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補貼政策埋葬自己,凱迪生態進退維谷幾無勝算

富凱摘要:內有拖欠員工工資、子公司電廠停產、債務違約,外有大股東股份遭凍結、證監會立案調查,內外交困的凱迪生態只剩下一條“獨木橋”。

拖欠員工工資、涉嫌信披違規、債務違約、子公司陷入停產困境、大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至今仍無法披露年報、季報的凱迪生態即將面臨投資機構“上門討債”的窘境。

有媒體報道稱,凱迪生態將於明日(5月25日)召開相關會議同投資機構進行溝通。而據此前公告,公司2018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時間為5月29日至30日。

曾幾何時,凱迪生態為國內幾大機構重倉債券,鵬元和中誠信的評級均為AA/穩定。隨著債務風險的暴露,上述評級均被降至C(信用極差甚至沒有信用)。公司在經歷高速擴張的背後或早已“千瘡百孔”。

高估補貼政策埋葬自己,凱迪生態進退維谷幾無勝算

搶手債券“秒變”垃圾債

就在凱迪生態的“11凱迪MTN1”發生實質違約後,“16凱迪債”受託管理人銀河證券公告稱,已將“16凱迪債”調整至“風險類”債券,立即啟動風險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併發函要求發行人落實債券風險防範措施,擬於5月29日召開持有人會議。

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亦下調其相關信用等級,並將“16凱迪01”、“16凱迪02”和“16凱迪03”的債項信用評級由AA下調至C。

據富凱財經查閱發現,凱迪生態至少有4只債券處於存續期內,總規模達27.8億元。不過凱迪生態的債務遠非如此。公開報道稱,公司約有230億元債務,融資渠道包括銀行貸款、融資租賃、信託非標、ABS等。

對於此次違約,凱迪生態解釋,由於正在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股票停牌近6個月,對公司融資產生了一定影響,而且公司在建工程較多、回款較慢,市場資金狀況差疊加2018年到期債務多的背景下,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有息負債餘額較大。

高估補貼政策埋葬自己,凱迪生態進退維谷幾無勝算

由此延伸來看,凱迪生態的幾個償債途徑已經全部失效,股票停牌也封死了借新還舊的計劃,這也許將成為其債務連環違約的開端。

面對如此風險,部分債權人向法院申請了訴前保全。公告稱,公司母公司賬戶共有9個賬戶被凍結,凍結法院包括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凍結單位包括安徽德潤租賃等。凍結金額10.76億元,被凍結賬戶餘額為2444萬元。公司旗下共有24家子公司的38個賬戶被凍結,凍結法院包括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凍結單位包括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等。凍結金額14.56億元,被凍結賬戶餘額為2284萬元。

高估補貼政策埋葬自己,凱迪生態進退維谷幾無勝算

高速擴張後的“爛攤子”

風險的出現本質上是企業經營的問題。凱迪生態註冊地武漢,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臺型公司,同時從事海外EPC電廠分包、開發建設林業資產等業務。

在2014年至2016年,公司通過鉅額融資使得資產規模實現突飛猛進的增長。與此同時大規模的電廠建設、原燃料採購及墊資幫股東施工,公司現金流快速消耗,而補貼回款慢、融資渠道收緊、項目建設低於預期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了公司現金流再生,從而引發了當前的危機。

富凱財經翻閱公告發現,雖然公司營收不斷增長,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連年走低。特別是2017年前三季度凱迪生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一直為負,分別為-0.56億、-3.47億、-1.23億。

從行業來看,能源行業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公司大力發展的生物質電廠盈利並未達到預期。實際上,早前由於政策扶持,催生一批風能、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發電項目陸續上馬。但一如某些行業過度競爭帶來的惡果,新能源產業在扎堆上馬的推動下,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和效益低下等發展難題開始顯現。

有券商分析師表示,在燃料成本高企、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影響下,幾乎所有生物質發電項目一投產就陷於虧損的尷尬境地。

這也難怪,去年11月份,凱迪生態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預期處置旗下資產來解決公司資金流短缺問題,生物質電廠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不過其他人也不是傻子。凱迪生態表示:本次資產處置涉及的資產包括藍光電廠、風電、水電、林地、煤炭、生物質在建工程等,不少購買方只盯著好資產,而不願意接稍微差一點的資產。由此,凱迪生態重組進展沒有預期的快。不過有市場人士稱,這也是公司擺脫困境的“不二之選”。

面對種種困境,加之監管層對資產重組的監管不斷收緊,公司自救進程恐“步履維艱”。

富凱財經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造成的一切後果或損失,不承擔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