潤操縱因素,其目的也是在2007年2月發佈年報的時候,製造鉅額虧損打壓股價。

公 司根據2006年12月28日以及2007年2月13日的董事會決議,將應收款項壞賬計提方法由余額百分比法變更為賬齡分析法,即由按餘額20%計提壞賬 變更為按1年以內10%、1至2年20%、2至3年40%、3至4年70%、4至5年90%以及5年以上100%。由此,減少當年淨利潤約3000萬元。

此項缺乏充分變更理由的會計估計變更對淨利潤影響重大,並且在未經股東大會批准的情況下就開始實施,作為上市公司,此舉有故意增加當年虧損額的嫌疑。

不僅如此,ST金泰2006年還大幅增加了存貨減值準備的計提,當年新增了2778萬元減值準備,接近上一年的兩倍。違規的應收款項壞賬計提方法變更以及異常的存貨減值準備上升,在此期間內,我們懷疑,ST金泰和它的股東進行了一場壓低股價的陰謀。

鉅額資金控盤降低拋壓

雖然無法獲得ST金泰2007年3月6日停牌前資金參與買入的詳細資料,但我們可以從公司2007年7月9日復牌後的走勢及交易信息瞭解到資金參與炒作的大致情況。

在 2007年3月6日停牌之前的兩三個月時間內,僅濟南和深圳的兩路資金就買入了ST金泰股票約2000萬股,佔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的比例高達約25%。 如果算上上海、北京以及杭州三地的主要資金,停牌前買入的股份總量將達到近2500萬股,佔全部可流通股本的35%,達到高度控盤的程度,這也正是在42 個漲停板中沒有出現大幅拋售的重要原因。

幾路資金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復牌後幾乎沒有買入額,所有的買入都完成於2007年3月6日停牌之前,並且,交易營業部的區域分佈較為集中。

觀 察2007年8月31日到達頂部以後的20個交易日,我們發現,淨賣出額前10名的營業部有3家位於濟南,有5家位於深圳,其餘兩家分別位於上海和武漢。 如果把觀察範圍向前擴展到曾出現鉅額賣出交易的2007年8月15日,統計結果是,在淨賣出額最高的前30家營業部中,深圳有9家、北京有7家、濟南有5 家、上海有2家,四個城市合計佔76.67%。

不僅如此,交易金額也非常集中。我們注意到,復牌後淨賣出額最高的兩家營業部——湘財證券濟 南經十一路營業廳和濟南泉城路營業廳,在2007年3月6日之前大幅買入後,在當年9月13日開始的10個交易日內合計淨賣出額達到1.37億元,佔這一 段時期內ST金泰全部淨賣出總額的比例超過25%。

出現如此集中的鉅額買入,唯一可以解釋的是這些資金的聯合行動,這意味資金的背後有著緊密的聯繫,並存在主導者。否則,散戶不可能有如此一致集中的買賣行為。

並且,ST金泰因重組停牌前買入額最大的兩家營業部都是位於濟南,這也正是ST金泰公司所在地。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ST 金泰在2007年8月31日完成42個漲停板達到26.58元的最高價後,便開始了連續跌停,並持續走低。截至2008年11月25日的194個交易日 內,ST金泰跌到了2.35元,不到當時的1/11,跌幅為91.16%。參與ST金泰交易的其他中小投資者們損失慘重。

誰是罪魁禍首?恐怕是撒謊的ST金泰和那些藏在幕後的人。

A股“史上第一股”墜亡,連續42個漲停板,誰玩的最狠?

