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志愿填报策略:孩子高考之前,做好这几件事是关键

2018志愿填报策略:孩子高考之前,做好这几件事是关键

距离2018年高考,还有21天!近期,不少咨询志愿填报的家长,一上来就问,预估500分,有什么好的院校和专业可以推荐?请大家原谅,我不想刻舟求剑,所以没有任何推荐,因为在我的志愿填报体系中,现在直接就根据分数推荐院校,纯属瞎扯。你们这么问,有点儿神化我的味道,这样真的不好。在孩子的高考实际位次出来之前,我真的不能回答,因为我的确是一无所知。

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只有干干地等,成绩发布之前就无所事事呢?也不是,我认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做好这几件准备工作,其实每一件事对志愿填报成功与否都非常关键。

一是预判孩子的高考分数。

这个仅是参考,真实的高考考场会发生什么,其实是不可预判的事件。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一模、二模成绩,做一个简单的预判。我们假设预判孩子的高考成绩在600分左右,好的,记下这个分数。

2018志愿填报策略:孩子高考之前,做好这几件事是关键

二是预判孩子的高考位次。

有朋友说,你这不是瞎扯吗?怎么可能预判得准确?我们所说的预判是选定一个大概齐的范围,您也不必这么较真。而唯有预判出的这个位次,才可以划定拟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事实上,各个省市的成绩与位次表现不尽相同,但全国考题总的走势规律大致相同:越来越难!所以相同分数特别是高分考生的位次越来越提前,就是为选拔人才提供差异化的选择,省得“千人一面”不好挑。我以前讲过山东省同样的650分,2014年还是8000多名,2017年就已经进了2000多名,大家要用好这个规律。

2018志愿填报策略:孩子高考之前,做好这几件事是关键

三是圈定院校和专业范围。

我们还是以600分为例,查一下前三年的一分一段表,看看处于什么位次,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前三年都差不多,比如都是10000名附近,这样话,我们就把前三年高校提档线600分或10000名考生可以上哪些院校,划出来,10000名内的挑2所,10000名附近的挑2所,15000名左右的挑2所。先这么确定下来,如果高考真的考了600多分,或位次正好也是10000左右名,那么我们选定的目标院校就这么填上可以了。

但大多数考生的实际位次,不会表现得这么稳定,往往同分考生三年位次表现为:4000名、5000名、3600名,或5000名、4000名、3000名。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第一种上窜下跳波动不稳的,我们就取一个平均数以4200名作为基准位次,第二种状况比较稳定的攀升的,我们就以2500或2800名作为基准位次。确定出基准位次之后,跟上面相同的操作手法,拿着这个位次去框定至少6所院校。

选出院校的下一步,最理想的操作手法是,同步查出目标院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和对应的录取位次,毕竟志愿填报,是院校加专业模式,反正大家还有的是时间,对不对?就像金哥此前发布的数据表一样,高低排好顺序,等到高考实际位次下来之后,直接就可以定位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了。

2018志愿填报策略:孩子高考之前,做好这几件事是关键

怎么样?您现在心里有底了吗?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干什么了吗?仍然不知道,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这种志愿填报数据的获取方法,我可以教大家,如果教不会,您也可以直接索取。要数据还是求方法,您说话,我来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