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面積第二的發達國家加拿大,為何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不太強?

歲圖219

加拿大一開始是因紐特人和印第安人的祖地,在大航海時代,法國人和英國人先後佔據了大片的土地。在“七年戰爭”中法國戰敗,加拿大完全被英國佔領。此後經過了150年後,中間還經歷過美國獨立和1812年戰爭,歐洲大陸開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贏了戰爭,輸了帝國。1926年,英國承認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獲外交獨立權。1931年,加拿大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獲得了同英議會平等的立法權,但仍無修憲權。1982年,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加議會獲得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力,事實上從英國獨立了。

加拿大面積很大,差一點就到了1000萬平方公里,但是大多都在高緯度地區。土地質量不高,人口大多集中在南部靠近美國的一線,尤其是在聖勞倫斯河沿岸地區更是加拿大的精華,政治中心渥太華和經濟中心蒙特利爾、魁北克等都在這一區域。


加拿大存在感極其微弱,這是加拿大給全世界人民的印象。這種印象甚至都已經被動漫化了,在日本人氣動漫《黑塔利亞》中,加拿大的人設是美國的孿生兄弟,然而確實秉性殊異。在在很多人的場合就會被大家忽略掉,曾經在G8會議上遲到了也沒有人發現是他,被坐在俄羅斯身下也沒有被看到。

他頭髮柔黃,帶有眼鏡(不同於美國的平光眼鏡,加拿大是真的近視),還有一根捲曲的呆毛。性格溫和,很有禮貌,大部分時間笑眯眯的,但很多時候都是會被無視或認錯而消沉。不喜歡爭執而嚮往平和的生活,但是因為周圍鄰居(俄羅斯、美國)的關係,安心生活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到來。

與美國的人設味痴不同,因為加拿大最初是由法國撫養,所以味覺正常。美國由於繼承了英國的飲食文化,變成了美食荒漠。麥當勞和肯德基食品工廠毫無美食感覺可言。

動漫的戲謔之語反應到現實語境,也是絲毫不差。

軍事上,由於美國是世界霸權國家,加拿大那一點不夠看的只有6萬人的軍事實力,也就聊勝於無了。

經濟上,作為與美國同文同種的鄰國,加拿大人口更少,資源更為豐富,人均GDP甚至比美國略高。小國寡民的日子也未必有如此,加拿大自然樂得輕鬆。

政治上,美國的霸權,英國的政治慣性,讓加拿大在現實政治中可發揮的空間不多。政治尤其會牽扯到經濟,這是加拿大最不願意看到的情形。

加拿大這樣體量的國家,放在其他地區都會有政治野心,然而在美國旁邊也就釋然了。


而知而行

加拿大雖然領土面積很大,排世界第二位,但是除此之外實在沒有特別之處。



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軍事實力、政治影響力、經濟能力、文化影響力、領土面積。

領土面積是以上所有方面當中佔比最小的一項,畢竟誰也不會整天對著地圖研究,所以最主要的還是其它方面。

軍事實力: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加拿大的軍隊總人數不過區區六萬人,只用於巡查邊境。在二戰期間,加拿大也曾派兵參戰,但是數量很少,很難引起外人注意。



不進行戰爭的軍隊永遠不會引人注目,即使戰鬥力強大。

政治影響力:加拿大與美國不僅是近鄰,而且在政治上也與美國站在一起,整個北美洲,也只有美國說話有分量,這與其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有關。


文化影響力:加拿大與美國,英國同屬於一個文化圈,但是美國因為其強大的影響力,成為最重要的文化輸出大國,加拿大很容易被輕視。

加拿大和美國之間有確定的邊界線,雙方沒有領土糾紛,也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在國際事務中,加拿大也沒有做出引人注意的事情,所以大家也很難注意到它。

存在感太強未必是好事,美國存在感很強,但是其他國家,尤其是中東,他們的存在感浸透著血淚,這種存在感還是不要為好。


綠色落日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和政治體制、歷史、軍事。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英聯邦國家之一,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首都渥太華,其地理位置西抵太平洋,東迄大西洋,北至北冰洋,東北部和丹麥領地格陵蘭島相望,東部和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相望,南方與美國本土接壤,西北方與美國阿拉斯加為鄰。

政治體制:加拿大為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國家象徵,但無實際權力。

歷史:加拿大原為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居住地,16世紀後,英國和法國殖民者先後侵入,1763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82年,英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加拿大議會獲得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利。

國際地位:加拿大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之一。也是八國集團、20國集團、北約、聯合國、法語國家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國土面積998.46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500萬人,是一個移民國家,華人約145萬。

軍事:在國際組織公佈的全球軍力20強中排在第20位,奉行的是防禦型國防政策。

領土第二大的加拿大給人的感覺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不強?

