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得知你的孩子有自閉症時候怎麼辦?

mm一花一世界

有一個自閉症的孩子,父母家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但事實還是得面對。你的孩子和其他的自閉症孩子比較而言,還算是比較好的,具有語言能力和記憶能力,雖然是機械性記憶力。自閉症的孩子缺乏事物整體的知覺,缺乏形象思維,缺乏情緒的感知,缺乏感受能力,不能融入群體。

在得知孩子患有自閉症以後,第一步要做的是父母家人的情緒儘量平和下來,接受現實,暫時不要對孩子抱有健全孩子的期望,而是就他目前的狀況儘可能做好。營造一個輕鬆、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讓他感覺到周圍的氣場是舒服的、不是讓人壓抑的,他能夠融入這樣的一個家庭氛圍。

自閉症的孩子需要更多地去感受大自然,去感受一朵花的花瓣、一片葉子的紋理、一條蟲的遊走、一隻鳥的鳴叫等等,讓他漸漸學會整體地去感知事物。也感知色彩,感知大自然的五彩斑斕。動物是孩子們天然的好朋友,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或者家裡養寵物,孩子和動物之間建立情感的流動。

融入群體是自閉症孩子的困難,父母家人日常多和孩子說話,而且引導孩子說話。在父母家人的陪伴之下,讓他多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指導他怎樣和小夥伴相處互動,學會玩具的分享,共同搭建積木,一起拼圖,玩耍遊戲是孩子的天性,讓他在和人的互動中感受到快樂和安心。

繪畫療法和音樂療法,是孩子情緒釋放和宣洩的有效途徑,讓孩子隨手塗鴉,亂圖亂畫,感受到一種隨意的自由。一些舒緩動聽的音樂,能讓人輕鬆愉悅,在音樂聲中隨興起舞,身體自由舞動,也是一種情緒的釋放。



青音約

  自閉症,又稱自閉症或孤獨性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在現代社會中發病率越來越高,也成為了讓人們不得不重視的一種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孤獨症症患兒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孩子不願和人交流,整天沉迷於自己的世界,多數孩子不開口說話,生活自理能力差,學習有明顯障礙,接觸新鮮事物的慾望和能力較弱等等,嚴重的還會有自殘或暴力的傾向。作為父母,當你的孩子被診斷為股自閉症時,你需要做到這幾點:

  1、調整心態,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

  相信大多數父母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都是痛不欲生的,曾經有很多家長跟我講當知道消息的那一刻,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抱著孩子去自殺。他們的心情我非常能夠理解,誰也不想遇上這樣的事,但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勇敢去面對,傷心難過都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明白這是一個長期的戰役,不能戰鬥還沒開始就內耗太多,我們要把能量都留著來解決問題。

  2、家庭成員相互支持,統一意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於自閉症的孩子來說,家庭康復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家庭為了孩子的康復,父母一方辭職,全職帶孩子做康復訓練。這就需要家長成員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做好分工,找出一個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解決方案。

  其次家庭所有成員在教育理念上一定要保持高度統一。不能爸爸媽媽給孩子做干預訓練的時候,爺爺奶奶卻要孩子休息;不能在干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情緒問題了,爺爺奶奶就去趕緊去哄,中斷訓練計劃。孩子們都是非常聰明的,在教育問題上家庭成員的意見不一致,很容易讓孩子鑽空子,這樣以後教育起來會更麻煩。因此在給孩子做干預這件事情上,家裡的所有人一定要持統一意見,堅持原則,這樣的訓練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3、找一家靠譜的機構帶孩子去做康復訓練

  很多父母可能在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之前都沒聽過這個詞,更不瞭解相關領域的知識,因此對於孩子的干預訓練更是無從下手。這時就需要你能夠通過各種渠道,不管是上網搜索也好,託人打聽也好,一定要找一家靠譜的機構給孩子做訓練。

  近幾年全國各地的很多機構彷彿都看到了特殊教育領域裡面的商機,各種各樣的自閉症訓練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全都冒了出來。很多機構廣告打的特別好,實際上才開沒幾天,甚至連老師都沒幾個。因此建議家長在給孩子找機構時,除了聽別人說,一定要自己去實地考察,找一家有實力的機構尤為重要。評價一家機構好壞除了硬件設施以外,一定要看教師的質量,看教師專業知識是否過硬,工作經驗是否豐富,對孩子是否有耐心和責任心。

  4、父母自己也要學習干預方法

  要教育孩子就要不斷地學習,不僅學習一般的還要學習特殊的教育知識和技能,做到與學校教育同步。自閉症干預訓練的方法很多,但是最基礎的還是ABA。後來又有專家推出很多新的方法,但那些也都是在ABA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因此家長學好ABA,對孩子的進步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其他的方法也要了解一些,教育孩子光靠一種方法肯定是不夠的。

  雖然家長把孩子送到機構做訓練,但是老師不是萬能的,光靠上課那幾個小時的時間也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與老師要保持經常的、緊密的聯繫。要經常跟老師交流孩子的訓練進度,以及回家需要做的內容。畢竟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才是最多的,在家裡有很多的資源可利用,並且更實際,更能經常化、生活化,有的技能更能易於孩子掌握運用和鞏固。要做到訓練生活化,生活訓練化,這樣你的孩子會進步的更快。

  5、與專業的醫生的保持聯繫

  家長,是自閉症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選擇及對孩子的教育將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劉勇主任

