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和阿忆

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县里纺织公司的车间主任。下岗后,妈妈就组织姊妹们开了一家服装厂,主要经营韩国服装来料加工。由于县里小型服装厂很多,厂子效益也不好,最大的困难就是招工难。

阿丽、阿忆她们这一批是从山区招工来的。来的时候都还是孩子,甚至有一些还改了年龄。

阿忆聪明伶俐,姑娘也长的漂亮,还很机灵。阿丽梳着马尾辫,青涩的目光里总是透着坚毅。进厂后,妈妈亲自带她们,生活、技术都照顾的细致入微。

妈妈把第一个月工资递给她俩时,她俩手都颤抖了。阿丽说,在家里女孩子手里从来没有个百元。与阿忆不同的是,阿丽只拿走了一张,剩下的让妈妈给她存着。

阿忆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买了从未用过的卫生巾和化妆品。

阿忆和阿丽学东西很快,技术越来越好。出徒后就各自成了班长。按照招工约定,出徒后要在厂里再干满一年。

第一年过年回来,阿忆觉得县城太小了,想去大城市了。阿丽不想走,也劝说阿忆别走。阿丽的技术越来越好,所有的工序都会了。而阿忆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安心工作了。

阿忆终于在夏天的时候不辞而别了。阿丽一直在厂里干着,工资越来越高。

第二年放年假的时候,妈妈给阿丽她们这些孩子开会:你们这群孩子,来的时候还小,我一直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姑娘,吃、穿、住我都尽力了,你们现在技术也不错了,可以出去闯了。但来年阿姨希望还能见到你们。

会后妈妈还是让阿丽给阿忆捎去了未领的半个月工资。

第三年就回来几个工人,阿丽还是回来了。阿丽还是任劳任怨的工作着。工厂的效益反而没有多差。

第四年的时候,阿丽过完年就没再回来。阿丽给妈妈打电话,不说话,就一直在电话里哭。

妈妈说,阿丽,别哭了。阿姨理解你。

后来妈妈知道阿丽的爸爸让阿丽回家嫁人,嫁人后,男人又出去打工,阿丽就自己在家种十亩地。

阿丽每年过节都会给妈妈打电话,倒是这几年就不再打电话了。妈妈还是每年往乡里给她寄些衣物。

意料之外的是,今年过年的时候,阿丽一家驱车来给我妈拜年。

阿丽开着车,她男人下车的时候,妈妈惊住了。阿丽的男人只有一条腿。阿丽说,一直没脸回来见您。我男人打工砸伤了腿,家里就我一个人干活,还要伺候他和孩子。

这几年好了,地里的活包出去了。她和男人在当地做粗布衣服,经营的不错。

阿丽说,阿姨,丽丽没给你丢脸。这是第一个月的那一百元,我一直藏着。

说着,阿丽掏出来一个塑料袋包的一百元。泪水就在阿丽眼里打转。

据阿丽说,后来阿忆去了青岛即墨一家工厂。由于技术也不过硬,干了几个月就去了南方打工。前几年阿忆入了传销,家里亲戚的钱都借遍了。如今还一个人在外面飘着。

他们走后,妈妈却一直念叨着,都是我的孩子啊,早知道就不带她们出来了。

阿丽和阿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