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魏會定下“子貴母死”的殘酷祖制?

生猛歷史

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年輕的時候,本可以開開心心的在北地放牧,可生不逢時啊,遇到了千年變局,漢家王朝衰落,五胡入中原。隨便的打了幾仗,沒想到竟然立國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本來處於氏族野蠻部落社會,一下子變成了封建王朝,縱然是開國皇帝,拓跋珪也麻了爪懵了


怎樣保證家天下,王位世代繼承?翻了翻史書,問了問漢家臣工,腦經一轉,離散部落,編戶齊民,子貴母死,殺妻立子

早期還是部落的時候,老拓跋家是和慕容家通婚,娶匈奴家女兒,還有什麼獨孤家,賀蘭傢什麼的,總之,誰孃舅家有本事,那就立誰的外甥,強母子立。比如拓跋珪的母親,就是賀蘭部首領家的閨女,拓跋立國,賀蘭家出力很大

說開國殺功也好,說卸磨殺驢也罷,國家和部落畢竟不一樣了,如外戚力量大,那鳩佔鵲巢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誰知道老婆是向著孃家還是向著婆家?前車之鑑,史書都寫著呢,那什麼三綱五常,出嫁從夫之類,在部落裡還沒市場呢

為了千秋萬代,離散部落,子貴母死,就是一很好選擇,雖然殘酷……

公元409年,賜死宣穆皇后,拓跋嗣登基,首開祖制


靈石蘊珠寶

自古以來,後宮女人一生中最大的目標無外乎母以子貴,最終兒子當上皇帝,自己也能舒舒服服的在後宮當“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BOSS——皇太后。以至於歷代王朝後宮,為生個或者領養個兒子,可謂費盡心機、各顯神通,後宮的殘酷爭鬥也由此而來。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時期,後宮中出現了“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的奇觀,甚至還有後妃將剛生下來的兒子偷偷溺死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北魏的開國君主,魏道武帝拓跋珪。《魏書·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傳》有載:“魏故事,後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太祖末年,後以舊法薨”。拓跋珪在立拓跋嗣為皇儲的同時,賜死了拓跋嗣的親生母親劉氏。原因也是簡單粗暴:“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拓跋珪告訴自己的兒子:(我之所以賜死我的老婆)就是為了效仿漢武帝立昭帝殺其親母鉤弋夫人的做法。主少國疑,為防止後宮外戚串聯干政(你的母親必須死)。這殘酷勁兒也是沒誰了。
從此以後,“子貴母死”成為了北魏後宮的一道不成文規定。即使親子再如何痛苦難過,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母親被賜死。“初,帝(明元帝拓跋嗣)母劉貴人賜死。帝素純孝,哀泣不能自勝,太祖怒之。帝還宮,哀不自止,日夜號泣。”自己的母親活的好好的,因為自己(不幸)被選為太子,就要被賜死,只要是個正常人就不可能接受的了。拓跋嗣作為一個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大好青年,天天嚎哭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把親爹都哭怒了。後來還因為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出逃過一陣子。當然後來還是被找回來了,回來以後,繼續日夜哭泣。估計心理陰影面積也小不了。
即使這樣,他的兒子太武帝也沒有避免這樣的悲劇。
《魏書·世祖紀下》有載:“帝(太武帝)生不逮密太后,及有所識,言則悲拗,哀感旁人,太宗聞而嘉嘆。”太武帝比自己的父親明元帝還慘,在嬰幼兒時期就被抱離母親身邊,由乳母餵養長大,見親生母親一面都很難。最後,在被立為太子前兩年,就去世了。可以想見,如果太武帝的母親能多活兩年,也照樣避免不了被賜死的命運。
從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開始,到世宗宣武帝元恪,歷任7朝帝王,“立子殺母”的制度一直堅持在後宮女人“聞之色變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它的本意是為加強皇權,防止后妃外戚干政,以此來為年幼的儲君掃清障礙。
但是,這種做法畢竟泯滅了人性,因此在宣武帝時,他將自己的二兒子元詡(肅宗孝明帝)立為太子後,皇后胡氏卻未被賜死。《魏書·宣武靈皇后胡氏傳》謂:“即誕肅宗,進為充華殯。……及肅宗踐柞,尊後為皇太妃,後尊為皇太后。”成為了打破北魏“子貴母死”魔咒的第一人。
只是很可惜,胡皇后辜負了丈夫宣武帝和兒子孝明帝對她的信任。她在成為太后以後,就開始干涉朝政,逼奸自己的小叔子清河王,最後還聯合朝臣鴆殺了親兒子孝明帝。也許宣武帝在九泉之下,已經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參考文獻
張雲華 《北魏後宮子貴母死制補論》
李憑 《北魏子貴母死故事考述》
李婷婷 《北魏子貴母死制度》
宋晨靜 《淺析北魏前期立子殺母與太后干政的並行發展》

