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800變8000,這個行業人才緊缺,企業衝到貧困地區搶人

還記得2009年,一群來自深圳的普通女工人入選《時代》週刊年度人物嗎?當時,中國還被稱為“世界工廠”,跟她們一樣走出農村、進入工廠的進城務工群體,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之一。

對於這個群體中的女性,人們親切地稱為“打工妹”。

工資800變8000,這個行業人才緊缺,企業衝到貧困地區搶人

如今,中國已經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世界工廠”的標籤逐漸褪下,這時,打工妹們也正經歷一場轉型,她們中很多人走出工廠,走進城市的家庭,成為了一名家政人員。

家政公司到貧困地區挖人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提高、人口老齡化社會到來、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家政服務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北上廣深等很多城市的家政市場已經是賣方市場。“需求撒開腿,供給跟不上。”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司長郝福慶曾這樣形容家政服務市場。

我國家政服務市場需求總規模在2015年就已經突破1萬億元,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以北京為例,據北京市家政服務協會測算,北京600多萬戶家庭中至少有200萬戶需要家政服務,其中老人陪護、病患護理和嬰幼兒看護是北京需求量最大的家政服務業態,而家政服務員缺口達到150萬人。

工資800變8000,這個行業人才緊缺,企業衝到貧困地區搶人

為了讓家政人員供應穩定,越來越多的公司加緊與其他地區的勞務聯繫,甚至有的公司在貧困地區開建自己的培訓學校。

像家政服務公司“阿姨來了”,就有陝西渭南澄城、安徽潛山縣等全國80多個輸送基地為其“注入新血”,同時在武漢開辦自己的家政大學;愛貝佳公司也與河北唐縣、山西呂梁、遼寧阜新等地建立了長期供給合同;愛儂預計今年還要在四川省敘永縣、安徽省阜南縣、河北省沽源縣等地新增5家勞務輸出與培訓基地。

管家幫透露,從今年1月份開始就派出200餘人,跑了500多個貧困縣,“現在已經跟100個縣敲定要聯合辦家政培訓學校,一個縣1000人的規模,這就是10萬人的供給。我們的目標是解決貧困縣20萬人的就業,全國佈局200所學校。其中供給北京的有五六萬人。”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副會長、管家幫董事長傅彥生說。

之所以選擇在貧困縣辦校,傅彥生表示:“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利用家政服務行業是行之有效的。貧困戶進入家政行業,相對來說不需要太高的基礎知識,同時在收入方面平均每月六七千元的工資

,有的在農村一年也掙不到。既能脫貧,又通過事先的培訓提升了家政的專業性,可謂一舉多得。”

工資800變8000,這個行業人才緊缺,企業衝到貧困地區搶人

該行業工資10年漲了10倍

由於我國家政人員中農村富餘勞動力(主要是農村婦女)約佔90%,節假日與農忙時節,這部分勞動力將從城市向農村迴流,因此,“保姆荒”業態十分明顯。

愛儂家政相關負責人張穆森也表示,在正常情況下,愛儂平均每天的電話諮詢量在500個左右,春節前期平均每天的電話諮詢量能達到1000個左右。“較大一部分諮詢是由於節日期間需要臨時小時工提供保潔或做飯等相關服務,還有一部分客戶是因為提供服務的家政服務人員春節回家,需要找人替班或者調換。”

家政服務員一人難求、金牌月嫂薪酬早已經超過萬元。有著常年僱用保姆經驗的媒體人張蘭算了一筆賬:“10年前我生孩子,那時請月嫂照顧,一個月800,相當於我一個月的工資;現在月嫂工資漲了10倍還多,我的工資卻只有她們的一半左右。”

工資800變8000,這個行業人才緊缺,企業衝到貧困地區搶人

“家政服務員”也屬於技能型職業

值得注意的是,家政行業對從業人員素質有著較高要求:有健康證、懂護理知識……在2000年,我國就將“家政服務員”規定為正式職業,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管理。對於一名普通務工人員來講,在沒有得到充分的社會培訓與良好的公司管理的情況下,很難成為一名“金牌保姆”,所以若想賺取高額工資,提升自身技能也是關鍵。

提高技能是賺取高薪的捷徑:

我國家政服務業起步雖晚,但發展十分迅猛,市場需求缺口巨大,是典型的朝陽產業,並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前景愈加廣闊,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不妨多瞭解一下相關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