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從電子遊戲手中奪回孩子的童年!

手把手教你,從電子遊戲手中奪回孩子的童年!

週末小塾同學逛超市的時候,從不遠處傳來孩子哇哇大哭的聲音,只見寶媽一臉慍怒,牽著那個孩子走了過來,小孩子一邊哭一邊央求:“媽媽,我要玩手機,你給我手機嘛……”整個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這樣的場景,想必各位爸爸媽媽不會陌生。孩子一旦對玩遊戲著迷,你的手機就是TA的手機,有時候整天整夜的玩,上廁所都要小跑著去,飯都可以不吃,學習起來就更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了。

其實,網遊的市場定位根植於孩子“愛玩”的天性,如果我們不從根源解決問題,那麼,防遊戲沉迷會是兩代人之間沒有終點的拉鋸戰。

玩遊戲是天性,也是權利

相信大家都會認同:愛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教育家蒙特梭利就曾說:“遊戲就是幼兒的工作,因為他可以經由遊戲而學習。”

曾記否?每個人小的時候,一個簡單的躲貓貓就能讓我們樂此不疲,在草坪上的追逐打鬧就能讓我們歡快不已。

手把手教你,從電子遊戲手中奪回孩子的童年!

其實,並不是非要電子遊戲不可,各種遊戲都能夠輕易地俘獲孩子的心。遊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部分,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

所以,當孩子們對“農藥”成癮時,才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課外生活豐富點,適合孩子的遊戲場所和內容多一點,誰還會沉迷手機呢?

簡而言之,就是孩子的童年不能沒有遊戲,我們要用更健康的遊戲替代網遊。

把孩子從網遊里拉回來

孩子沉迷網遊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網絡遊戲中能夠找到存在感。所以,代替網遊的“良方”,就是現實生活中更具成就感的遊戲。

1.享受親子閱讀時光

好的書籍可以成為網遊的替代品,在接受豐富有趣知識的同時網遊的誘惑也漸漸減少。

建議家長儘快幫孩子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在嬰幼兒期間,就可以聲情並茂地為孩子講故事,讓他們對書籍充滿好奇心,還可以為孩子打造故事裡的場景,讓孩子身臨其境,鍛鍊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力。

手把手教你,從電子遊戲手中奪回孩子的童年!

鼓勵孩子閱讀的最好方法就是和他們一起享受閱讀時光,和孩子一起靜靜的看著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偶爾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會提問,然後爸爸媽媽就向他們解答,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覺得享受閱讀比在“戰場廝殺”更有意義。

2.靈活使用益智APP

對於年齡不大的孩子來說,我們也可以利用遊戲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有酷爸給孩子下載了一個披薩店經營類的APP,在遊戲中可以模擬購買原料,設計加工……涉及到的基本的貨幣和經濟概念,加減乘除,讓孩子在遊戲中邊玩邊學習。

手把手教你,從電子遊戲手中奪回孩子的童年!

遊戲只是一個載體,巧加利用,那些深奧玄妙枯燥乏味的知識也可以被孩子接受和掌握。

3.長假參加實踐活動

很多孩子平時學業緊張,會有所剋制,但一到寒暑假就像是脫韁的野馬。聰明的家長要學會轉移法:旅遊、回老家、上興趣班、參加夏令營。不過,這也要結合孩子的興趣來,千萬不要盲目報班,讓孩子感到自己放假了仍然得不到休息。

趁著寒暑假帶孩子去歐美高校感受下西方高等教育的人文薰陶,又或者和孩子一起漫步異域街頭,鼓勵TA用英語點餐、和外國人交談……要是沒時間,也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報名參加寓教於樂的活動。比如,張媽媽就給孩子Leo報了i²國際私塾的暑期班PBL課程,讓Leo跟著外教一起體驗直升飛機、馬術運動…Leo參加完活動跑回家就和媽媽說:“騎馬比玩手機有趣多了~”

小塾同學悄悄告訴你,今年的i²國際私塾暑期班報名已經開始啦!寶爸寶媽們快點擊查看報名(點擊查看)→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採集

總之,比起說教,帶著孩子一起玩更能讓他們體會到,現實生活更有趣!所以,戒除遊戲上癮,“一刀切”的方法只能治標不治本。除了以上方法,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培養一兩項體育愛好,能享受在操場揮灑汗水的孩子,自然而然能抵抗虛擬世界的誘惑。

手把手教你,從電子遊戲手中奪回孩子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