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飯前還是飯後了,吃“護心”藥有個最佳時間表

什麼時間吃藥效果最好?

大多數人不是選“飯前吃”,就是選“飯後吃”。

但在心內科的專家眼裡,服用“護心”藥,飯前飯後都不是最佳選擇。

別問飯前還是飯後了,吃“護心”藥有個最佳時間表

根據藥物和疾病特點定製的“最佳”服藥時間,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降低藥物不良反應。

降壓藥

清晨或傍晚服

血壓在每天清晨6~9點、傍晚16~18點最高,深夜0~2點血壓偏低。根據血壓晝夜節律使用降壓藥,能避免血壓波動過大,減少心腦血管發生意外。

長效降壓藥:早上6~7點服用

氨氯地平、貝那普利和沙坦類長效降壓藥,療效可維持24小時以上,一天只需要服1次。

中效降壓藥:早上6~7點,下午16~17點服

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託洛爾等中效降壓藥,藥效可維持10~12小時,需要一天服兩次。

短效降壓藥:早上6點,中午12點,傍晚19點

硝苯地平、卡託普利、維拉帕米等短效降壓藥,大約能維持5~6小時,所以一天必須服用3次,以保證全天血壓平穩。

提示:

降脂藥

睡前或飯後服

血脂異常是血管動脈硬化的幫兇。一旦發現,就要及時用藥。

別問飯前還是飯後了,吃“護心”藥有個最佳時間表

他汀類:晚上睡前服

他汀類藥物可通過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來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由於人體的膽固醇合成主要在夜間進行,所以在晚上睡覺前服用他汀類降脂藥,效果最好。

貝特類:飯後服

降低甘油三酯的貝特類藥物,建議在飯後服用。

其他:早晚都可以

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鈣、匹伐他汀等半衰期較長,早晚服用都可以。

提示:

心絞痛藥

根據“心痛”規律服藥

冠心病有一定的發作規律,緩解心絞痛的硝酸酯類藥物,可在發作前服用。

勞累易發作,清晨服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清晨、白天活動量增加,容易出現勞累性心絞痛。建議清晨服用阿司匹林、硝酸酯類藥物。

夜間易發作,睡前服

夜間發作的心絞痛,血管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與勞累無關。建議睡前或傍晚服用一次硝酸酯類藥物。

飯後發作,餐前服

個別患者飯後心絞痛發作頻繁,建議服用短效硝酸酯類藥物,三餐前服用。

提示:

心律失常藥

心電圖異常時服藥

心律失常,其實就是心跳的“節奏”不規則,最常見的有房顫、早搏、心動過緩……最佳服藥時間,可根據 24小時動態心電圖測結果定。

別問飯前還是飯後了,吃“護心”藥有個最佳時間表

長效藥物:當天任何時間均可

長效藥物如胺碘酮,每次半片,必要時一週只需服1~2次。

短效藥物:根據發作時間定

短效抗心律失常藥物,最好是每8~12小時服藥一次,需每日服2~3次,白天發作的患者晨起服藥,夜間發作的患者晚餐後或睡前服藥。

症狀穩定後,部分患者可遵醫囑一天只服一次藥。

提示:

有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存在肝損傷、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副作用,病情穩定後,要儘可能遵醫囑減少到有效的最小劑量,並監測藥物對心電圖及甲狀腺功能的影響。

心衰藥

通常早上服用

心力衰竭是一種因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導致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受限的疾病。

大部分心衰藥適合在早上服用,尤其是利尿劑(呋塞米)。

提示:

心衰患者不可因症狀改善而擅自停藥或減藥。容易夜間憋醒的患者,建議在睡前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以減輕心臟負荷。

溫馨提示

以上服藥時間適用於一般情況,為保證更精準、安全的個體化用藥方案,服藥前最好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