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四篇评论值得收藏

《重庆日报》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四篇评论值得收藏

从2017年12月16日起,《重庆日报》开始推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再出发系列评论,迄今为止,已刊登四篇。接下来,就和小理一起来学习一下。

贵在坚持,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重庆日报》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四篇评论值得收藏

行百里者半九十。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作风建设再出发已经上路。

保持政治定力,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深化作风建设一刻不能松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近日,市委印发《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意见》,拉开了全市上下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再出发的大幕。

这五年,变化有目共睹,“不必下班以后还忙着应酬”“不必逢年过节想着该给谁送礼”“不必屈从于潜规则”……前不久,中央纪委制作的短视频《你不必,你可以》形象地反映了八项规定带来的作风之变,引起广泛共鸣。这是不是意味着作风建设有了好转,就可以松一松、歇一歇了?答案是否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没有变。“四风”具有极强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从“不敢”到“不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意志,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劲头,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才能一点一点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植巴渝大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牢,地动山摇。作风建设抓长效,防治思想上的“病毒”至关重要。“熬过这几年再看看”“早晚会回到原样”的侥幸心理,表面上坚决拥护、行动上被动执行、思想上期盼回潮的观望心态,是“四风”反弹回潮的潜在吹鼓手、助推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露头就打,有苗就掐,死死摁住不松手。震慑长在,才能正气长存。只有锲而不舍抓监督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节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持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管得紧”“查得严”的氛围持久浓烈,才能持续绷紧党员干部脑中纪律这根弦。只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循序渐进,将有效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不断织密织牢制度的笼子,“病毒”自然就滋生蔓延不起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儿,坚决打好反对“四风”持久战、攻坚战,使正气上升,浊气下降,推动全市作风建设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

贵在具体,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重庆日报》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四篇评论值得收藏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精神贵在具体,贵在从小处着眼。5年来,从整治月饼卡、会员卡、购物卡,到严厉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大操大办等典型问题,无一不是从具体问题入手,一锤一锤地敲,由点及面,从浅入深,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带来整体作风的根本转变。

党的十九大以来,作风建设不停步,不松劲,再出发,抓具体这一方法论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工作落不到具体人、具体事、具体问题上来,就很可能出现“会议一开、文件一转、报告一交就算落实”“部署工作大唱高调,监督检查走马观花”“文字功夫面面俱到,具体矛盾避而远之”等现象,整个工作自然空、虚、假,成了“驴粪蛋、表面光”。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事关民心向背。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找准作风建设的落点,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从办证速度到办事脸色,从“中梗阻”到“最后一公里”,从干部做派到一方风气,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件都不能放过,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抓作风,找落点如果脱离了群众,干的事情就到不了群众心坎儿上,群众最痛恨的问题就成为了无人问无人管的遗忘角落,作风建设不就成了自娱自乐?何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何谈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5年过去了,随着正风肃纪的持续推进,整治“四风”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名目张胆大吃大喝、红包礼金飞来飞去等看得见的奢靡享乐之风少了,但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形式主义,脸好看事难办、官气盛官威足的官僚主义阴云还未完全消散,潜入地下吃请、迎来送往的暗流还没有干涸。抓具体,找落点,要着重发现老问题的新表现,炼就一双识破当下“四风”的火眼金睛,无论是外出调研、办文办会,还是窗口服务、招商引资,心中必须有杆明秤,分清楚哪些话、哪些文、哪些会是有助于工作推动的,哪些是华丽包装、花拳绣腿、高高在上的样子货和官样丑态。无论是工作圈,还是朋友圈、生活圈,对于身边人身边事,脑中必须有把戒尺,分清楚哪些是真人情、真工作、真风俗,哪些是打着“工作需要”“人情往来”“本地传统”之名行奢靡享乐之实。找落点,必须始终秉持这样的态度:只要是与中央和市委精神不相符合的,只要是对党风不利的,都要勇于亮剑,始终扭住具体人具体事不放,该提醒的提醒、该处分的处分、该问责的问责,步步为营方能走向胜利。

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始终把刀刃对准“四风”,直击七寸、直捣病灶,做到稳、准、狠,反弹回潮必将永远无期。

贵在动真,半步不能退

《重庆日报》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四篇评论值得收藏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

“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就必须做到,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实,言必行,行必果。”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必须动真格,打硬仗,制度的生命力才有保障。

实践经验表明,抓作风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团和气、一马平川,越是深入,面临的矛盾就越尖锐,个个都是硬骨头。这样的情形下,如果还“揣着明白装糊涂”,收起动真碰硬的锋芒,对眼前的“四风”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走,不敢触碰矛盾,巩固拓展落实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以为动真碰硬,就是撂几句狠话,查几个典型,搞几次声势就大功告成,作风建设就会呈现雨过地皮湿、风过地皮干的现象,动不了“四风”的元气。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的要求,就得啃硬骨头,拿出严管严查、真管真查的精气神,拿出监督探头不暗、执纪拳头不软、责任戒尺不短的有力举措。啃硬骨头,就得拉下情面,敢于冲破阻碍作风转变的一切藩篱:有人说情打招呼,就搞蜻蜓点水,一晃而过;借口“工作惯性”“特殊情况”,搞所谓的自由裁量、灵活变通;害怕矛盾的“求稳心态”,让下不为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行其道。拳头硬不起来,“四风”就摁不下去,好的作风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要碰硬,坚持问题导向,一个问题都不能躲。各地区各部门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有的问题是显性的,有的问题是隐性的,有的问题是普遍具有共性的,有的问题是本地本单位特有的,决不能好做治标之易事,不为治本之实务,把贯彻落实搞成照抄照搬上级规定,对显性的、普遍具有共性的问题大张旗鼓抓整治,对隐性的、特有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玩鸵鸟政策,回避矛盾。如此下去,矛盾不但没有消除,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不断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蚕食党的执政根基。打出的组合拳必须拳拳到位。抓早抓小,警钟常敲,“婆婆嘴”要多念,不能因为可说可不说、可提醒可不提醒,就不去说、不去提醒。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真刀真枪,不能搞有事先排练的“会议室演出”,互相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糊弄一下就完事。对那些不敢动真格的“老好人”,必须把责任的板子打下去,以严肃问责推动责任落实。

作风建设不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的样子工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必须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一个一个的硬骨头啃碎、嚼烂,才能让好的风气劲拂巴渝大地。

贵在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重庆日报》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四篇评论值得收藏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改进作风就要从中央政治局抓起”“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坚持不懈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上率下开启了作风建设的历史新篇章,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舌尖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神,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惰,结果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

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深悟透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的精神实质,学思践悟,以比普通党员干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规范自身言行,时刻对照检查,常怀律己之心。敢于拿自己开刀,直面存在的问题,不避短、不遮丑、不掩盖,勇于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这样才能切实起到标杆和表率作用。

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带动所有党员干部都动起来。切忌踢“半场球”,搞“半拉子工程”,示范完了就完事儿,认为只要自己不越线就阿弥陀佛,下面落实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不管不顾,敷衍了事。上面松一尺,下面就会松一丈。“‘四风’只存在于领导干部中”“不在领导岗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思想尘埃,“只顾埋头业务工作,不顾政治站位滑坡”“只要不违纪,就是没问题”这样的消极做派,就会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滋生蔓延,作风建设的系统工程就会地基不牢。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做作风建设的参与者、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用实的态度、实的举措、实的作风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自觉知畏知止、收敛收手。

领导干部以身示范做标杆,党员干部勠力同心学标杆。上下齐心、上行下效的良性互动一旦形成,必将为我市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入强大动力,让作风建设清风吹拂正气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