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組織部長的讀後感:再憶鐵骨忠魂……

一位组织部长的读后感:再忆铁骨忠魂……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縣青年都在關注

一位组织部长的读后感:再忆铁骨忠魂……
一位组织部长的读后感:再忆铁骨忠魂……

不忘革命初心 再憶鐵骨忠魂

——用信仰的力量把好新時代組工幹部成長的方向與座標

彭澤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萬建明

文字的力量,既不在於華美的辭藻,也不在於漂亮的修辭,而在於跨越時間的長河後,仍能在細無聲處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引起你我的共鳴。歷史無言,精神不朽,《紅色家書》雖文字質樸,然氣勢磅礴;雖文字簡短,卻感情真摯。不論是讀到冷少濃《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負義嗎》,還是趙雲霄《你的父母是個共產黨員》,或是趙一曼《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都切實感覺到一封封家書裡、一個個故事中均是“字字意蘊深厚,處處彰顯信仰”。從古至今,信仰確立了個體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標準,也成為個體毅然前行的巨大動力,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在感受信仰的力量過程中把好新時代組工幹部成長的方向和座標。下面將我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信仰就是我們永葆初心、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這是毛澤建在就義的遺書中的一句高聲吶喊,一位女同志,心中裝著的不是兒女情長,而是為了國家命運,為了民族解放而積極奔走,就是臨死前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艱生早已夭折,讀來不禁讓人淚目。“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共產黨人最崇高的信仰就是將這一腔熱血賦予國家和人民,將這一身皮囊留給青山與綠水。永葆初心,對黨忠誠,尤其要求我們組工幹部在新時代,深耕主責主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政治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黨建質量,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模範部門。

信仰就是我們錘鍊本領、增長才乾的執著追求。看完《紅色家書》,可以發現這些英勇就義的革命先輩們無不是學識豐富的知識份子,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能夠讀一個完整的書必然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而學成後放棄高薪工作更是難得。新時代,黨和人民對我們組織部門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組工幹部每天面對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的業務工作,除了他人引導,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心要有一份錘鍊本領、增長才乾的追求,只有懷著對組織工作的熱愛之心,堅守一份信念,磨鍊一份技能,精於“啄心”,善於“傳承”,在錘鍊思維品質、拓寬思路視野、鍛鍊辦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四個方面提高自身打鐵“硬度”。

信仰就是我們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不竭動力。郭亮在就義前給妻子李燦英的遺書中說“我事畢矣,望善撫吾兒,以繼續餘志”;趙一曼在給兒子的遺書中告訴孩子要替母親繼續鬥爭;王器民給妻子高慧根的遺書中說“繼我志呵!繼我志呵!”越是直面生死的時刻,越顯無所畏懼的精神;越是荊棘坎坷的道路,越需堅定不移的步伐。黨的十九大報告是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宣言書,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黨員、幹部和人才勇挑重擔,磨練自我,在急難險重的崗位和任務中勇往直前、銳意進取,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奉獻和犧牲。

信仰就是我們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警戒紅線。裘古懷烈士在犧牲當日在遺書中寫道:“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猶記得周敦頤的名作《愛蓮說》中的名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猶記得《孟子·告子下》中的名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物質豐富、文化繁榮,然而我們有些領導幹部卻經受不起“誘惑”,抵制不住“圍剿”,思想腐化,行為墮落,忘了何以為人,何以為共產黨人,這都是信仰缺失的表現。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讀一讀《紅色家書》,講一講紅色故事,認真感受信仰的力量,大力推進領導幹部家風建設,以良好的家風改進作風,凝聚力量,恪守住心底那條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警戒紅線。

《紅色家書》承載了革命先烈們的人格魅力,彰顯著革命先烈們的赤子情懷,正如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號召的,“每位同志都要認真讀一讀紅色家書”,因為那是我們共產黨人安身立本的精神所在。閒暇之餘,我會堅持再讀、再學、再品、再悟,讓《紅色家書》精神厚植心底、鐫刻心中。

彭澤縣共青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