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和阿憶

媽媽年輕的時候是縣裡紡織公司的車間主任。下崗後,媽媽就組織姊妹們開了一家服裝廠,主要經營韓國服裝來料加工。由於縣裡小型服裝廠很多,廠子效益也不好,最大的困難就是招工難。

阿麗、阿憶她們這一批是從山區招工來的。來的時候都還是孩子,甚至有一些還改了年齡。

阿憶聰明伶俐,姑娘也長的漂亮,還很機靈。阿麗梳著馬尾辮,青澀的目光裡總是透著堅毅。進廠後,媽媽親自帶她們,生活、技術都照顧的細緻入微。

媽媽把第一個月工資遞給她倆時,她倆手都顫抖了。阿麗說,在家裡女孩子手裡從來沒有個百元。與阿憶不同的是,阿麗只拿走了一張,剩下的讓媽媽給她存著。

阿憶用第一個月的工資給自己買了從未用過的衛生巾和化妝品。

阿憶和阿麗學東西很快,技術越來越好。出徒後就各自成了班長。按照招工約定,出徒後要在廠裡再幹滿一年。

第一年過年回來,阿憶覺得縣城太小了,想去大城市了。阿麗不想走,也勸說阿憶別走。阿麗的技術越來越好,所有的工序都會了。而阿憶身在曹營心在漢,不能安心工作了。

阿憶終於在夏天的時候不辭而別了。阿麗一直在廠裡幹著,工資越來越高。

第二年放年假的時候,媽媽給阿麗她們這些孩子開會:你們這群孩子,來的時候還小,我一直把你們當做自己的姑娘,吃、穿、住我都盡力了,你們現在技術也不錯了,可以出去闖了。但來年阿姨希望還能見到你們。

會後媽媽還是讓阿麗給阿憶捎去了未領的半個月工資。

第三年就回來幾個工人,阿麗還是回來了。阿麗還是任勞任怨的工作著。工廠的效益反而沒有多差。

第四年的時候,阿麗過完年就沒再回來。阿麗給媽媽打電話,不說話,就一直在電話裡哭。

媽媽說,阿麗,別哭了。阿姨理解你。

後來媽媽知道阿麗的爸爸讓阿麗回家嫁人,嫁人後,男人又出去打工,阿麗就自己在家種十畝地。

阿麗每年過節都會給媽媽打電話,倒是這幾年就不再打電話了。媽媽還是每年往鄉里給她寄些衣物。

意料之外的是,今年過年的時候,阿麗一家驅車來給我媽拜年。

阿麗開著車,她男人下車的時候,媽媽驚住了。阿麗的男人只有一條腿。阿麗說,一直沒臉回來見您。我男人打工砸傷了腿,家裡就我一個人幹活,還要伺候他和孩子。

這幾年好了,地裡的活包出去了。她和男人在當地做粗布衣服,經營的不錯。

阿麗說,阿姨,麗麗沒給你丟臉。這是第一個月的那一百元,我一直藏著。

說著,阿麗掏出來一個塑料袋包的一百元。淚水就在阿麗眼裡打轉。

據阿麗說,後來阿憶去了青島即墨一家工廠。由於技術也不過硬,幹了幾個月就去了南方打工。前幾年阿憶入了傳銷,家裡親戚的錢都借遍了。如今還一個人在外面飄著。

他們走後,媽媽卻一直唸叨著,都是我的孩子啊,早知道就不帶她們出來了。

阿麗和阿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