作 為一個主力操盤手,對一個項目的策劃和對一個項目大方向的把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目成敗與否,與主力操盤手的策劃和決策的正確性密切相關。每一個項目 策劃成立的前後,應不斷反覆推敲與論證:包括對以後可能出現的不可預測的風險及風險應對措施等,還包括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報告的論證,到資金的來 源;從資金的來源到合理、科學地安排資金的分佈。 然後,機構主力操盤手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對大勢和政策面進行詳盡的研究,進而對項目進行詳盡細緻的策劃,這樣,一個大的整體構思框架已經漸漸確立。該項目 大的框架一旦確立後,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改變。剩下的具體運作過程中,補血添肉、畫龍點睛的運作之筆應有操盤手或主力操盤手協助,根據市場上人氣狀況及局 部環境狀態靈活運作,努力使該項目在運作的過程中起到錦上添花、妙筆點睛的獨特功能。 這好比一座大廈的建設,先要作出詳細的施工圖紙,安排大廈的高度、結構及施工進度。大方向定住之後,無論如何施工,都必須以施工詳圖為依據,在真正的施工 過程中可能有一些靈活變通之處,但是絕對不能偏離大方向。作為主力操盤手也是這樣,在項目每一個細節的運作上,他應根據市場人氣狀況選擇對應的手段,在不 影響該項目大的運作框架下,力促將該手段發揮到淋漓盡致,以達到運作之目的。 比如在股價處於高位時,應充分調動市場人士的貪婪心理,打開他們的想象空間;在股價處於低位時,應該充分利用市場人士的恐懼心理,讓他們感覺到股價還有充 分的下跌空間,迫使他們交出廉價的籌碼。

莊家介入股票的時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1),股民們經歷漫長的熊市套牢的煎熬,看空市場的一切,心情極度悲觀,舍愛割痛,前景渺茫,紛紛拋出手中低廉的股票,此時莊家會乘機而入。

(2),莊家已調研得上市公司的業績或基本面出現了重大改觀 ,但是二級市場還沒有反應;或牛市初期,個股上漲已是情裡之中的事,個別莊家由於準備不足而踏空,而他便乘機發布目標股的利空消息,擾亂人心,影響投資人的操作計劃而錯誤地拋出股票,此時,莊家便大力吸籌。

(3),超跌反彈時入莊,此時往往表現為“遊莊“的短線行為。超跌就是跌幅較深,價格偏低,股價有上漲要求,入莊容易.

(4), 見底前入莊,即所謂主動買套的方法。這類莊家往往實力雄厚,對大市,個股有獨到的見解,是市場中的先知先覺者。

(5), 大市中途調整入市,此時散戶經不起莊家的兇狠的洗盤調整,常常拋出手中的股票,莊家便乘機吸籌。

(6),政策,法規較為寬鬆時入莊。我國股市顯著特點是“政策市”,股市中常出現“一管就死,一鬆就亂“的現象,所以,市場寬鬆時莊家愛介入,市場嚴的時候莊家觀望。

(7),新股上市時入莊。新股上市上擋無套牢盤,當日無漲跌幅限制,當日成交量較大,股價定位摸糊,大部分是主承銷商入駐。

主要是知道莊家介入股票的時機,作為素質教育,大體上正在我們不知道或者混亂之時,正是莊家活躍之時,我們要有個印象,如果學習領會透徹,就能與莊家同行共舞。

莊家在一隻股票裡,可以遇到各種炒股風格的人,技術派,基本面派,長線客,短線客,有趨勢投資者,套牢後不理不睬者等等,如何面對呢?

①,對服趨勢投資者,是毫無好辦法,只能用他們作為鎖倉的一員。

②,對套牢後不理不睬者,也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人,莊家喜歡。這些人幫助莊家鎖定了大部分籌碼,使莊家在底位有充足的資金縱橫馳騁。

③, 對基本面派,莊家也喜歡。因為莊家使用點雕蟲小技就把他拿下。莊家先與上市公司狼狽為奸,再將股價拉高後,讓你再看基本面變得光彩奪目,此時基本面派就會 蜂擁而上來接盤,等他們接完後公司基本面馬上就變臉,他們被迫在低位就將籌碼再還給莊家,但是莊家從基本面派身上賺的錢並不多,原因就是賺來的錢還要和上 市公司均分,因為人家不能給你白幫忙,否則下次就給你幫倒忙。

