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当前A股市场的交易逻辑

“贸易战”:特朗普的“大礼包”及A股的交易逻辑

在我们过去一系列的文章中,就其“变”与“不变”的特征,我们提出了18年投资的“十六字方针”,叫做“大体则无,具体而有,存量博弈,主题推动”。对于这个方针,我们过去的一系列文章,都有比较详细的解释,现在大略的再做一次说明。

回观A股“股灾”之后,其逻辑主线全在“不变”与“变”之间。就其“不变”而言,增量资金匮乏、流动性不足是其不变的特点,所谓“存量博弈”尤其鲜明的表现为这一点的。就其“变”的一面,我们观察到A股生态的悄然变化,例如严监管之下对以“价格操纵”为主要手段的各种“恶炒”的严打,迫使各路操盘机构改变其炒作的逻辑、隐蔽其炒作的手法。因其“不变”与“变”的条件,就催生了A股所独有的交易逻辑:从流动性的角度,今年就是“严紧防”叠加美联储加息、缩表这样一个局面,资本市场在流动性方面仍将是“紧平衡”的状态,奢望成规模的增量资金入场是不现实的,至少眼下我们并未观察到有“宽松”的迹象发生。就此而论,“存量博弈”恐将延续。从风格的角度,我们倾向于2018年是个“主题推动”的局面,本质还是风格的轮转与修复。本着“结构化”的思维以及“阴阳互根”的思想去看待股市,从上证指数的角度去看,那就是“大体则无”,大保险、大银行等权重蓝筹股,在社会资金整体收紧的状况下,它的作用是股指稳定器、救市工具,未必就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但从中小板、创业板的角度,这两个小指数与上证指数并不是一个节奏,恐怕2018年的市场机会大体在这两个指数所覆盖的群体中产生,这就是“具体而有”了。

从策略上讲,在过去的文章中我们一直看好科技成长股的交易性机会。但科技成长股的机会,由于监管的制约、流动性的制约,仍然是防守反击的机会。跌得多、跌的透,“防守反击”的机会就来了。所以,2018年,“存量博弈、主题推动”的交易性机会,关键在于交易者对“赢家—输家效应”的应变能力,对“防反”和“潜伏”策略的执行力。

关于科技成长股的交易逻辑,我们在过去的一系列文章中多有论述,在《开启美丽新蓝筹》这篇文章中,我们开篇就说,从政策的层面讲,股市就是政府为实现其政策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股市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政治—经济、经济—政治的循环体现的如此鲜明,尤其当经济现象上升为政治问题,那它就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在当时,我们看好以科技成长股为引领的“美丽新蓝筹”,还是作为重化工经济的对冲,或者说资本市场,或者股市,它的政治任务,是服务什么样的实体经济的问题,是服务重化工的实体经济?还是服务以科技成长为代表的新经济?它当然服务、培育科技新经济,服务、培育高端制造,服务、培育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为达此目的,它必然要为环保友好型的新经济树立一个标杆,开启“美丽新蓝筹”,来引导产业升级方向、经济转型方向,重塑经济业态,重塑产业格局,比如智能制造、5g,物联网、生物科技等等,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在当时,我们从“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谨慎态度出发,在未得到更多的证据之前,加之科技成长股整体上处于价格虚高,我们对科技成长为主导的“美丽新蓝筹”是有疑虑的,本着“尊重市场,眼见为实”的原则,在没有更多的证据出现之前,不能以“臆测”“想象”去做盘,这是盘手的一个基本素质。所以,有这样那样的焦虑、困惑、游移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算到特朗普“送礼”来了,特朗普的“贸易战”送来了一份丰厚的大礼包。这话怎么讲?咱们来分析一下特朗普的礼单上都是些什么东东。

附图:中美贸易战清单

中美贸易战对当前A股市场的交易逻辑

我们分析特朗普贸易战的清单,它所涉及的领域,出乎我们意料,但确实有趣。作为本人来讲,我看到这份清单,相当的惊讶、惊奇、惊喜。

翻翻这份清单,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铁装备、航空航天,等等,这哪里是贸易战清单,这分明是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精准打击,而特朗普精准打击的东东,恰恰是高层们殚精竭虑、极力支持的领域。这哪里是贸易战,这分明是未来20年、30年的国运之战!未来世界领导权之战!从这份清单中,深入的解析事件本身,决不是贸易摩擦这么简单,决不是迫使中国进一步“门户开放”或者为中期选举积累人气这么简单,中国的国运取决于高科技,美国的国运取决于高科技,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争!谁要说特朗普是短见的商人,那分明是他自己的短见和误判。

