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自幸福林帶動工起,幸福路地區,便逐漸成為西安頻頻側目的方向,但住在這裡的人,更習慣叫它

“東郊”。

這座城市的人,曾頻頻向東張望過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幸福路地區就是國防戰略部署的重要地區。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那是一個火熱的年代,人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當中,崑崙、黃河、華山、秦川、東方與西光,它們以祖國最著名的高山、河流命名,足以證明它們在我國軍事工業中突出的地位與國家寄予的厚望。

圍繞這些工廠而建的生活區、福利區統一用數字來命名。從十四街坊到102街坊,也不知道這許許多多的街坊命名遵循著怎樣的原則。

數十載春夏輪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漸漸被歷史的塵埃掩蓋了曾經的榮光。這片區域在為新中國的國防工業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犧牲了進行現代化改造和建設的歷史機遇。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幸福林帶:城東最大的綠色屏障

2016年11月2日上午,幸福林帶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綜合體”、“全國最大的城市林帶建設項目”、“陝西省重點工程”……眾多光芒匯聚一身。

其中,寬140米、全長5.4公里幸福林帶建成後,將成為西安城東最大的綠色屏障,提升區域環境和城市品質。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工程,北起華清路,南至新興南路,東起鐵路專用線(酒十路延伸線),西至金花路,規劃面積達17.63平方公里,佔西安主城區的二十分之一。該地區有過輝煌的歷史,著名的楚漢之爭曾發生在這裡,馬騰空、萬壽路、長樂坡等地名就是這裡歷史的見證。

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和中方專家共同提出修建幸福林帶,當時被規劃為城西大慶路林帶的“姊妹林帶”。西安市第一輪城市規劃,將這片林帶作為工業區和居住區的分界。此後西安市總體規劃經歷多次修編,幸福林帶的規劃卻從未改變。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西安市第一輪總體規劃中的幸福林帶(紅圈)|

這條狹長的街道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道路東邊是鱗次櫛比的大型軍工企業,西邊是低矮密集的福利區。以這條老街為中心,方圓5.4平方公里的老城區曾經彙集了國家“一五”時期的“156”重點項目,以及陝汽集團等70餘家重點機械加工製造企業。

然而半個多世紀過去,以南曲江新區、以東滻灞生態區都迅猛發展起來,而這一“老區”卻與城市形象格格不入,企業福利區、城中村盤錯,佈局雜亂,配套落後,群眾生活水平普遍較低。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歷史沿革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2003年,西安市將“幸福林帶”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其間經過多次反覆論證,提出了“還林於民”的區域綜合改造規劃。

2012年12月,西安市通過了《西安市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總體規劃》。

2013年,西安市和新城區兩級政府終於啟動了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工程。該工程被定位為西安市投資最大的市政工程、體量最大的綠化工程、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範圍涉及30個社區、15個城中村,約25萬人。其中6大軍工企業和陝汽、楊森等規模以上企業也在改造範圍內。如此密集的工業分佈,在西安舊城改造中還無前例。

幸福路綜合改造工程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按照計劃,建成後的幸福路地區將成為主城區東部集總部經濟、商貿、生態、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區,成為西安東城發展的重要引擎,幸福林帶更將成為城東最大的綠色屏障。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規劃理念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未來的幸福路區域將實現“一帶,兩核,數心,六片區”的規劃理念。

一帶:沿幸福林帶形成的生態景觀帶;

兩核:圍繞長樂路立交和咸寧路立交形成的商務辦公核心和金融服務核心;

數心:各功能板塊聚集中心;

六片區:由北至南規劃為總部辦公區、中央商務區、特色精品商貿區、金融服務區、都市生活區、綠色休閒區。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建成後的幸福路地區,將處於西安城市發展的主軸之上,沿幸福林帶的縱軸將滻灞生態區、幸福林帶地區、曲江新區串聯成整體,與城市形成緊密的聯動關係。幸福林帶兩側定位為商務總部經濟帶,承載幸福路地區的綜合商貿、商務以及片區商業服務功能。

幸福林帶核心區,可供開發利用土地面積達4665畝。幸福林帶地下空間,規劃建設總量達92萬平方米(可供開發利用82萬平米)。六大功能片區則彌補了城東商業、娛樂、商務辦公等功能的欠缺,形成城東商業副中心,成為我市城東區域的CBD。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幸福林帶,正在進行時......

2017年初,經常能在幸福路上看到這樣的場景:一面警示牌,一輛作業車,路旁粗壯的法桐、國槐正被剪去枝幹。看著修剪過後光禿禿的樹幹,人們慢慢意識到,這些陪伴了東郊人半個多世紀的“老夥計”,終於要先走一步,前往下一段旅程。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周邊小區的物業逐漸頻繁地通知停水、停電、停氣。作為老城區,電力、排汙、通訊和天然氣沒有經過系統設計,地下的管線排布,更曾是軍工機密。這些年代已久,盤桓在路面下錯綜複雜的管線,給管線改遷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

東郊人在有序的管線改遷中,也真正感受到了幸福林帶建設的速度。

幸福路和萬壽路上,經常有灑水車噴灑路面,開工以來,東郊人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那首熟悉的《蘭花草》。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幾天前,兩座高聳的塔吊筆直地插在了韓森路和幸福路十字工地——幸福林帶樣板段上。東西側地下管廊、地上綠島和地下空間共同組成了樣板段主體,地下空間負15米,目前距要求僅剩1米多。

建成後的樣板段,將成為林帶建設的標杆,為此後的城市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未來,這座城市,必將頻頻向東眺望

得益於完善的規劃、顯著的區位優勢,隨著幸福林帶建設的不斷推進,眾多優質企業正在或者將要進駐城東。據公開資料表明,大量國內外知名的企業正積極投身於林帶地區“下一站幸福”的建設。

西安未來向東看,林帶的“幸福方程式”

城市向東,正成為這座城市自我迭代的方向。隨著幸福林帶的開工建設,作為東郊人,今天可以自豪的說,未來已在路上。

當屬於城東的新時代來臨,在堅守與嬗變之中,它將回憶承載,也迎接更多遠來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