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1.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稀鬆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裡。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2.與朋友相處,懂得謙讓很重要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3.要想快樂,須哭出來,須是大哭一番了方樂,不哭便不樂矣。雖哭,此心安處即是樂也:假如天天吃肉,也就不覺得肉香了;如果天天都像過年,真到過年時也就沒有年味兒了。王陽明說的道理,完全合乎陰陽辯證之道。所以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為明天的快樂打基礎。王陽明同時還告訴我們,實在忍不住,就哭出來吧,發洩正是一種放鬆身心的最好方式。


4.這個世界沒有對不起你,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成一個驕惰之氣了。如若不厭外物,復於靜處涵養,卻好:為什麼厭棄外物就是驕橫怠惰?因為那背後是你對這個世界的鄙夷,以及不屑為伍。而世界只是自然,運作只依造化,又有什麼可鄙夷和不屑的?所以一切都是你心的問題,你以為你是被辜負,其實不過是你的私心私慾沒被滿足、順從和將就罷了。所以,擺正心態是第一步。 做事是最靠譜的修煉,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6.越不想看書,越要硬著頭皮看,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膚淺浮躁的心,總是會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貪戀舒服,就越不會成長、成熟,甚至還會更加膚淺浮躁。所以要扭轉這種狀況,就要逆著自己的性子來,越不想做什麼,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這正是對自己心性的磨礪。7.好學+堅持=涵養 人須是知學。講求只是涵養,不講求只是涵養之志不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