“中国制造2025”所覆盖的领域,国内在这些领域“跃迁性”的进步,如果不加以精准打击,日后必然对美国的科技、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美国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制造2025”所覆盖的领域下手、下重手、下杀手,这是美国战略思维的高度体现;中国之所以集举国之人力物力,集举国之资本智力,顶层设计,全社会参与,鼎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战略思维的高度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国经济、全球领导权的战略支点、战略高地,是中美两国谁都输不起的战争。

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精英非常清楚,高科技、高端制造,事关国运,绝不会与中国分享。反过来讲,中国要想重返世界巅峰,重新掌控全球话语权,必须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必须要走制造立国之路,才能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超越。实际上,诸如芯片半导体、航空航天、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等等,与美国的差距仍很大,中国必须要在这些重点领域突围,突围才有出路。

对于“中国制造2025”所覆盖的方向、领域,美国打击的越厉害,中国的反弹就越强烈,扶持力度就越强大。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夺取科技制高点,为未来全球领导权打牢物质基础,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我国高科技行业朝气蓬勃、快速发展,诸如信息设备、高铁、5G、大飞机等等,反过来看,特朗普的清单,恰恰是一份最好的褒奖。

中长期的投资逻辑,特朗普的清单,对中国的科技股,尤其是对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科技蓝筹股,有不小的压力,甚至其股价会有大幅度的回落。但这种打击和回落,恰恰是交易者的大机遇。巴菲特说:当天上“下金雨”的时候,应该用大桶接,而不是用顶针。联系此前巴菲特一改旧作风,染指新科技,竞购雅虎,入股苹果,等等,相信科技股的春天,会在“贸易战”的尘埃落地之后,迅速到来。

短期的交易逻辑,交易性的机会,大概率在中国的“贸易反击清单”中。

3月24日,前财长楼继伟谈到中美贸易战, 就中国的回击措施,楼继伟说,“如果要我来打,我肯定先打大豆,然后打汽车,然后打飞机。”,楼继伟点出了美国的痛点。美国最有出口优势的行业是农业、能源和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本来就是封锁、管制的重点领域,我国降低对美贸易顺差时,也只有大豆、牛肉和天然气等做为对冲。国内市场占美国出口大豆的62%、出口棉花的14%、出口汽车的17%、集成电路的15%,以及波音飞机的25%,中国对美“贸易战”的反击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些领域。集成电路这一块不能打、不敢打,那么大豆、汽车就是首当其冲的领域。尤其是大豆,有南美大豆可替代,中国打起来没有顾虑。这一点,美国国内看的也很明白,打击大豆、棉花、生猪、高粱等农产品,就等于精准打击了特朗普的“票仓”。

对于做盘人来讲,一眼看穿、看透的金融意识,或者透过纷繁芜杂的经济现象而直抵本质,是对做盘者素质的必然要求。所以,对于特朗普“贸易战”,揭开现象看本质,其实就是大国未来科技领导权之争。联系到中美两国管理层对上市科技公司的争夺,联系到早前证监会对“科技独角兽”、对互联网公司回归上市的鲜明态度,这个事情就一目了然。既然是“贸易战”,既然有“奉陪到底”的决心,那么,对于中国来讲,首要的一条是稳定内部、稳住阵脚,内部不能乱、不敢乱,这样以来,我个人以为,就股市来讲,暂时承压是一定的,但也不至于房倒屋塌、稀里哗啦,毕竟有护盘的力量在,有维稳的意志在。设若资本市场一塌糊涂,“贸易战”不用打,自己就败下阵来了。

我们研判市场,看空或看多,不是为着证明我们自己有多么强大的预测能力,实际上预测是很不靠谱的事。交易是对当下的快速反应,预测反倒是个拖累。但分析与预判仍是完全必要的,这与“预测”是两码事、不是一码事。归根结底,我们研判市场、剖析事件的真正目的,是为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操作策略而服务,显然就不能以轻描淡写的态度对待了。

所以,就当下来讲,高波动率的工具,例如豆粕期权、股指期权以及期货中的农产品,反倒是很好的交易性品种,前提是要有预案,要有保盈止损的执行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