歷史研習社

在古代的宮廷中都是講究“母以子貴”,只要生下一皇子,母親的身份就會提高很多,如果皇子被立為太子,那身份就更加珍貴了。在後宮中的嬪妃們,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當上太子,眾多嬪妃之間都進行著你死我活的明爭暗鬥。若兒子當上皇位繼承人,那嬪妃的地位必然迅速提高權傾天下,成為令人羨慕的皇后、太后。如,呂后、武則天、慈禧等。

但是在北魏時期卻有些不一樣,有的嬪妃並不願意生皇子被立為太子,因為她們不但不能母憑子貴,而且還會因此惹來殺身之禍,妃嬪們“相與祈祝,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在北魏的法律裡有一條很嚴格的制度:立某皇后或嬪妃的兒子為太子後,即賜太子母親自盡。這一制度叫做“立子殺母”,從道武帝開始,凡是兒子被立為儲君的嬪妃都要賜死,並且此制實行了七代,歷一個世紀之久。

這樣的做法始於漢武帝。漢武帝年事已高,想要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但是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正值盛年,經歷過漢初呂后事件,擔心鉤戈夫人專政的局面,便下令將其處死。

北魏建立後,由於是鮮卑少數民族,尚未確立一套父子傳承的嫡庶長幼繼承製度,儲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依賴於母族的強大,所謂“母強子立”。在道武帝時,由“母強子立”到了“立子殺母”才有所改變。

到了宣武帝元恪時期,宣武帝篤信佛教,不忍殺生,“立皇子詡,始不殺其母”,“子貴母死”終於被取消。立子殺母的舊制雖然換得了北魏穩定的君位傳承秩序,促進了拓跋部的穩定和發展,但卻是由犧牲無辜的母親換來的。


躁靜有徒

北魏實施的這一項殘酷的皇位繼承製度,既有深刻的歷史原因,也有北魏當時的現實訴求。

(拓跋珪)

先說歷史原因,自從秦始皇稱帝,確立皇權制度,把皇權變成世上最絕對最無邊的權力以來,一方面,普天之下都在覬覦皇權,另一方便,皇權又在想盡辦法防範別人的覬覦。對於皇帝來說,保護皇權制度,保障皇權的延續,就成了國家第一重要的事情。

從秦始皇開始,到劉邦建立漢朝,能對皇權構成挑戰的,除了農民起義及諸侯造反這些外部因素外,還有來自內部的因素,也就是皇帝身邊的因素。比如外戚、宦官、權臣、後宮。這幾種影響皇權的因素中,外戚、宦官、權臣都好防範,只有後宮不好防範。尤其是太后對皇權的染指,因為,太后是皇帝的母親。一方面,封建道德要求皇帝要絕對孝順自己的母親;另一方面,又要維護皇權的絕對權威,太后不能干涉皇權。這就要求作為太后的,要有自覺性。然而,權力是春藥,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有著強大的權力慾。所以,太后在權力面前很難自覺。

漢朝從第二代皇帝劉盈開始,劉盈母親呂后就開始干政,並且掀起了驚濤駭浪。漢武帝作為漢朝最有遠見卓識的皇帝之一,他非常明白太后干政,對皇權有怎樣的損傷。因此,漢武帝在立儲的時候,就做出了“立子殺母”,也就是“子貴母死”這一殘酷的違揹人倫的制度。漢武帝的目的,就是要杜絕太后(後宮)干政這一現象。

