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可能会被金庸小说误导的历史真相

小说,作为虚拟写作的艺术形式,自然允许和提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自古皆然。但在那些个著名小说的流传过程中,时常会有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比如很多人以《三国演义》来当成历史,有时居然成了推翻正史《三国志》的理由……


在武侠小说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尤其是在善于将小说情节与历史大时代大背景结合的金庸笔下,有很多历史真相,也在小说情节的引导下,慢慢被淹没、曲解甚至混淆了黑白,不信,来看看这样几个历史真相……

重阳不曾抗过金

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全真教的创教真人王重阳都是一个弃文从武、志在抗金的大英雄,在多次起兵抗金失败之后,他遁入“活死人墓”,躲进小楼成一统;还不仅如此,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他还习武大成,深谙“先天功”,在首次华山论剑中力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成了天下五绝之首,号“中神通”;此外更在终南山创下全真教,收了七个大名鼎鼎的徒弟“全真七子”;在个人感情方面,他跟古墓派祖师林朝英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更是构成了《神雕侠侣》的一大主线……

但实际上呢?

那些可能会被金庸小说误导的历史真相

早在岳飞大战金兀术的时代,大宋西安守将郝远开门向金兀术请降,再到宋金议和,以秦岭淮河为界,从那时起,包括终南山、西安乃至嵩山少林寺在内的大好河山,可就通通不姓宋了。一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这些地方才重新回到汉人的统治之下,所以在射雕英雄传,天下五绝首次华山论剑,可是在大金国的地面上进行的……

史籍记载:王重阳,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好读书,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王重阳从十六岁到四十七岁,都是生活在大金国,参加的是大金国的科举考试,还曾经做过大金国的底层小官(据说是监酒之类的税务官),直到四十七岁辞职。(“逮乎四十有七岁也......遂辞官解印。”秦志安《金莲正宗记·重阳王真人》)

王重阳从48岁宣布得道、到58岁死亡,一直在为了创建全真教而努力奋斗。

金大定元年,王重阳在陕西户县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至今留存),自居其中,潜心修持三年。几年后,他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教。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后在此地修建重阳宫。

不光如此,金国历代皇帝还多次召见过王处一、丘处机、刘处轩等全真名道,征询治国安邦之道,由此也可见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据说全真教后来还曾有过一个叫做完颜德明的掌教真人,完颜可是金国的国姓。

可见《射雕英雄传》里重阳真人抗金之说,颇有点子虚乌有的意思,长春子丘处机大骂杨康是“金狗”的情节就是纯属虚构了。

对了,“长春子”丘处机被成吉思汗召见随军西征倒确有其事,时年已逾古稀的邱真人不光为铁木真讲解求仙之道,途中倒真是劝解铁木真止杀、活命无数。丘处机仙风道骨,成吉思汗尊崇而呼之为“神仙”,拜之为国师,令其“掌管天下出家人”。全真教风光一时无二。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屐。佐汉开鸿基,矻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我经大患馀,一洗尘世虑。巾车傥西归,拟借茅庵住。明月清风前,曳杖甘河路。

商挺比王重阳晚生百十年,曾经做过忽必烈的枢密副使,后来因故被罢官、系狱、籍没家产。据说这首诗是王重阳曾抗金的说法起源,但诗中也只是提到一句“乘时或割据”,以此来说王重阳曾抗金,实在是太牵强了些。

尹志平是得道修真

如果说金老爷子描写王重阳奋起抗金、华山论剑独占鳌头,虽然主要是虚构,但都是往好的地方添油加醋,更多的是让很多善男信女更加觉得王重阳祖师莫测高深、世外高人,这虽然仍然可能引起争议,但反弹和质疑应该不会很多,毕竟是往脸上贴金的事儿,但是金庸对全真教另外一个真人的黑化,可谓激起了广大全真教徒的强烈抗议。

那就是在《神雕侠侣》中玷污了小龙女的丘处机爱徒尹志平,在书中他按耐不住自己的欲望,对着冰清玉洁的小龙女伸出了黑手,从而也间接导致了杨龙之间的情变,直到最后死在小龙女剑下。

但实际上呢?