④,對待技術派也是比較好對付。他們一般喜歡做波段短線較多,他們有自認為 技 術高明的,什麼KDJ金叉、死叉,以及使用其他一些輔助技術指標等等,但莊家一般不看這個,莊家一般只盯著今天下多少單,在某些價位買了多少,大戶在什麼 價位進出多少,因為這些決定莊家明天該如何操作,有時候需要對技術派暫時挽留,以使活動籌碼少一些。假如發現短線遊資進來多了,也必須第二天不管怎樣都要 將他們趕出局,哪怕逆大盤而動,因為從這些短線客和遊資身上賺錢比較容易,他們持籌碼的時間短,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裡就能從他們身上賺錢.而賺套牢盤的 錢,你只能賺他一次的錢,,然後他就死不動了,莊家就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中間有時候長達幾年,賺基本面派的錢需要和上市公司均分。莊家對於短線客和遊 資的辦法是:

第一是逐步拉昇,這時候股價的技術指標就開始走好,技術派的人一看這誘人的技術指標,沒有不手癢的,這中間莊家就邊拉邊賣, 需 要控制的就是在頂背離之前將籌碼交給這些技術派手中,使他們看上去技術指標仍然沒有到頂,股價還有上漲空間,這時候第二天來個衝高回落,然後第三天猛然下 跌破位,技術派們基本上就開始交槍了,不用莊家來做,股價自然就往下走了,而莊家這隻狡猾的老狐狸,早已在牠設定好價位等候來檢便宜的果實。

第 二對服遊資更是這樣,上半段莊家來拉,虛晃一槍,遊資一看股價看漲,立即蜂擁而上,那下半段莊家就將部分籌碼交給他們,第二天莊家來個低開低走,遊資一看 勢頭不對,立即出逃,這時候莊家就要看看出逃的數量,並計算自己的成果,如果出逃數量足夠多,莊家下午就拉起,因為大部分短線客都走了,莊家就不需要支付 多少資金,就容易將股價拉起來,莊家在這兩天來回的差價最少是賺交易額的3%左右.

如果莊家發現遊資沒有走多少時,那就繼續向下砸,這就是不少散戶疑問的,為什麼我一賣就漲,一買就跌啊?因為你跟大部分人的行為是一致的。

我們應該如何識洗盤呢?

第一,洗盤必須是發生在新多主力建倉成本不遠處,一般將都在個股中期下跌趨勢完成後,新的上升通道產生的30%左右的上漲區域。

第二,洗盤必須是股價低於市場同期平均成本,股票價格低於同類股票平均值。幾乎97%以上的,平均價格在50元以上的高價股不要輕易幻想洗盤。這樣的高價股即使有主力也是呆不了多久的主力,它們隨時有逃跑的可能。

第三,通過換手率變化識別強莊股的洗盤。通常認為,換手不超過15%的前期下,應該握好、捂好過。像股本結構有所特異的中小板、創業板個股的換手率可以謹慎看高到20%左右。是否所有的超過這個警戒值的換手率股票都應該賣掉?不是的。必須看到價格和籌碼運動關係。如果一隻股票從底部不遠處啟動,而且離主力成本不遠的高換手,也就是超過15%的換手,反而應該堅定信心把籌碼捂好。


莊家洗盤過後,買點實戰操作

【圖4-31】金山開發(600679):該股經過長時間的下跌調整後,股價漸漸見底企穩。當股價上升到一定的幅度後,莊家開始主動洗盤,股價向下回落跌破了整理平臺中的最低點,並擊穿了30日均線的支撐,技術形態遭到了嚴重破壞。隨後股價漸漸企穩,一根放量上漲大陽線向上突破了均線的壓制,當天股價報收漲停板價位。此後股價出現一輪快速上漲行情,短期漲幅十分驚人。