不過,這一制度實在太過殘忍,因此,在整個漢民族的朝代中,就只實施過漢武帝這一例,漢武帝之後便行廢除,後世再也沒有這樣搞過。

(漢武帝)

但道武帝拓跋珪在建立北魏以後,卻又把這一殘忍的制度重拾起來。道武帝之所以這樣做,有他的現實訴求。這個現實訴求,就是道武帝在建立北魏的過程中,作為母族的賀蘭氏,作為妻族的獨孤氏和作為祖母族的慕容氏,給予了他極大的幫助。可以說,沒有這些部落的幫助,拓跋珪也把北魏建不起來。

但是,這些部落幫助了拓跋珪,也就必然要染指權力。拓跋珪在建立了封建王朝以後,就要保證作為封建王朝皇權的絕對性和權威性,因此,他在這種情況下開始打擊清理這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他這種做法,相當於劉邦的殺功臣。不過,他殺的都是自己的親人,比劉邦更殘忍,更不能讓人接受。

拓跋珪不但要清理母族、妻族、祖母族,讓自己的皇權保持絕對的權威,他還要清理太子的這些後宮,讓皇權得以延續。於是,便出現了他從漢武帝那裡借來的“子貴母死”,並確立為制度。

拓跋珪建立的這一項制度,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子貴母死”)

首先,他本人就實在自己建立的這個制度上。當拓跋珪殺死了太子拓跋嗣的母親劉貴人,並向拓跋嗣說明這一制度的時候,拓跋嗣卻痛哭不止,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悲傷,最後甚至逃跑。拓跋嗣逃跑後,拓跋珪決定改立另一個兒子拓跋紹為太子。但當他決定賜死拓跋紹的母親時,拓跋紹一怒之下,把他爹拓跋珪給殺了。

其次,拓跋珪建立的這項制度,助長了北魏宮廷中的殺伐戾氣。從拓跋珪開始,後來的皇帝、後宮,乃至朝臣,為了追逐權力,常常把殺戮當作家常便飯,讓這個國家充滿了太多的血腥。

第三,因為太子的母親總是被賜死,弔詭的是,北魏一個沒有子嗣的馮太后,卻成了北魏長期干政的後宮。更弔詭的是,當最後,由北魏宣武帝取消“子貴母死”制度的時候,受“子貴母死”壓抑太深的北魏後宮,竟然又出現一個胡太后,而正是這個胡太后的亂政,成為了北魏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生全精彩歷史

“子貴母死”的事例最早見於漢武帝時期,劉徹欲立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為帝,擔心太后干政,彌留之際殺了劉弗陵生母鉤弋夫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將“子貴母死”上升到了制度層面,在立兒子拓跋嗣為太子時,將其母劉貴人賜死,以昔日漢武帝立劉弗陵殺鉤弋夫人事件教育兒子,自古少主母壯,多有太后、外戚干政,為了拓跋氏的江山,自己只好向漢武帝學習,為兒子掃清障礙。

自此,“子貴母死”的制度在北魏沿用下去,北魏後宮一時人心惶惶,眾后妃皆想方設法避孕,即使懷孕也在祈禱生個女孩,成為歷史上罕見的奇觀。那麼道武帝何以會選擇這麼一條矯枉過正的制度呢?

一避免后妃亂政

鮮卑族在建立政權前是遊牧民族,處於氏族社會向奴隸制過渡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高,鮮卑族中曾經有將婦女比喻成天女的神話,其地位可見一斑,在鮮卑政權早期皇后對王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漢人王朝還常有太后干政,何況有點女權意識的鮮卑政權呢,鑑於此道武帝設立子貴母死的制度,來避免皇帝無能,后妃弄權誤國情況出現。

二避免外戚部落威脅皇權

后妃的背後多是外戚部落,對鮮卑政權具有很大的威脅。拓跋政權仍處於部落聯盟時期,首領娶妃基本都是是兩個部落的聯姻,以此維持部落之間的聯盟。當時鮮卑政權沒有立嗣的明確規則,一般皆由母親家族部落勢力強的子嗣繼承,也就是說誰舅家厲害,就可以在舅家勢力扶植下當皇帝。當初道武帝就是靠著母族賀蘭家族和妻族獨孤家的支持,才能從顛沛流離的亡國奴成為一代帝王。

