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2018年是中國偶像元年的說法,似乎正一步步得到印證。

從秦奮、韓沐伯在《偶像練習生》的強勢表現;到覺醒東方男團將於5月正式出道;再到如今《創造101》中,李子璇成功站在公演舞臺的最中心。由紀翔所率領的覺醒東方廠牌,在短短的半年裡,已經在這場市場考核下拿到了十分不錯的成績。

中國的偶像市場,在幾檔綜藝噴發的契機下,似乎在逐漸被打開。但對於國內包括覺醒東方在內的一系列的偶像廠牌而言,過去多年累積的成果以及未來所要到達的目標,卻絕不限於此。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1

國內目前的偶像打造,大致分為日系韓系兩種,日本有著傑尼斯事務這樣打造偶像的專職公司,更有akb這樣的成熟的“養成體系“,選出它們認為有潛力的人,讓粉絲去製造出你最想看到的偶像。

而韓國則是以SM、JYP、YG三大公司為領頭和標杆,成熟且嚴格地企劃每一個出道團體的組合方式和3-5年的打造時間。通過前期的打磨讓他們在推出市場時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工藝品”。

覺醒東方對偶像團體的打造,從來不是完全複製哪一種體系。紀翔表示,日本的養成系是比較符合目前中國偶像市場的模式,覺醒東方也在粉絲身上給予了最大程度的話語權,而韓式前期對團體的重金規劃與嚴格打磨也一定是必要的。但這兩種風格都需要作本土化的改良。

在紀翔看來,隨著偶像文化的逐漸成熟,此前作為主流的較為誇張的韓系審美也在逐漸發生改變。無論是從造型,還是團隊音樂和舞蹈上,覺醒東方都希望結合更多中國元素,為

“中國男團”帶來更多創新點。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雖然現在我們對於日韓文化還是仰視狀態,但日韓文化終將逐漸跟隨並仰視中國文化。這是一種時代的社會化情緒,也是文化自信的逐漸建立。”紀翔如是說。

2

在偶像市場崛起之後,這一個產業必定引起更多資本的湧入。《偶像練習生》選拔中,

87家公司共1908位報名者中,最後只剩下31家公司的92名練習生和8位個人練習生。在數量與淘汰率上,數據都高得驚人。

同時,中國目前很難儲備大量練習生,然後從中挑選合適的出道,一來沒有那麼多人才,二來維持上百人的訓練需要非常龐大的支出,並且這項支出短時間內很難見收益。所以,要做到資源更加合理的配置,避免在前端犯錯,練習生的選拔環節則顯得尤為重要。

如今即將成團出道的5人男團,在參加節目之前,其實是橫跨了覺醒東方三代練習生的成員,第一代就是較為成熟的秦奮和韓沐伯,已經具備出道實力;第二代是走校園風,靖佩瑤和秦子墨為代表;第三代則以00後為主,左葉就是其中之一。幾位成員較大的年齡差距也在此前受到很多觀眾熱議。

覺醒東方對與練習生的挑選,紀翔始終堅持親力親為。“我一直覺得在打造偶像團體的過程中,我承擔的很像是產品經理的工作。”通過十多年的傳統經紀,除了能夠準備的區分這個人更適合做演員或是偶像,更關鍵的還有如何把握好一個團隊組合的一致性。

在比賽結束後,即使是在粉絲的催促期盼之下,紀翔並未立馬趁著節目的熱度讓他們立馬出道。

“我們為什麼沒有宣佈出道計劃,就是因為我們其實在考慮,我們出手絕不能錯。像演員拍戲,我這部戲拍的不好還有下部戲可以調整。可是偶像經紀做的是個C端生意,也就是粉絲經濟的生意。包括你的音樂舞蹈風格、各個成員的粉絲構成,需要面對大量的粉絲受眾。假設我們今天沒做一個正確的決定,我也許會耽誤這一群年輕人的未來。所以我們一定會非常慎重。”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值得一提的是,覺醒東方是《偶像練習生》的31家公司裡首家推出團綜的經紀公司,開創了團綜的先河,短短9天時間聯手新浪微博打造的《覺醒TV》,第一期於4月3日上線,週一到週五播放五條1分鐘花絮,每週五播一期15分鐘的正片,網友直呼,節目品質堪比過億投資的網綜,頻登熱搜引發熱議,截止目前發稿微博總播放量已破億。

就像大家所說的,覺醒男孩是一座寶藏,需要去慢慢的開採。在紀翔看來,經紀公司在做的,就是不斷打造這一塊人人都注目的寶藏,儘可能去挖掘到這群年輕人的可能性。

3

在《偶像練習生》之後,《創造101》再度引起了不小的女團熱潮。其中,覺醒東方的女團表現強勢,李子璇更是成功在公演曲目中成為c位,擔當了與《偶像練習生》中蔡徐坤同樣的位置。

和男團相比,女團的核心粉絲群體的半徑更小,這意味著如果想要有更高的天花板,女團必須突破原有的文化圈子,在大眾層面獲得更多認知。在此前鮮少有女團進入過主流視野,而是像嘻哈音樂等亞文化一樣處於邊緣狀態。

隨著影視內容行業的迅速發展,巨大的人才缺口正在形成,這也是紀翔看到的潛在機會之一。“我們每年都在算傳統影視行業市場男生和女生的爆發比例,男生是女生的4.5倍,所以女生的市場一定是有缺口的。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此前與李冰冰合作十年,帶過吳亦凡一年,在傳統經紀交過太多優秀成績單的紀翔,2017年3月才開始著手打入偶像市場,這個時間並不算也太早。

在他看來,傳統經紀人有幾點非常明顯的優勢: 一是看人的眼光,二是傳統經紀資源,三是專業程度滿足後續發展。但他希望將傳統經紀人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更要顛覆原來固有的經驗。

“偶像經紀不像以前B端的生意,基本不用考慮C端用戶想法。未來是一個B端生意和C端生意的連接組合,變成一個雙向打造、相輔相成的過程。所以這兩端必須要打通,假設沒有這些東西的話,你的大眾認知度在哪?又何談國民度呢?”

在百科的釋義中,偶像指的是,用木頭或泥土等製成的人形,更廣義的解釋是,是一種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們心目中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信仰或者理想。

“你享受這樣的光環,你就得承受這樣的約束,去做更多正能量的東西來回饋大家對你的喜愛。沒有理由,你得到的時候就是在失去,要不然你就別做這個生意。”紀翔深知這樣的道理,這也是他培養練習生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的東西。說起來有些殘酷,但也確實是偶像這一職業所需要承擔的責任。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專訪|經紀人紀翔:“覺醒東方”如何持續養成?

單一節目或某個偶像團體的成功是遠遠不夠的,當偶像培養體系趨於成熟,偶像市場逐漸完善,真正對覺醒東方和中國偶像發起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