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虛擬貨幣不能作為法定貨幣?

爆點料唄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加密貨幣不能當作法定貨幣,只是目前存在市面上的這些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不適合當作法定貨幣而已。

英國和中國的央行都在發行法定的加密數字貨幣,和人民幣一樣,具有無限的法償能力。所以虛擬加密貨幣,如果由央行發行和控制,是完全可以做法定貨幣的。

但是,目前流行的比特幣這種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確實是不適合作為法定貨幣的。因為:

1. 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沒有貨幣政策。

我們知道貨幣政策對於國家的經濟穩定還是很重要的。在經濟過熱的時候收縮銀根,讓經濟軟著陸;在經濟蕭條的時候放鬆銀根,刺激經濟發展,這些都是貨幣政策對經濟的調節。而比特幣沒有貨幣政策,因為沒有發行主體,並且新幣出現主要是靠挖礦,而挖礦是分散化的又無法調控,所以也沒有貨幣政策能夠實施的空間,故而無法根據經濟狀況來靈活調整。

2. 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數量有限。

比特幣的數量是有限的,總共2100萬枚。這個特點和黃金是一樣的,總量有限,開採成本逐漸增加。但是經濟是不斷髮展的,物產在不斷豐富,這樣每一枚比特幣對應的商品會不斷增加,這就意味著『錢更加的值錢』了。微觀上看,錢更加值錢是好事,但是宏觀來看,人們會更加不願意花錢,經濟流轉會更慢,也就是會通貨緊縮,從而導致經濟蕭條。

3. 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沒有信用背書。

法定貨幣是由央行背書的,有無限法償能力。有一個信用主體,也就是發行貨幣的主權國家。但是比特幣是利用區塊鏈建立的信任,背後沒有主體背書,和貨幣相比,比特幣更像是黃金,也就是說,是一種資產,而不是貨幣或者證券。而沒有信用主體,也就意味著沒有信用衍生的能力,就像央行發行的貨幣可以由銀行通過借貸創造出更多的廣義貨幣一樣,比特幣不具備這種能力。而如果要讓比特幣具有這種能力,就需要一個信用主體,那麼又回到了中心化的路子上來了。


經史通義

相比較而言,虛擬貨幣不能作為法定貨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所發揮貨幣職能的手段不同。貨幣是眾多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為商品交易提供統一的價值標準。通過電子商品平臺交易的商品或服務同樣需要通過貨幣恆定其價值。現實法定貨幣可以同任何其他商品進行交換的特殊性源於其內在價值可以體現被交換商品的價值,馬克思主義貨幣經濟理論認為,這是因為貨幣同被交換商品包含了等價的抽象勞動。貨幣以其價值性體現在被交換的商品使用價值中,集價值尺度職能和流通手段職能於一體。虛擬網絡貨幣由於其發行範圍有限,並不構成一般等價物,且由於網絡虛擬貨幣自身並不具備內在價值,因而只能是價值相對性的表現形式,是對相對價值進行表示的符號,僅發揮流通手段職能。

(二)貨幣發行權屬不同。現實法定貨幣發行權唯一,只屬於央行,而網絡虛擬貨幣發行由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網絡服務商決定,其發行權具有明顯非權威性、分散性、局部性。一國法定貨幣供給量取決其基礎貨幣供給及相應貨幣乘數,中央銀行應根據中央政府債權淨額、對國內外金融機構債權、對外金融資產淨額等確定基礎貨幣供給量,並根據不同貨幣層次流通速度及貨幣乘數最終決定貨幣供給。法定貨幣供給應服從一國宏觀政策調控目標。而網絡虛擬貨幣供給則分屬不同網絡服務提供商,其虛擬貨幣發行數量則完全根據其經營狀況決定的,服從利潤目標。

(三)價值交換機制不同。現實法定貨幣可以實現貨幣和商品的雙向互易,即可以用貨幣購買商品,賣出商品可以換回貨幣。從而保證了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間的協調,也為中央銀行進行貨幣調控提供了條件。而目前網絡虛擬貨幣基本沒有形成循環金融交易,缺乏退出機制。由於人民幣向網絡虛擬貨幣為單向流通,即網絡虛擬貨幣不可以反向兌換為人民幣。 這就使得網絡虛擬貨幣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範圍內成為法定貨幣的替代。

(四)貨幣創造能力不同。與現實法定貨幣相比較,目前的網絡虛擬貨幣無需應對提現,實行完全零準備制度,再加上互聯網提供的便捷支付加快網絡虛擬貨幣流通速度,這就使得網絡虛擬貨幣在理論上具備無限擴張能力。即使網絡服務商不會無限提供虛擬商品,網絡虛擬貨幣交易量依然可以實現無限倍放大。

(五)風險不同。網絡貨幣的風險大於法定傳統貨幣。傳統法定貨幣是以中央銀行和國家信譽為擔保的法幣,而網絡貨幣則由於是不同機構自行開發設計,其擔保要依賴於各個發行者自身的信譽和資產。


李虹含

首先得明白什麼叫貨幣。

貨幣有兩種:一種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紙幣,這是一個國家根據自身經濟狀況、生產狀況而發行的相應貨幣,比如:一個國家產多少石油、棉花、工業產品等,就要發行與之相等的貨幣,政府也給予發行的貨幣法律承認和法律保護,也稱之為法幣,同時法幣也是政府的信用!另一種是“文化貨幣”,說白了就是金、銀,金銀也是現有貨幣的前身;金銀是一種很奇怪、很特殊的東西,全世界任何民族、任何文化宗教、任何國家從古至今都認可它,開句玩笑話:你如果到了某個落後的國家或部落,可能美金、人民幣、英鎊等貨幣買不了一塊麵包,但你把“小黃魚”往桌上一扔,估計要什麼有什麼。這就是金銀的特殊文化,但——全世界也只有金銀有這個屬性,是獨一無二的。

而虛擬貨幣,一沒有實產品作為支撐、二沒有政府承諾、三沒有金銀的特殊文化屬性,的確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虛”,而虛的背後就是泡沫,所以虛擬貨幣不能叫貨幣,只能說它是一種產品,而且是一種很虛擬的產品,市場或許給了它附屬價值,但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它的價值只是暫時性的,一旦說沒有就會一文不值。


貝睿塔

第一,浮動大。虛擬貨幣要作為法定貨幣,它必須有個穩定的價值。像btc或者eos這類幣,每天的浮動都在百分之3左右。行情波動大的時候有十分之一,沒有哪個國家敢把它作為法定貨幣。

第二。看貨幣功能,比如eos就是基礎鏈,重要價值在於開發。而它的現有價值還是提現在投資者對它的未來作用。如果投資者對它失去信心,它將一文不值。


熊人族小妹

虛擬貨幣具有很多貨幣的特性,理論上可以作為貨幣使用。“法幣”顧名思義,就是法定貨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幣必須要受到政府的控制,也就是有一箇中心化機構開管理,例如中國的央行,美國的美聯儲。如果政府控制不了貨幣(法幣),那可以說它就名存實亡了。虛擬貨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發展出來的,它的突出特點是去中心化,沒有一箇中心的機構或個人能控制它的發行,它與生俱來帶有全球化的特性。小範圍認可虛擬貨幣的交易還是可以的,比如德國和日本,也有國家由於政治動盪,本國法幣通貨膨脹嚴重,國民自願選擇比特幣交易,如委內瑞拉,但如果把虛擬貨幣作為法幣,那麼某國家或地區當局就會喪失鑄幣權,政府無法掌控地區經濟,這對政府來說是毀滅性的,因此在國家消失之前虛擬貨幣基本不可能成為法定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