因而,帝王的母族和妻族就很容易操控鮮卑政權,為了自己王權的穩固,鏟去幹政外戚勢力,“子貴母死”的制度便應運而生。

拓跋珪為了將自己的基業能夠穩穩的交到子孫手中,創立了子貴母死的制度,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這個制度死在了自己兒子手中。


史論縱橫

先講下北魏的基本情況。

北魏是鮮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在還沒入主中原前,其繼承人的冊立往往依賴於母親一族的權力的大小。



其實,這點並不難理解,在中國古代,一個家族的壯大和制衡往往都是通過聯姻來實現的,就婚姻充滿了政治性。因而假如母系家族勢力過於龐大,會導致這麼情況呢?因為感情本來就是政治性的,因此冊立的皇子,會被母系家族所左右影響,建立起一個傀儡皇帝出來,導致外戚專權,嚴重一點甚至導致王朝更迭,這是歷朝歷代所嚴加防範的。



而北魏還沒建國前卻是以“母強子貴”設置的儲君,有強大的母系家族作支撐,一旦出現上面的問題,後果不敢想象!於是這種“母強子貴”的體制到了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繼位就廢止了。



後面就改為“子貴母死”的政策,為了起到威懾作用,道武帝就賜死了當時太子拓跋嗣的母親劉貴人,惹得年少的太子嚎啕大哭不止。見此,道武帝解釋,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以後婦人專權,外戚干政,你要把這種方法繼承下去。聞言,旁邊的大臣也連忙稱是,說古代的聖明君主都是這麼做的。



其實這位大臣指的聖明君主就是漢武帝。當年,年事已高的漢武帝想要冊立鉤戈夫人所生皇子劉弗陵為太子,可又擔心自己死後皇帝年幼,太后容易把持朝政,就為了穩固皇權,狠下決心賜死了年輕貌美的鉤戈夫人,以絕後患。



有了這樣的先例,子貴母死就作為一種制度祖傳了下來,還規定歷代帝王必須遵守,可這樣卻苦了生下皇子的妃嬪們。但是,所謂物極必反,這樣的極端手段卻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

小皇帝生母賜死後,總得有其他女性照顧,於是北魏就出現罕見的三位皇后並存的奇怪現象。第一位不用說是其生母,因為雖然被賜死了,但死後還是要被追封為皇太后的;第二位則為養母,畢竟有養育之恩;第三位就有點神奇了,在前朝鑄造金人成功被選為皇后的人到了後一朝,依然能夠被尊為皇太后。



在這樣的制度下,後兩位太后依然擁有左右朝政的權力,因此,這種作用的初衷就大大的削落了效果。後來,到了北魏第八位皇帝宣武帝時,因為篤信佛教,不忍殺生,就斷然的廢止了這一項祖制。但仁慈的宣武帝可能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做法反而是加快了王朝的衰落和滅亡!

這就是宣武帝因不忍殺害生了太子的胡皇后,但其又死的過早,導致當時即位的孝明帝只有六歲,不諳世事。於是太后胡氏就理所當然的垂簾聽政,獨攬大權。又耗巨資開鑿石窟,興建佛寺,極好奢靡之風,還重用佞層,豢養情夫,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其直接結果導致了北魏的分裂。



孝明帝及長,開始覺得再這麼玩下去,朝廷遲早會被其玩死,就想方設法重掌政權。然並卵,此時的胡太后已經經營數年,根基穩厚,親信遍佈朝野內外,孱弱的孝明帝根本就玩不過她。玩到最後,可能胡太后覺得自己這個兒子也忒不懂事了點,就聯合親信一起下毒毒死了孝明帝。消息傳出,天下輿論皆譁,按照歷史的慣例,這個時候必定會有人打著勤王之類的藉口起兵造反。果不其然,當時的大都督爾朱榮趁機興兵作亂,打入首都洛陽。