我個人認為:從加拿大的地理位置來看,三面環洋,只有一個鄰國,那就是美國,所以和任何國家沒有存在爭端,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有這麼一個強大的鄰居,加拿大也沒有必要大力發展軍力,只需和美國搞好關係即可,處事低調、與世無爭是明智之選,更何況加拿大又加人了強盜集團北約,得到了美國極其盟友的庇護。在國際地緣政治的搏奕中,誰輸誰贏都對加拿大影響不大,加拿大都顯的很低調,但偶爾也會拍拍美國大哥的馬屁,比如驅逐俄外交官,跳出來反對一下中國。這都是形勢所迫,聰明的加拿大人之所以低調的讓人感覺沒有存在感,主要是因為其地理位置的優勢,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沒有敵人,我爭什麼,矇頭搞經濟是最好的選擇。


藍天275258528

特殊的地理位置、跟隨的政治態度、極少的國內人口,是加拿大沒有存在感的三大原因。

地處北美,面積過千萬平方公里,漫長的國境線外只有一個陸地鄰國一一美國一一嗓門震耳欲聾、響徹世界的美國。

人口僅有區區三千萬,開個車跑個百八十里地,幾乎見不到一戶人家。一座所謂的小城市不過區區幾萬人口,還趕不上中國南方一個小鎮。

作為英聯邦成員,政治上、外交上軍事上、意識形態上,一切遵從英國。即便發出聲音,一定溫文爾雅、和顏悅色,態度和緩、中規中矩。紳士氣質,不輸母國。

就是這麼一個低調再低調的加拿大,不僅人均產值位居發達國家之列,人民生活幸福感更是排名世界前列。加拿大也成為了中國有財人和有才人共同的理想移民國家。


猴思猴想

我們界定一個國家是不是發達國家,主要看的是經濟指標,即GDP。但是在國際上的存在感考量的是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只有經濟是不行的。就好像歐洲很多國家都是發達國家,但是存在感一樣很低。

而加拿大之所以存在感不高,還有其自身的因素:

1、北美不是世界政治的中心板塊

北美洲,從來就不是國際政治的核心板塊。核心在什麼地方呢?是亞歐大陸,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從秦朝到清朝的中國,亞非歐交界的古羅馬、波斯、馬其頓、阿拉伯、奧斯曼帝國等,以及歐洲的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等。

數千年來,這裡都是國際風雲際會的地方,而美洲大陸,雖然我們的商朝遺民、晉朝高僧法顯、以及明朝航海家鄭和都發現了這裡。但是西方公認的功勞給了1492年來到美洲的哥倫布。

這是加拿大的痛,也是整個拉美地區的痛。巴西面積排全球第五,人口超過一億,遠遠多於加拿大的3000萬,一樣沒有什麼存在感。

美洲最強的國家——美國,參與國際爭端的方式就是走出去,比如到到歐洲參加兩次世界大戰,到太平洋和日本對抗,到半島和新中國對抗,到中南半島和越南對抗,到中東伊拉克挑事,到南聯盟挑事等。而美國本土,則是一片平靜。

歷史上美洲最大的事件總共就那麼幾件,比如美國獨立、美國南北戰爭,美墨戰爭,拉美獨立戰爭。加拿大和美國的戰爭都排不上,再加上此時世界的中心還在歐洲,所以,這些事件根本就不會被人所重視。

加拿大,要感謝這樣的地緣政治,讓他遠離像中國這樣被欺侮割讓國土的屈辱。


2、失去自主,淪為美國附庸

一直以來,加拿大都是美國的附庸。

二戰後美蘇冷戰,加拿大作為美國的小弟,跟隨者美國參加了諸多著名事件,比如在半島和新中國交戰,加入北約對抗蘇聯,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加入伊拉克戰爭等。

而由美國發起的八國集團,也將加拿大作為成員國之一。

前幾年很多國家就主張將沒有存在感的加拿大踢出去,讓更有影響力的中國加進來,組成新的八國集團。後來美國折中,發起20國集團,將中國、印度、巴西等國拉了進來。

所以,始終作為美國的小弟的加拿大註定要被美國的光芒所掩蓋,也就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這是加拿大的宿命。


3、從殖民地一路走來,沒有什麼大事件發生

加拿大原為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的居住地。16世紀後,英國和法國殖民者先後侵入,1763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867年成為英國自治領,1926年英國承認其"平等地位",獲得外交獨立權,1931年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獲得了同英國議會同等的立法權。1982年,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加拿大議會獲得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利。

