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孩子明明學習很勤奮,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我認為教育真正的公平,就應該是在大家都知道學習方法的情況下看個人的努力程度。

1

整體來說,學生只有三種類型:苦學無效型、學習無興趣無意願型、更高進階瓶頸期無法突破型。

所有學生成長中的問題,都可以從以上三種典型分類中找到百分百的成功案例。

根本不存在學習能力不足or不夠聰明這種結論,一切學習的根源在於學習意願和學習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為什麼我們孩子明明學習很勤奮,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耶魯大學的校長理查德·萊文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不要執念於分數甚至用分數去衡量你的孩子是否優秀、是否努力、是否值得被愛,這是大錯特錯的!而且你今天投射在孩子身上的期望和壓力會毀了你孩子的未來,也毀了你的未來。

2

那麼前言結束,我們接下來每週會分析一類學生或者是我們這裡的一位學生的轉型經歷來分析:

何為【反教育】?如何用好教育,而不是成為【中國式教育】的奴隸?

今天我們選擇了一條正確卻極其不易的道路,但我們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去實現!

為什麼我們孩子明明學習很勤奮,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3

案例分析1——苦學無效型學生

學生代表:毛同學,寧波鄞州區重點高中高三學生

毛同學原狀:

1.物理成績30分,班級倒數第三名,看到物理試卷就想撕掉

2.性格靦腆、不愛說話、缺乏自信

毛同學現狀:

1.班級前六名,所有作業第一個想做的就是物理,物理延伸到數學的跨學科進步

2.突然覺得自己變聰明瞭,願意主動和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分享

4

苦學無效型學生分析

特點:

1.學生本身學習的慾望很強,不甘於落後,認真學習,勤奮努力,刷大量習題,期待進步;

2.但因為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導致苦學無效,苦苦掙扎,痛苦不堪,甚至恐懼學習;

3.明明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達不到預期結果,懷疑自我懷疑人生,極度不自信。

客觀表象:

1.這類學生初中成績一般比較優異,性格比較內向,女生偏多;

2.他們學習很勤奮,不需要家長督促,對學習非常重視,成績也一直不錯;

3.但到了高中,同樣的努力付出卻達不到預期的結果,成績出現大幅度下滑,信心受到極大打擊,學得非常痛苦,可能會出現自暴自棄或者嚴重厭學現象。

為什麼我們孩子明明學習很勤奮,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背後原因:

1.初中的學科知識特點偏重記憶,對理解的要求不是很高,這類學生採用刷題的方式去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往往取得不錯的效果。他們以為這就是學習的方法;

2.但到了高中,他們發現同樣的方法卻不適用。在沒有對題目的深度理解下,刷的題目越多越痛苦,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甚至有撕掉試卷的衝動;

3.這是因為高中學習考察的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但這種能力這類學生在初中的學習中並沒有培養出來,所以到了高中自然出現不適應期;

4.這類學生一般心智比較高傲,初中的輝煌讓他們升入雲端,而高中的現狀讓他們墜入谷底。前後極大的反差讓他們極度想通過成績來證明自我,可現實是越想通過每一次的成績去證明自己,對自我要求越高,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往往越大。最後導致的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深陷這樣痛苦的泥潭無法自拔。

5

解決措施之心理上的疏導

1.首先我們要肯定“勤奮”在學習以及在整個人生中的重要性。

肯定他們的付出,認可他們的能力,排除他們的“自我懷疑”和“自卑”心理,不要覺得苦學無效很丟臉甚至覺得自己很笨,對自己能力的極度懷疑。

2.其次,釋放他們學習的壓力。

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方法比蠻力勤奮更重要,意識到學習不是一件那麼痛苦的事情,好的學習方法加上勤奮就能讓他們輕鬆愉快的學習,並在其中獲得學習的快樂。

為什麼我們孩子明明學習很勤奮,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我認為教育真正的公平,就應該是在大家都知道學習方法的情況下看個人的努力程度。

6

解決措施之學習上的百分百支持

(通往【學霸】之路)

1.首先,給他們提供一個相對輕鬆的學習環境。

老師和學生在兩個半獨立的教室,通過中間的一層玻璃來分隔空間。學生透過玻璃能看到老師背對學生而坐,學生能感到老師在場的一種威嚴感和安定感,保持師生之間的聯繫卻沒有壓迫感。

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或快或慢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在開課前10分鐘老師會把學習任務安排給學生),沒有緊迫感沒有壓力,能打開自己,解放自己,釋放思維能量,更容易接受知識。

為什麼我們孩子明明學習很勤奮,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2.其次,引導他們正確、輕鬆地學習、理解、運用。

教他們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絕不僅僅是為了考試為了分數。

這個環節,我們重視課本的迴歸。

教學生如何研讀課本?

怎麼利用課本學習?

特別注重課本里的哪些內容,重點怎麼抓?

要思考什麼?思考到什麼程度?

等等……

教學生認真研讀課本後,在通過與老師【說學】的環節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個過程越深入,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的就越明顯。這個【引導、互動】的過程會促使他們不斷去思考這個知識點究竟在講什麼。

我們的毛同學,當她深入課本知識的學習後,課後的習題以及之前同步作業本上的錯題就迎刃而解,無師自通了。而且這種方式學習方式給了學生極大的自信,因為她是通過自己對課本的學習和理解去學會知識的,而不是由於老師的厲害學會的。

3.再次,培養學生的“不放棄”精神,在學習和心理上陪伴他們走過最低谷。

有了好的學習方法還不夠,學生必須持之以恆。

要不斷運用這套方法,不僅運用在學習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以後工作之後,這套方法都是受益終身的!

碰到任何學習上的問題,碰到任何信心被打擊或者成績不理想、對自己不自信、要放棄的時候,老師都會引導你們重塑自我,找回自信,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為什麼我們孩子明明學習很勤奮,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4.最後,【分享】和【講解】才會將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翻轉課堂】的理念)

所學所想,只有通過分享、通過表達、通過教別人,才會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同時你不斷講解傳授給別人的時候,從別人那裡獲得的認可和讚許能成倍增強你的自信,這份自信將會讓你的未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