深感大勢已去的胡太后就一路逃跑,並將剛剛扶立的三歲小皇帝溺死在黃河裡,並殺了陪行的兩千多名臣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河陰之變”。事後不久,歷經一百七十於年的北魏王朝氣運已近,並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


鹿遙知林深

最初“子貴母死”出自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因巫蠱案,逼死立太子劉據和他母親衛子夫後,準備立劉弗陵為太子,但漢武帝一朝,外戚強盛,如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等,他覺得主少母壯,容易再次發生呂后之事,於是殺掉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趙婕妤。

後來到了北魏時期,北魏統治者最頂層除了皇族拓跋氏,還有幾個大家族,如賀蘭氏等,與皇族通婚的都是這幾個大族,所以外戚勢力強大。於是從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就開始奉行“子貴母死,殺母立子”這一制度。

拓跋珪要立拓跋嗣當太子前,就把他母親劉貴妃賜死了,結果太子拓跋嗣嚇得逃跑了。拓跋嗣跑了之後,拓跋珪準備立另一個兒子清河王拓跋紹,但拓跋紹之母為他最寵愛的賀蘭氏,一時不忍心下手,先把她囚禁了起來。賀蘭氏不甘心坐以待斃,聯絡十六歲的兒子拓跋紹,拓跋紹一聽大怒,連夜闖進皇宮,將睡夢中的父親拓跋珪刺死。

拓跋珪死後,逃跑的拓跋嗣回到國都,奪得大權登基為北魏明元帝,他是“殺母立子”的受害者,但他也遵從了這個規矩,立拓跋燾時,將他的母親皇后杜氏賜死,拓跋燾繼位為太武帝后後又將太子拓跋晃的母親賀皇后賜死,北魏後來的皇帝基本都沿襲了這一制度,直到北魏孝明帝元詡,他母親胡皇后沒被賜死,成了胡太后之後臨朝聽政,後期統治昏庸,引發爾朱榮之亂,直接導致了北魏滅國。

有關北魏的史書中,“殺母立子”簡直觸目驚心:

“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後生明元……後以舊法薨;
明元密皇后杜氏,……生太武……泰常五年薨;
太武敬哀皇后賀氏,……生景穆,神麚元年薨;
景穆恭皇后鬱久閭氏,……生文成皇帝而薨;
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獻文,……依故事……薨;
獻文思皇后李氏,……生孝文帝,皇興三年薨;
孝文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後依舊制薨;
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後生宣武……暴薨。”

其實到了清朝咸豐帝也差一點“殺母立子”。

咸豐有兩個兒子,但次子一出生就死了,只有載淳長大成人(即後來的同治),他被立為太子時,肅順等大臣擔心他母親那拉氏(即後來的慈禧)家族葉赫部勢力龐大,將來會恃勢專權,勸咸豐殺掉她,咸豐猶豫不決,後來臨終時給了皇鈕鈷祿氏(慈安)一道密詔,若那拉氏真有越軌行為,即可立即賜死,以絕後患。咸豐死後,那拉氏坐大,終成一代太后慈禧。


漁樵侃史

其實,子貴母死這種制度是漢武帝立下的。其出發點就是防止後宮亂政,出現母壯子弱,皇權旁落的局面。這也是統治階級殘忍的一面,一方面用儒家思想來規矩人們的言行,另一方面為了皇權可不擇手段。但是這種做法太不人道,所以漢武帝之後這個制度就取消了。


而到了北魏,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又把這項制度重新沿用起來。拓跋珪殺了太子拓跋嗣的生母,太子得知此時,悲泣不已,一怒之下離家出走,畢竟殺母之仇難以承受。拓跋珪想另立一個新太子,這時想到了拓跋紹,但是還沒等他殺拓跋紹的母親賀蘭氏,就被拓跋紹給反殺了。

後來,拓跋嗣聽說拓跋珪死了拓跋紹想要篡權,心想自己的母親不能白死,於是回城,得到了擁護。後來,拓跋嗣殺拓跋紹和他的生母賀蘭氏。但是,北魏一朝,還是被太厚篡了權。一個馮太后,一個胡太后,真是逆境生存,物競天擇啊!



