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大運河在哪裡?

汝陽劉新克

洛陽的大運河,要從歷史上的一位帝王——隋煬帝說起。


算起來,隋煬帝遷都洛陽,已是1400多年前的事了。在洛陽1500年的建都史上,隋王朝只佔了14年,短暫得如曇花一現,但在先後建都洛陽的十三個朝代中,它的分量很重。

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登基不久,發現全國的經濟重心已移向東南,在地處“天下之中”的洛陽建都,才能更好地掌控全國局勢,很快,他頒佈了營建東都洛陽的詔書。

因原來的洛陽城(今漢魏洛陽故城)幾經戰亂,十分破敗,隋煬帝就命宇文愷在原洛陽城西18裡處另選新址,營建東都。

遷都洛陽後,隋煬帝宣佈大赦天下,免除百姓一年賦稅,並“徙洛州郭內居民及天下富商大賈數萬戶於東京”,使洛陽成了一座富庶繁華的大都市。後來,唐朝和武周繼續以此為都,遂稱隋唐洛陽城。

其實,在宇文愷奉命營建東都的同時,尚書右丞皇甫議也主持了一項偉大的工程,就是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大運河。為鞏固統一,促進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隋煬帝下詔“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通於淮”(《隋書·煬帝紀》)。

這涉及到一項創舉——“洛水貫都”,它同時也是上述兩大工程的重要結合點。所謂“洛水貫都”,就是引洛河水橫穿洛陽城。

  洛水穿過隋唐洛陽城的示意圖(資料圖片)


如果您對洛陽名稱有所瞭解,就會知道,洛陽是因洛河而得名的城市。正所謂:山南水北為陽,洛河的河道本在洛陽城南。宇文愷秉持“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引洛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就是讓洛河北移,穿城而過,象徵銀河。河上架橋,方便通行,最著名的就是天津橋。

隋時的天津橋本為浮橋,唐時改為石橋,其遺址在今洛陽橋西400米處的洛河中。據考證,橫穿洛陽城的這段洛河,就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一部分。

隋唐大運河又稱南北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達餘杭(今杭州),北抵涿郡(今北京),長約5000裡。其中,通濟渠洛陽段開鑿最早,是隋唐大運河的起始段。

當時,洛陽的通濟渠全長約1000裡,分東西兩段。西段從洛陽西苑引谷水入洛水,穿過洛陽城後向東經偃師到鞏義,在洛口匯入黃河。東段自板渚(在滎陽汜水)開始,以黃河溝通汴水,再向東南連接淮河。因為充分利用了舊有河道和自然河道,這項工程三月動工,到八月就竣工了。

隨後,隋煬帝又修了邗溝、永濟渠和江南河,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溝通中國南北的隋唐大運河正式形成。同時也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的水運網。

值得注意的是,與世界上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相比,隋唐大運河的開鑿時間要早1200多年,長度相當於蘇伊士運河的15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元朝以後,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轉移到北京,對隋唐大運河也“裁彎取直”,形成京杭大運河,不再經過洛陽。不過,洛河水運一直較為發達,直到20世紀50年代,河面上還桅檣如林,舟楫如梭。

今天,如果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定鼎門遺址,依稀可見隋唐洛陽城的風貌。定鼎門始建於隋,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的正南門,一直沿用到北宋。在長達530年的時間裡,它早已見慣繁華,寵辱不驚。

同在如今的洛龍區,不遠處,有一條街道叫“通濟街”。

今天,我們行走在洛河兩岸,看著當年的運河遺蹟,也許想不出這裡曾發生過多少故事。事實上,歷史上的洛陽既是運河中心,又是絲路起點,昔日的繁華,遠超今天人們的想象。

2014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在內的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洛陽成為絲綢之路與大運河“雙申遺”成功的城市。

話說到這兒,不妨一起來順一下思路吧:隋唐時期,地處天下之中的洛陽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大運河的開通使洛陽處於國內交通的樞紐,成為當時全國漕運中心;政治中心的地位和漕運中心的形成,使洛陽成為當時全國商品貿易的中心……大運河之於洛陽,不僅在古代,就是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芋頭)


洛陽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