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北上广深还是家乡小城?

上帝在建造城市的时候,为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件礼物。礼物就藏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可能礼物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其他的东西。有人很快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礼物于是他留了下来;有人没有找到礼物就丧气着放弃了;还有人觉得礼物不在这里,于是辗转于一个又一个的城市中;当然还有人还在一直坚持寻找着。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期而来,许多即将毕业离开校园的学子这段日子里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我是应该去北上广深呢,还是回自己家乡呢?


尽管近几年来很流行“逃离北上广深”,但实际上仍然想要在北上广深生活的年轻人还在以两倍速度的增长,北上广深的人口吸引强势地位依然在加剧,大城市依然是年轻人“追梦”的首选之地。先来看一组数据:

毕业季,北上广深还是家乡小城?

如表所示,一线城市企业招聘量依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北上广深排在全国企业招聘量城市前四,而新一线城市如成都、武汉、重庆也位列前十。城市招聘活跃度升高,一线城市高额的收入、良好的文化建设、公共设施吸引着广大为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大发展舞台的年轻人。

毕业季,北上广深还是家乡小城?

此外,2018年一季度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迅速扩张,劳动力需求不断上涨。北京在企业招聘热门城市中排名第一,深圳排名第二。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也纷纷放出大学生落户等政策大招吸引人才,使得招聘和求职活跃度大大提高。


北上广深的消费高,房价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大城市几乎集中了全中国最好的资源,教育、医疗、政治、金融等等,为相当一部分人提供了可观的收入和机会。年薪百万,是很多小城市人眼中的天价,而在北上广,它却是可以追逐的合理数字。太多没有退路的年轻人愿意放手一搏,因为不在一线城市,可能他们就需要回到闭塞的深山老家,或者不甘于平平淡淡的人生他们更愿意为了一个可能性而披荆斩棘。

毕业季,北上广深还是家乡小城?

而家乡小城并不会存在高压残酷的竞争规则,相对而言的是均衡的物价,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归属感,买得起的房子,以及来自家庭支持的各种人脉关系。但缺憾也如影随形,留在小城市意味着要错过大城市的繁华,也要接受收入的不平等,同样的一份工作大城市和小城市给出的薪水可能永远无法一致。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座北上广深,但也淌着小桥流水。可是生活从来不是靠想象,一线城市里不是到处都有沥沥细雨就能冲刷出来的奢靡,而小城市里也不是永远代表着平平淡淡和简单安宁。对于刚刚走出学校的学生而言,不妨多参考以下建议:

1、多看产业的分布,少看城市的规模

事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看产业的分布,而不是城市的大小。这就是为什么一直提倡做什么事都需要有规划的原因。在纠结要去哪个城市发展前,不如先好好了解自己的想要从事的行业。一些行业确实是在大城市发展更好,比如说传媒行业,理所应当一线城市能够供给的资源最好。但还有不少行业,本身的利润和要求并不能适应大城市的发展。所以必须要跟着自己规划的方向走,适合自己就业的产业布局在哪里,去哪里会变得更合理。

毕业季,北上广深还是家乡小城?

2、多在意学习积累,少在意起步薪水

刚刚毕业的学生可能刚踏出校门就要面临社会的第一道迷障。有公司跟你空谈理想可开出的工资却少得可怜;也有公司能够开出你相对满意的报酬,但是工作内容却枯燥学不到东西,这些情况应该试着学会避开。不管身处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在工作中是否能学习前辈的经验知识,潜在收益的周期长短,得到的报酬能不能养活自己,都应该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首要考虑的内容,当社会体现出被物化的一面时,在浮躁中能静下心来积累会变得更加重要。

毕业季,北上广深还是家乡小城?

3、多思考存在的价值,少抱怨人生的处境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对工作、居住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在选择时应该多思考多做考虑,这个地方是否适合自己,我能给自己多少准备时间,在多长时间内我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两手空空的去到北上广深,为的其实仅仅是留在一线大城市难以言状的“情怀”。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不过是千万外来人口中的其中一个,仅凭借想象中闯劲是很难在城市中立足的,当所有激情澎湃都要为生活中琐碎的房租水电买单时,难免会梦想破碎迷失在城市里。


想要了解自考、成考、网教等学历提升问题,请关注我~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留言和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