那些可能会被金庸小说误导的历史真相

那些可能会被金庸小说误导的历史真相

真实的尹志平生于1169年,是全真教第六代掌门人,也被视为全真教最牛的掌门,全真教正是在他手上发展到鼎盛时期,全真教一时威望如日中天。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时候,封全真道所奉“东华帝君、钟离汉、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全镇五祖为“真君”。其中封王重阳为“全真开化真君”;封王重阳弟子“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全真七真。

历史上尹志平勤于诲人,严于律己。一生不慕荣利,甘居淡泊,连当时人所共慕之掌教职位,亦持谦让态度,居然被金庸写为色魔。

据说正是因为全真教徒的广泛抗议,最新版本的《神雕侠侣》才虚构了一个人物甄志丙,让他背了尹志平的锅,YY小龙女。

吴六奇真是个大汉奸

在《鹿鼎记》中,“雪中神丐”、“大力将军”吴六奇是个传奇人物,他既是清廷的广州提督,手握重兵;又是天地会红顺堂的红旗香主,背地里谋的是潜伏敌后、反清复明的大事儿,所以在书中吴六奇被有眼无珠、不分好歹的“神拳无敌”归辛树一家三口暗算而死的时候,“出征未捷身先死”,不光韦小宝和双儿,相信有很多读者也会流下同情的眼泪,。

但实际上呢?

那些可能会被金庸小说误导的历史真相

历史事实上的吴六奇恰恰是反过来,是一个贪生怕死、主动叛国投敌的铁杆汉奸:他从一个食不果腹的乞丐,从军后立了一些战功,后被明永历帝亲授为南澳总兵,,顺治七年时,大汉奸平南王尚可喜挥军南下广东,吴六奇当即率部迎降清军,此后追随尚可喜东征西讨,四处剿灭明军残部,屡立奇功,后积功升为提督、少师兼太子太保。吴六奇投降后一直对清廷忠心耿耿,从无叛清复汉之念。

尚可喜下令进行广州大屠杀时,吴六奇也带着本部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在封锁台湾岛和郑成功的禁海令颁布后,吴六奇多次附和尚可喜,执行紧海令简直就是变本加厉,尤其是在他的故乡——潮州,他更是远远超越了紧海令的建议者黄梧15里海禁的建议,把沿海50里以内的父老乡亲都祸害的够呛。

当然,在那个改朝换代的时代,个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不为过,既有人愿意为旧时代披麻戴孝,也自然会有人愿意拥抱新时代,只是把吴六奇这么一个货色颠倒黑白、美化成为抗清烈士,多少有点让人费解,更何况,吴六奇并非是全书的核心人物,花费如许篇幅做这样的描写,金老的用意真的是匪夷所思。

霍青桐是要搞分裂

在《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一帮人在回疆,帮着和卓部抵御如狼似虎的清军侵略,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在书中既有木卓伦老英雄和翠羽黄衫霍青桐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有清朝定边将军兆惠这样的大反派,好一出汉回英雄携手、抵御满清肆虐的团结大戏。再夹杂上陈家洛与香妃、霍青桐之间扯不断、说还乱的情感纠缠,虽然这是金庸的武侠处女作,也是先声夺人、技惊四座了。

但实际上呢?

那些可能会被金庸小说误导的历史真相

大、小和卓兄弟,是清代新疆回部首领,乾隆22年发动叛乱,24年被平定。《书剑恩仇录》所写的回部领袖木卓伦,就疑为小和卓。回疆,指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

和卓木,是伊斯兰教上层一个家族的名称,在清廷平定准噶尔部的过程中,大小和卓控制了南疆。但他们在南疆横征暴敛,意欲企图长久保持自己为所欲为的独立王国,并打算叛清自立。乾隆22年(1757年)三月,大小和卓杀害前来招抚的中央政府使者一行一百多人,正式叛清。乾隆24年夏,清朝兆惠集兵三万,向大小和卓盘踞的叶尔羌城发起总攻。城破,大小和卓仓皇而逃,清政府捍卫祖国统一的正义战争获得胜利。

平回部后,乾隆改变了之前治理回疆的政策,尊重当地的风俗传统,保护先和卓墓,减轻人民负担,回疆人民由此心向中央,从此直到清末左宗棠平定新疆,都保持了相对的和平。

这个问题一向敏感,尤其是那个时代风云变化,自然难以评论孰为正义、孰不正义……只能从结果来倒推,如果不是乾隆平定回疆之乱,天山之南的大好河山可就不属于我华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