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学生:面对“指鹿为马”怎么办,学生的回答让人沉思

在一节历史课上,讲到了“指鹿为马”这件事,老师问学生:“当时说是马的大臣都被提拔了,说是鹿的大臣被杀了,装聋作哑的大臣不被任用。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大臣,你怎么表态?”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不说话。学生们给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不表态。其实这就是回答。不表态就是一种回答,因为没有人敢大声地说出答案,这是一种懦弱,在某些人的心中这可能是聪明。不表态,强于这样的回答:“我要说是马”,表明学生还有一点点是非之心,懂得回答“马”是扭曲事实。

老师问学生:面对“指鹿为马”怎么办,学生的回答让人沉思

如若,把这个问题反过来问我们每个成年人,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呢?也许,大部分人也当了“聪明人”,不说话。但遇到真实的情况,是不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我认为是马”这样的回答呢?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面对领导的错误,有几个人敢于大声说“不”呢?这就是鲁迅说的奴性吗?

老师问学生:面对“指鹿为马”怎么办,学生的回答让人沉思

正是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了太多的这种指鹿为马,所以这样问了一下学生,希望学生们、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做出改变,然而这种改变很难。难到几乎两千多年了不可能改变。问问自己,倒是敢于说:“是鹿”,但假如刀架到脖子上再让你选择,不觉也得犹豫一下。于是觉得很汗颜:我们不如秦朝时的人,因为当时很多大臣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鹿”,他们不怕杀头,而当时儒学还不是官学。

这个难倒中国人两千年的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单位,面对领导做出错误的决定,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说“不”,这个单位注定不会有好的发展;一个企业,面对老板的错误,没有人敢于说“不”,这个企业迟早要倒闭。李世民有敢于对他说“不”的魏征,所以开创了大唐盛世。相反,大清朝晚期充斥着一批明哲保身、是非不分的奸臣,所让中华民族遭受了百年屈辱。一个单位、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人,敢于说出真话,是面对“指鹿为马”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在面对“指鹿为马”的情况要回答是“鹿”呢?这很难。在教学活动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读书首先要学做人,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位学生,去学校读书,假如只学会了应用类的知识,而没有接受正确的道德教育,变成了一个道德败坏的人,成了杀人犯、贪污犯、强奸犯、卖国贼、小偷、强盗……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事实上,这个问题现在很严重,我们的教育以考大学、找工作为第一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利益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无力,这都让学校对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假如你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很多观点或者说是价值取向是错的。比如:他们认为贪污那是一种本事,某某同学的父母是当官的,贪污了很多钱,老师们对人家的孩子特殊照顾,那是应该的,于是孩子们的目标就是我长大也要考公务员当官。再比如:某某同学找了几个女朋友、某某同学找了几个男朋友,这也是有本事的表现了,这也成了明星一般的存在了,于是孩子们的理想就是长大变成明星,有很多人追求。再比如:学校某位老师对领导点头哈腰、溜须拍马,最后被委以重任,也成为学校的小领导了,于是这位成功的教师给学生们“以身作则”的上了一课,学生知道自己长大后要成功也得这样。再比如:学校分班不按成绩来,有关系的进重点班,没关系的待在普通班;老师排座位不按个子大小,送礼的坐前边,不送的坐后边;于是进了重点班、坐了前边的孩子就知道送礼真管用,而其他学生则有的仇恨、有的说我以后也要送礼。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我 们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老师问学生:面对“指鹿为马”怎么办,学生的回答让人沉思

总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很重要,然而却是最难的。什么时候,这个目标完成了,这个老师才是真正的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