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其发生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过多有关。短期的雌激素作用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长期则易发生子宫肌瘤。

一、子宫肌瘤的分类

子宫肌瘤原发生于子宫肌层,当继续增大时,可向不同方向发展,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肌壁间肌瘤:初发病多为此类,占60%~70%。

(二)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发展,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三)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黏膜面直接接触,约占10%。

(四)子宫颈肌瘤:较少见。

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这种情况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二、子宫肌瘤常见症状

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早期无症状,往往在妇女普查或B超检查时被发现。若肌瘤较大,增长速度过快,则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有:

(二)腹部肿块:当肿物较大或增长过快时,往往于小腹正中可摸到包块,质地较硬。

(三)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子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导致白带增多。

(四)排尿、排便异常:肌瘤较大或生长在子宫颈、阔韧带等处,可出现挤压盆腔邻近脏器的临床症状,如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等。

(五)腰酸腹痛:常见下腹部坠胀,腰背酸痛等。

(六)不孕:约占25%~40%。由于肌瘤压迫输卵管或肌瘤导致子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引起不孕。

三、子宫肌瘤应做的检查

(一)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肌层、浆膜层、黏膜层。增强或衰减光团声像图是诊断本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二)输卵管子宫碘酒造影:可了解子宫增大、变形的情况。

(三)子宫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病灶部位及子宫腔是否变形。

(一)中医辨治

1.气滞型

主证: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时聚时散,时感疼痛,痛无定处,胸闷不舒,月经不调,带下增多,舌红苔薄脉沉弦。

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香附、木香、川芎、当归、三棱、莪术、桃仁、川楝子、丹参、延胡索,用于子宫肌瘤初期或体质较好者。

2.血瘀型

主证:小腹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舌紫黯,脉沉涩有力。

治则:活血破瘀,散结消症。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鳖甲、穿山甲、水蛭、莪术、三棱、延胡索),用于调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

3.痰湿型

主证: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或时作时痛,带下量多,胸脘痞闷,时欲呕恶,经行愆期,或闭经,苔白腻。

治则:除湿化痰,散结消瘀。

方药:散聚汤(半夏、橘皮、茯苓、当归、杏仁、槟榔),用于调治形体肥胖或痰积血瘀型子宫肌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