我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我的兒子在4歲的時候被確診為自閉症傾向,說一下我的心路歷程吧。

其實在確診之前,大概3歲開始就覺得孩子有些不對勁,不願意和小朋友玩,雖然不逃避別人,但是從來不合群,就是自己玩自己的。3歲之後,有些能力開始退化,語言最為明顯,然後目光對視也突然變得不好,總是逃避。興趣和愛好特別狹隘,只喜歡工程車,在幼兒園也是如此,自己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確診後,我也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因為事先查閱了很多資料,我很清楚這個病症對於一個孩子而言意味著什麼,於是我在帶孩子在康復機構訓練的同時開始瘋狂地學習各種相關的知識,一來是為了在家的時候可以很好地訓練孩子,二來我希望在譜系的各種分支裡面給孩子找到一個確定的定義,最好是心理上可以接受的,人為覺得自閉症好過CDD,阿斯伯格好過自閉症...

康復的過程緩慢和艱辛,4歲的孩子,數字1 2 3都不認識,而且怎麼教也記不住,溝通也存在問題,不聽從指令,總之就是方方面面都遠遠落後於人,那段時間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會驚醒,然後坐到天涼,我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多麼努力,孩子也不會有絲毫改變,什麼都不可能學會了。

但日子還在咬牙繼續,2個月過去了,孩子的世界彷彿開了一個小口子,光可以照進去一些了,慢慢地認識了1 2 3,慢慢地知道了高矮左右,慢慢地知道了聽從指令,慢慢地有了目光對視...我的世界也因此又有了光。

再後來,進入了一個飛躍期,語言迅速恢復,認知大幅度提升,只是社交還進展緩慢,但已經足夠讓我欣喜若狂了,每天訓練課程結束後,聽著老師的表揚,我都激動不已,晚上突然發現他會了什麼東西,也是激動萬分!

再後來,進入了一個平穩期,也告別了機構,回到了幼兒園的正常生活,雖然認知還落後不少,社交也不多,但至少在進步,至少不再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了,我從孩子的眼裡可以看到光芒,這個時候我再也不試圖找尋孩子到底是自閉症的哪一個分支了,甚至也不關注他是不是自閉症,我只知道我的孩子目前有哪些問題,然後幫助他一個一個解決掉,解決不掉的也儘量做好一些,我只知道為了將來他可以獨立生存,需要具備哪些技能,然後幫助他一個一個學習和熟練。這個時候我覺得孩子什麼都可以學會,只是會慢一些。

一年的時間,我每天會打印一張A4紙,上面寫著孩子今天在家的學習和訓練計劃,然後拉著他一條一條認真執行,晚上他睡了,我開始寫日誌,記錄他一天的細節,哪裡進步了,哪裡有退步了,然後修正第二天的計劃,沒有捷徑,沒有萬能的方法,唯有堅持。

對於自閉症的孩子,我們要付出成倍的愛,要有一生的堅持。無論他能成長到哪一步,我都願意牽著他的手走下去,我也願意告訴周圍的人孩子的情況,因為這不是誰的錯,只是不同而已,我不為我的孩子感到自卑和羞恥,我就這樣大大方方地帶著他行走在天地間,慢就慢一點,笨就笨一些,兒子在我眼中就是世間最棒的孩子,我願意帶他認識這個世界的美好,也願意向世界展現他的美好。


愛陪娃的熊叔

首先,你需要正視孩子的病。有的家長,往往在孩子得了自閉症以後就變得手足無措,其實這個時候首先應該冷靜下來。

自閉症又稱孤獨性障礙,其病症就是包括不正常的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和行為模式。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自閉症在現在的社會很常見,常見的病因是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



這是個艱苦的過程,加油,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復!


ZN教育

早發現,早干預,年齡越小越好。父母要接受現實,還要有希望。

分享一個個案,我遇到過一個現在已經讀初三的高功能男孩,有自己擅長的科目也有不擅長的,喜歡歷史喜歡玩遊戲。除了在社交方面偶爾會有小缺陷(聊天時更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朋友少。

首先,家長要明白自閉症是不會治癒的,但症狀會隨著有效干預和訓練減輕。干預的項目要長久堅持,結合他的生活來進行。重要的是要識別機構(因為很多機構濫竽充數,浪費金錢還會錯過孩子的黃金髮展期)。

其次,家長們會很辛苦,身體和心理都會疲憊。想想,父母是最關心孩子的人,如果父母對他們都不抱希望,結果會更糟糕。是吧?時間精力的付出,還有金錢。家長們也許會很痛苦。要注意心理的調節。

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我們陪他們走,快也好慢也好。一起進步。

不管怎麼說,祝好。


橘子小天地

咱倆家的情況差不多,也是早產,也是重症肺炎進了PICU,多一個疝氣,乳糖不耐受,2歲半發現孩子自閉症,不過比您家的嚴重多了,伴隨感統失調,智力,語言發育遲緩,刻板行為等

開始知道消息的時候就是晴天霹靂,我覺得我兒子從出生開始磨難夠多了,全都挺過來了,結果災難又一次降臨,可能由於我本身是學醫的,之前也進過一次icu的原因,我這次很快就釋然了,雖然他每個方面跟正常孩子比都很差,但是這次沒有生命危險,我覺得這比什麼都重要,為了配合孩子做康復我也選擇了一個時間彈性的工作,孩子現在的每一個小進步,我都很開心,現在康復的體系也越來越健全,國家也越來越關注這方面,積極干預,還是有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