所以從殖民地一路走來,加拿大基本是以和平的方式走到了今天,這和中國經歷了數百年的抗爭以及轟轟烈烈的歐洲革命大不相同,自然也就沒什麼關注度。

再加上加拿大隻有不到3000萬人口,還不及中國的一個直轄市。人口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所以加拿大註定成不了一線強國。相比而言,做一個自得其樂的土財主反而更加合適。

所以,加拿大不被關注,存在感低,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靜Yes

加拿大地處北美,“夾在”美國中間,面積997.6萬平方公里,人口2600萬,多數是英法後裔,還有少數的土著及因紐特人,屬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聯邦成員國,素有“楓葉🍁之國”之美稱。
要說加拿大沒有存在感


,我們在新聞中是很少看到,但看看加拿大這些數據,你也許會改變看法。

加拿大是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成員國,20國集團成員國,而且參加了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均為戰勝國。
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加拿大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雖然不比法蘭西和大英帝國,也應該時而露個臉吧😛?但正如你所說,加拿大在國際事物中真的存在感不強,我感覺一是加拿大隻有一個鄰居,就是美國,和其他國家並不接壤,這也就沒有了和別國在國土和利益上的衝突,況且加拿大和美國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好,就說國防吧,幾乎都讓美國給“包辦”了(有保鏢,加拿大成大哥了啊😛),再有就是上加拿大不想像美國那樣,在世界上耀武揚威,威風八面,而是把精力放到改善民生,發展經濟上,因為加拿大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已不必要挨著罵名,勞民傷財去到世界上掠奪,但在根本利益上還不能被人小看,我感覺這種治國的理念,是非常值得有些大國學習的,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來了一個國家——新西蘭,他們是不是有點兒相識呢😊?


喜歡與我探討請點右上角關注哦😊


海之波濤3

的確如此!這不是加拿大的錯,而是這個世界的價值取向造成的。

您說的是存在感,存在感強的,要麼的武力值第一,如同遊戲裡的大boss一樣,如美國就是這樣,想打誰就打誰;要麼是文化影響力重大,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文化,歐洲的悠久文明,都是這樣;要麼是擁有獨特的宗教力量,如穆斯林。

再就是本國實力和所作所為產生強烈對比的國家,如以色列,800萬人口的小國,在中東屢戰屢勝。

第三類存在感強的國家是發展迅速、變化大的大國,如我國和印度,龍象之爭也成了關注的焦點。

第四,就是一些流氓國家或失敗國家,老是招惹是非,屢屢上頭條,因此存在感很強,但這種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最後,就是發生戰爭的國家,自然是媒體追逐的對象,如現在的敘利亞內戰,但這樣的頭條,這樣的存在感,不要也罷。

上述各種情況,加拿大都不具備,它除了領土面積世界第二,其他沒有特殊之處。加拿大政治上不特立獨行,基本上跟著美國跑;軍事方面也不會單獨行動,無法想象加拿大牽頭去打某個國家,文化上它是英聯邦的一部分,有英國和美國在前面,它的特色也不鮮明。

在這種狀態下,加拿大也比較與世無爭的心態。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看上去差不多,但接觸後會發現,加拿大人不像美國人那樣爭強好勝,那樣對所謂成功充滿渴求。

其實,這是好事兒,一個國家不是靠刷存在感過日子的,根本在於,國家安定、自由,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王衝



一、加拿大在國際上政治地位不顯。加拿大屬於英聯邦國家,政治上獨立特性不強,受英國影響大,雖然積極參與聯合國行動,但國際地位並不突出,泛泛而評。



二、加拿大地緣位置不具任何優勢。加拿大身處“三洋一牆”,西部太平洋、北部北冰洋、東部大西洋,南靠美國,位於北美洲的最北端,毫無地緣位置優勢可言,不具備戰略意義。



三、加拿大軍事力量比較弱。加拿大軍事力量薄弱,全國總兵力不足十萬,其中海軍才萬人左右,而國土面積近千萬平方公里,國家防衛體系無力支撐,基本上依靠北約和美國守護國土。

加拿大是最大的移民國,各民族融合性強,民眾生活指數較高,這可能也就是加拿大能拿的出手得了!


極度駭客


開拓進取創新篇

要什麼存在感?什麼是存在感?用自己可憐的生活觀,價值觀去看別人,真正的笑話。加拿大人的幸福和追求不是你能理解和體會的,你倒是生活在有存在感的國家了,你能和加拿大人比嗎?用那種虛無縹緲的東西麻痺自己,一點意思都沒有,只要人民生活幸福其他都是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