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在未來幾年應該如何發展?

Dawn-遠

渭南說實話這幾年變化很大,大在什麼地方,大在10年時間把城市規模擴大了一倍有餘。城市基建發展迅速,渭河都成了市內河。

新建經開區更是一大亮點


老城改造也不遜色

還有東原“天留山公園”

西原“桃花源”

但是,拋開這些繁榮的景象,渭南的發展後勁缺現的無力。一味地嚮往城鎮化缺忽略了民生領域發展,繁榮只是暫時的、表面的。除去基建、房地產貢獻的GDP,渭南還有什麼?

未來渭南需要一個定位,比如“工業城市”抑或“旅遊城市”等。但我看來渭南更需要把自己打造成“功業城市”,而不是現在發展的“旅遊業”,在搞身邊還有一座千年古都“西安”。

渭南基礎工業薄弱,弱地令人髮指,前些年一度聽說“烏克蘭”與中國合作大飛機在渭南考察建廠,雖不知道後來如何,但可以想象,如果成了對渭南發展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意義,工業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可以參考“鄭州富士康”對鄭州的意義。

未來的渭南西邊高新區應在高科技領域上,北邊經開區重心在工業領域,南邊在旅遊業上,東邊綜合發展,連接華州區。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各抒己見;不喜勿噴)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


斷眉哥

渭南,在古代的時候渭南這兩個字指的並不是某一個地區的名字,那麼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儼然的變為了現在的渭南以及渭南城區。那麼在之前渭南的臨渭區就是渭南的核心。在老城的西邊也就是現在渭南的小橋以西被稱為了新城。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濟上升,那麼渭南也是在一點點的變化中,雖然沒有預期的那麼好,但是點滴之間我們還是能看的見的。北面的北客站,渭河城市花園,仁和公園。桃花源,以及出現的新的城市地標,萬達,信達,桃園美莎,永輝超市,大型的購物中心,還有那渭南西火車站。老城城市改造,猶河水庫的治理等等。

那麼在立足自身產業優勢的時候我們還真的找不出渭南這個地方的優勢在哪裡。這裡的渭南不單單指的是渭南城區了。在渭北經開區的工業園,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企業。由少到多,鴻利鋼管,中墾乳業,中聯重工。渭化企業等等。大大小小好幾十家。不得不說改變還是有的。那麼真要是從就業上來說的話,那麼還是會讓你失望的。

我們不應該把目光放在現在,從遠大格局的趨勢去看,那麼在未來,渭南的發展還是比較有潛力的,這裡說是的比較有。隨著關中城市經濟圈的建設,那麼渭南也會隨之有所變化,首先就是房價會跟著上漲。這是逃不掉的。西安周邊交通規劃目前已經規劃到了臨潼範圍之內。緊挨著的閻良區,也會隨之發展起來。位於我們東邊的韓城市也會帶動起來。如果真的不追趕超前,渭南的以後很難說。為什麼,只要是在渭南生活過的人基本上都知道。

我們看問題千萬不能看表面。在經濟與房價上漲的今天,那麼渭南的房價變化是必然的。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群,而人群的定位和未來的發展模式卻依然停留在過去的模式中,求人辦事,關係圈子腐敗,各自安好的自我意識強烈。容不得別人說你什麼。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作風的改變有時候會引起一系列問題的處理。而問題的處理就會帶來很多的經濟效益。而有些地方就未必了。

如果要真的說渭南未來的發展如何,那麼在未來中的發展模式或者發展方向是什麼,這裡還真不好說。那麼我們就邊走邊看。或許答案真的會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改變總比不變好。

歡迎問題的討論,謝謝!!


渭南1號

渭南未來的發展需要有魄力的領導層描繪鴻圖,借厚重的文化資源把杜康酒.倉頡字.居易詩.十三戲打出去。噢,最重要的還是司馬祠和焚書檯的再保護.再打造,讓人來到渭南不光有華山的自然風光可賞,更有歷史古蹟懷幽,真正展現渭南人的“華山風骨,渭水襟懷″。


李巍-

應該建設集中,市裡空地太多,另外市容太差,特別是火車站周圍,亂建小房,前進路距火車站兩側(橋下面)的小房,應拆除,太影響市容了,應搞綠化,希望朋友們來韓城看一看,變化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