A股“史上第一股”墜亡,連續42個漲停板,誰玩的最狠?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根上漲大陽線就是洗盤結束的標誌。在分析這根大陽線之前,必須對前面的洗盤動作有一個適當的瞭解。該股已經到了歷史底部區域,股價已經漸漸企穩回升,但總體升幅不大,此時可以排除莊家出貨的可能。在股價向下突破均線系統和整理平臺區域後,成交量並不大,回調幅度也不深,說明拋壓不大,因此這是莊家洗盤的可能性較大。當大陽線向上突破均線系統時,可以確定前面股價下跌就是一次洗盤動作,而這根大陽線反映出洗盤調整已經結束,後市將步入上漲行情,因此在當天可以大膽介入。

但有的投資者認為,這根大陽線並未突破前期整理平臺高點,擔心股價後市繼續陷入整理或下跌走勢,因而不敢貿然介入。這種判斷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為什麼這天股價不直接創出新高呢?但仔細想一想這是莊家故意所為,如果這是一根滯漲大陽線的話,此時莊家只要稍用一下力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突破前期高點,這樣豈不更好地吸引散戶入場嗎?因此這是莊家故意留給市場的一個懸念,給散戶更多的猜測,目的是讓最後一批散戶解套離場,以便日後更好地拉昇股價。因此在實盤操作中,激進的投資者遇到這種現象時應積極做多,穩健的投資者可以觀察第二天的盤面走勢,如果第二天股價向上創出新高時,可以大膽做多。

再看看洗盤結束後的大陽線盤面特徵:①出現在漲勢中;②股價重心向上,回調一般不會跌破大陽線開盤價;③成交量可大可小,但不會出現爆量;④起到空中加油作用,進一步拓展股價上升空間。應對這種大陽線的操作方法是:繼續持股,若大陽線開盤價被擊穿,應及時止損離場。

二是縮量之後再放量。有的莊家在洗盤時,將股價控制在相對狹窄的區域內反覆震盪整理。莊家放任股價隨波逐流,成交量跟前期相比明顯萎縮,某天成交量突然重新放大,表明沉睡的黑馬已開始甦醒,此時即可跟進做多。

三是回落後構築小平臺。均線系統由持續下行狀態轉為平走、再慢慢轉身向上運行,繼而形成多頭排列。洗盤都表現為股價向下調理,導致技術形態轉壞,均線系統發出賣出信號。但股價跌至一定位置後明顯受到支撐,每天收盤都在相近的位置,洗盤接近結束時,均線有抬頭跡象。

【圖4-32】美盛文化(002699):該股在2013年4月成功見底後,股價出現溫和放量回升。當股價回升到前期成交密集區域時,莊家借用該阻力位展開洗盤走勢,股價出現縮量回落,並一度擊穿30日均線的支撐,給盤面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很快,股價在6月17日出現放量上攻走勢,當日收出一根放量漲停大陽線,形成具有標誌性的K線。從成交量上分析,顯示有新的資金入場,說明洗盤整理結束,因此這是一個理想的買點。此後股價逐波上漲。

A股“史上第一股”墜亡,連續42個漲停板,誰玩的最狠?


一般來說,莊家喜愛的新股具有以下特徵:

行業是否獨特。新股大多屬概念式炒作,因而屬於朝陽行業的個股便成了主力是否介入的關鍵。特別是一批行業獨特、市場佔有率高的成長股迅速成為市場新貴。

關注發行中籤率和上市換手率。若中籤率低,表明市場看好的人眾多,莊家收集籌碼困難,此股無論有多好的題材,也難以有較佳的表現。

重點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的上市公司。由於這些地區上市公司較少,當地政府為樹立形象,也常會推出一些利好配合,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主力也樂於炒作此類股票,使少數民族概念股股性十分活躍。

關注量價關係。一般來說,有莊介入的個股上市當日都會保持低調,常常會出現高開低走的局面,甚至上市幾天內連創新低。

盤子適中。如果市場資金面不是很充裕,流通盤大於5 000萬股的個股常難有大的作為。

(三)如何判斷莊家入駐

莊家挑選新股有一定的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判斷莊家已經入駐呢?根據筆者多年的統計研究表明,以下條件應當關注。