那麼最初拓跋珪為何要復辟這種殘忍的規則呢?拓跋珪是靠自己的母親賀蘭氏拉著出逃,後來又在其家族的幫助下奪取政權的。所以,他深知母壯子弱這種情況是多容易大權旁落。所以,他才重新啟用了這項殘忍的制度。


歷史密探

北魏後宮制度中有其他朝代罕見的內容,子貴母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魏書·皇后傳》的史臣曰有這樣的文字:

鉤弋年稚子幼,漢武所以行權,魏世遂為常制。子貴母死,矯枉之義,不亦過哉!高祖終革其失,良有以也。

史臣因為這一制度的野蠻殘酷,特為提出,並且深致譴責。

《魏書·太宗紀》裡敘述太宗(明元帝)之母劉貴人被賜死的時候,太祖(道武帝)在對他提及理由時說:

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

(《魏書》修訂本)

但是《魏書·皇后傳·道武劉皇后傳》中卻將這個做法稱為“魏故事”、“(劉皇)後以舊法薨”。

拓跋舊法中未見明確的子貴母死的記載,這一點後世史家中明察秋毫者比如趙翼就已經發現,但是沒有深入探討、

直到田餘慶教授在《拓跋史探》中指出這和北魏(包括其前身)的舊俗中存在包括神元帝力微手刃妻子竇皇后的系列故事,才從歷史的迷霧中發現子貴母死的草蛇灰線。

質言之,繼承人之母很可能就是聯姻的其他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女子,一旦成為“太后”有可能因為親情關係危及拓跋部的生死存亡。

打個未必恰當的比喻,孫尚香如果在劉備死後成了蜀漢的太后,蜀漢或許就面臨東吳的巨大威脅,面對這種局面,文明程度還相對落後的拓跋部領導人選擇了最為殘酷也最為直接的解決方案。

回顧之前道武帝創業過程中的浴血百戰,基本上都是與拓跋家族世代聯姻的外家部落,例如其妻子獨孤家族(劉氏)、母族賀蘭家族(賀氏)和祖母族慕容家族。

愛恨情仇,相愛相殺,外家部落和強勢的后妃給拓跋家族帶來的災難困擾造成的血的教訓,是道武帝選擇這種殘酷方式的主要原因。


談古論金

在封建社會中有一種家天下的思維模式,歷史上外戚干政的事件多如牛毛,後宮女人們要依靠自己母家力量在殘酷的皇位繼承人大戰中獲得勝利,而一旦勝利後,又要依靠自己母家的勢力穩定局勢,但是母家羽翼豐滿後,飛揚跋扈,又會對未來的皇帝的各種舉措產生掣肘和阻礙,甚至對帝國的皇位產生威脅。於是一幕幕殘酷的權力爭奪戰又開始,有時候甚至殘酷到進行大規模的殺害,比如劉邦的皇后呂雉在劉邦死後,大權獨攬,殺害了眾多宗室,可謂風光至極,但是呂雉死後,呂氏家族中的人,無論男女老少,一律處死。

而北魏政權定下“子貴母死”的祖制,其目的也就是為了防止後宮干政的混亂局面的發生。當時道武帝拓跋珪就受到了母族一派、祖母族一派,妻子族一派的掣肘,無法開展的自己宏圖大業,後來雖然經過努力,用戰爭手段強制離散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但是對外戚干政的恐懼感和厭惡感已經深入他的內心,從北魏道武帝開始,“子貴母死”了北魏時代的慣例。

“子貴母死”雖然可以避免一時的矛盾,但是解決不了根本,因為雖然新任皇帝沒有了母家的實力,但是還有名義上的異母太后勢力的干預,“子貴母死”後來也被利用成為了打擊政敵的手段。

事實上,最早進行這一嘗試的是漢武帝,晚年立好幼子為皇位繼承人後,他就誅殺其母鉤弋夫人,防止其在兒子即位後為所欲為,禍亂朝政,但是他千算萬算也算不到,最後是其母親家族一方的霍光把持朝政,後被漢武帝曾孫漢宣帝滅族,才將帝國的局勢穩定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