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建設者米工:慧心巧思似“魯班”

米工叫米愛群,是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飛行區工程部的業務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是民航機場建設領域的專家,有著30多年的從業經歷,特別是在機場助航燈光工程設計施工領域首屈一指。

米工個頭不高,眯縫著眼,像總是在思考,有濃重的湖南口音,閒聊的時候總聽不清他在講什麼,可講起工程上的事兒來,一板一眼,很是清楚。

自1986年大學畢業,米工就進入民航設計建設系統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極強,但人又隨和自然,可親可近,不管走到什麼職位、拿到什麼職稱,同事們都習慣稱他為“米工”。

北京新机场建设者米工:慧心巧思似“鲁班”

△米工來新機場前,經驗老道,成績斐然,參與多個機場電氣設計

米工2013年7月調入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是飛行區工程部較早參與工程建設準備工作的核心人員。在此之前,米工參與了很多國內大中型機場的電氣設計等相關工作,包括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杭州蕭山、重慶江北等在內的30餘個機場,都留下了他的慧心巧思。特別是先後完成的上海浦東機場第一和第四跑道的助航燈光工程設計,他作為主要設計人,提出了很多創新設計,並付諸實施,不單使工程處於當時國內的領先水平,也讓他個人獲得了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等榮譽。在施工管理方面,由他擔任總工程師的三個項目,武漢、呼和浩特、天津三地機場候機樓機電設備安裝,均獲得了工程建設魯班獎,可謂成績斐然。

在學術方面,除發表多篇價值極高的專業論文,米工還參與過多部民航規範的編修工作,是民航專業一級建造師培訓教材的編寫者之一,同時為該課程授課。提起獲得的諸多榮譽,經驗老道的米工略顯羞澀,說他只是趕上了我國民航業飛速發展的好時候,可人們都知道,正是有他這樣的專家,民航業才能又快又好的發展。

北京新机场建设者米工:慧心巧思似“鲁班”

△米工(左二)到新機場之後,從零做起,把18萬平方公里飛行區變成一張張設計圖紙

到新機場指揮部後,米工迅速熟悉環境、開展工作,一切從零做起,確定設計方案、編制招標文件,定標準、摳細節,從大到小的工作,從裡到外的協調,事無鉅細。到如今,米工和他的同事們把新機場18萬平方公里的飛行區工程從一張張設計圖紙,建成了現在“三縱一橫”輪廓清晰的四條跑道。

“做這個工程,我們一直本著‘引領世界機場建設’的高標準”,米工憑藉其在機場建設領域的多年的積累,為新機場飛行區供電設計方案規劃、助航燈光系統設計、全場跑道和滑行道編號方案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時,米工還主動承擔所有起工程招標項目中電氣工程施工和設備技術要求的編制工作,在30多個已完成的招標項目中,未出現對招標文件的投訴,實屬不易。

除了工程管理工作,米工要費心的活兒還很多,單就“收電費”一項來說,就已足夠繁瑣。米工負責新機場整個飛行區施工區域內30多家相關單位的施工、辦公和生活用電保障,用電單位多、供電範圍廣、用電負荷不穩定,還必須根據施工需要,不斷調整線路。在完成這些繁瑣的保障協調工作同時,米工還要根據近150個用電計量表的數據,按時核算、收繳各參建單位電費,彙總到指揮部,再統一支付給京冀兩地電網公司。幾年來,由他經手精確到分的電費收繳,“從沒錯過,特別嚴謹”,財務部的同事讚口不絕,“米工給的表格,特別細緻,一目瞭然。”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只在設計單位,米工在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都有從業經歷,實打實地把民航機場建設的鏈條走了個遍,所以哪個環節、哪個工作上有啥問題,都難逃他的法眼。飛行區工程部的同事,在工作中遇到疑難困惑都愛到米工這兒來,“找米工,能講清楚、弄明白,能解決問題!”。米工的電話一天到晚響個不停,狹窄的工位前常要排隊,可誰都沒聽他說過一句怨言,總是樂呵呵的,不爭不搶,答疑解惑。

“新機場體量大,一次建成4條跑道,絕無僅有”。米工回想著幾十年的過往:“和建一條、兩條跑道比,綜合統籌協調工作是成幾何數增長的,很複雜。”多年積累的經驗,都派上了用場,為這個舉世矚目國家重點工程,米工笑稱頭髮掉得更多了,“而且新機場定位高、標準高,很有挑戰性,也很有成就感”。

今年,是北京新機場工程建設決戰決勝的攻堅年,飛行區助航燈光預計在9月開始施工安裝,“不超過六個月就要完成所有安裝工作,時間很緊,中間還有春節假期”。米工謀劃著將要面臨的工作,“現在的工作是計劃到天,一定要準確按時完成,為後續調試運行留出寶貴時間。”

“新機場應該是我跟的最後一個大工程了”,講起這句話,米工略有傷感,但更多是自豪,眼中還有對打贏即將到來攻堅戰的篤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