(1)首日換手率高。一般來說,上市首日換手率應超過50%。換手越高,說明莊家介入的可能性越高,自後拉昇的高度可能會較高。若換手率較低,則說明籌碼惜售,不便於莊家建倉或控盤,上攻的空間會打折扣。當然,這裡還要區分有無多家機構爭搶籌碼,如有,則股票日後的表現會延期或打折扣。

(2)完成首個100%換手率時,股價有強勢表現。強莊在做新股時可能會採取連續拉昇的方法,這一般出現在上市首日股價定位不高的情形,上市首日定位適中,莊家採用連續拉昇的手法快速建倉。更多的莊家會選擇橫盤振盪來完成首個100%換手率,以完成建倉任務。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如圖9-12所示,魚躍醫療(002223)在2008年4月18日上市,由於當時處在大熊市之中,該股上市定位價格並不高,首日換手59.56%。熊市中莊家收集籌碼也較為容易,上市後3個交易日換手即達到了97.49%,第四個交易日100%換手之後收出長陽,莊家介入特徵明顯,在次日再次拉漲停。該股上市後雖處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但依然逆勢走出了一波行情。

(3)在大盤無憂時,新股中的莊股股價不會跌破上市首日的最低價。首日莊家如果大舉介入,後市必然會護盤,否則讓跟莊者拿到一大批比自己倉底貨還便宜的籌碼,那是莊家難以容忍的。偶爾跌破也是為了震倉,時間短,幅度淺(不超過10%)。若出現中期調整,反正市場上敢於買進的人會很少,莊家藉機打壓再補更低位的籌碼則又另當別論。

A股“史上第一股”墜亡,連續42個漲停板,誰玩的最狠?

圖9-12

A股“史上第一股”墜亡,連續42個漲停板,誰玩的最狠?

圖9-12

(4)上市首頁未經惡炒。近年來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的例子越來越多,從2008年的紫金礦業到2009年10月的創業板,上市首日都被惡炒,有的首日漲幅達到了200%以上。首日爆炒之後,必將留下大量的套牢盤,給莊家的介入製造了大量的麻煩。

例如,創業板上市首頁,比照招股價格,金亞科技收盤漲幅最高,達209.73%,南風股份收盤漲幅最小,為75.84%。按照算術平均看,2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達到106%,都達到了非理性的高度。創業板掛牌一週後,“套入”最深股票跌近五成,莊家自然避之唯恐不及。


我認為許多人失敗的原因不在看錯行情,看錯行情是交易的一部份,沒有人可以避免看錯,只要簡單問一個人他交易中每筆最大利潤是多少,每筆最大虧損是多少,就知道他是贏家還是輸家。

研究盤勢,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找尋交易機會。永遠將潛在利潤與風險做為做大考量,不要對中間的小虧損斤斤計較,整個交易系統才是你要放最多心思的地方。

每個人自己的操作系統也不同。由這個觀點,會出現一些情形:

1、有些點,你知道他還會漲,但並不適合進場,因為風報比不佳;

2、有些點,你並不知道他會漲或會跌,但仍可以進場,因為獲利可能很可觀;

3、別人買進的點,並不一定適合你進場;

4、你進場的點,別人也不一定適合進場;

5、所以別人認為會漲或跌,對你來說可能沒有意義。

如果,這個部份可以真正領悟弄懂,“穩定的績效“將不會再只是夢幻似的目標。“要成功必須跳脫猜行情階段”,你一定要領悟這句話的含意。任何技術分析、基本分析、求神問卜…,都是猜行情。換言之,當你花下所有時間在判斷行情走勢時,你幾乎無法成功。系統的建立就是在為交易創造一個對交易者有益的環境,每個想成功的人都應該有一個適合他自己的交易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