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漢武帝當年沒有獨尊儒術,而是尊墨家,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I三餘先生I

墨家?開什麼國際玩笑。如果漢武帝獨尊墨家,那麼中華帝國過去兩千年可能就是一個以墨教為國教的政教一體國家,教義凌駕於國法之上,兩千年後的中國又可稱為中華斯坦共和國。



可能孟老夫子一句“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使得墨家學說有了意淫的空間,但這只是孟子的一廂情願,墨家學說怎麼可能被封建統治者採納呢?

墨家是一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鉅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需向團體進獻

先別管墨家到底主張什麼,這套墨家行事辦法,難道各位看不出端倪?妥妥的宗教組織,並且是獨立於王權國法之外自成一體的組織。墨家自有刑罰體系,“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根據這個原則,墨家鉅子把自己兒子殺了,而沒有經過司法體系審問。


墨家最主要的思想主張就是“兼愛、非攻”。

兼愛就是完全、不分彼此、無差別的博愛,聽起來很美好很共產,怎麼可能實踐開來?儒家的親疏有別、尊卑有別,才能構建和諧社會好不啦。

什麼是非攻?反對侵略戰爭,這個和平思想和不錯。實際執行時呢,墨家是否擁有墨家軍還沒有證據,但是墨家擁有很多奇人異士,經常以個人身份出現在戰爭中,通過兵法、器械等手段幫助弱勢方。至於幫誰、為什麼幫,純粹憑個人判斷、墨家組織直覺,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別說要聽皇帝老兒的指揮了?漢武帝要去北伐匈奴,搞不好墨家就站到匈奴那邊去了...

墨家學說有其進步性,但是沒被漢武帝採納,歸根到底還是其學說根本不適應當時社會,不能促進社會安定發展。其實也別說歷史,就是墨家那套放到現在,說輕了是個黑社會組織,說重了就是個邪教恐怖組織...


正品足球

獨尊,無論是獨尊儒術,還是獨尊墨家或者百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是災難。而其中唯一例外的,可能僅僅是法家。法家主張公開、公開就無法獨尊,法家又天性能與百家和平共處。有一句話說,世界上的發明分為兩類,一類是人類改造世界的,一類是約束人類自己的。法家區別於百家其他學派的根本真在於法家是公開的、是約束人類自己的,其中就包括法家自己。沒有照身貼的商鞅,同樣不能住店。以法家思想立國的秦國,儒家博士就有70多位。

說墨家,首先是兼愛非攻。兼愛就是“人人愛我、我愛人人”,非攻就是反對武力、崇尚和平解決矛盾。這兩點粗看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即便在今天也做不到,何況歷史上?兼愛非攻根本不可能實現,強推甚至會走向反面,可能是最靠譜的理解。歷史上,墨家為了實現兼愛非攻,組織了墨家劍客,說白了就是用武力、殺戮來實現兼愛非攻的政治理想,這本身就是證據。

說墨家,不能忘記墨家尚同。尚同,作為維護墨家團結、一致,作為墨家實現兼愛非攻的政治理想的手段。但是,尚同的另一面或許很少人知道。我們看《尚同》的一段原文:

【是以數千萬裡之外,有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鄉里未遍聞,天子得而賞之;數千萬裡之外,有為不善者,其室人未遍知,鄉里未遍聞,天子得而罰之。】

誰有什麼事了,家人不知道、鄉里人不知道,千萬裡之外的天子卻知道了。試問:天子怎麼知道的?監控、密探、潛伏?百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整個社會籠罩在這樣的氛圍下,與監獄、囚籠何異?所以,墨家本身學說是有致命的缺陷的。用現代觀念來評判,叫著“理想高度純潔化”,為了實現兼愛非攻的政治理想,無所不用其極,而且墨家對自身的行為,毫無約束,甚至可以說是為所欲為。單以墨家獨尊論,是萬萬不可的。

總之,政治學派的最好環境是學術自由,是無論對錯、人人可言。政治學派一旦上升到思想上層建築的高度(比如秦時的法家、漢時的儒家),既要保證政治上的思想統一,又要對自身有同等的甚至更高標準的約束,更要在不影響政治上層建築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保證學術和言論自由。而從歷史上看,法家無疑是善的典型。建立了政治上層建築(中央集權郡縣制),建立了博士宮的學術研究機構,善待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而儒家無疑是惡的典型。沒有建立政治上層建築(沿用秦的中央集權郡縣制),搞超血腥的白色恐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徹底屠殺了百家文化的傳承和繁榮。


滄桑短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墨家思想的主旨:人與人不分高低貴賤,推崇和平反對戰爭,注重民之疾苦不能浪費,推崇祖制,天合人意掌握自然。所以墨家的思想用現的語言來說話,有點個人英雄主意色彩。

漢武帝如果採用墨家思想制國,大制可以想象會有這樣幾種情況發生

第一、對內政治上受上影響,君王無法將權力進行中央集制。權力過於分散導制一些新政無法實施,人才得不到重用,貴族勢力越來越大,甚至干涉政權,因為墨家推崇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貴賤

第二、對於北方匈奴不能進行有效的制約,匈奴人屬於彪悍民族。漢朝早在漢高祖時期就採用和親來平復匈奴對漢邊境的侵擾,因為一味的合親逐漸使匈奴認為漢朝是個軟弱的民族。因為墨家講就和平反對戰爭,而且推崇祖制

第三、經濟不會得到有效的發展

,無法施行幣制改革,絲綢之路也不會在漢朝被打通。這樣就可能造成民生凋零,因為自然不能改變這是黑家的思想,人們一味的要求按照自然規律來生活,比如今年天旱,人們只能按照天旱來種植,明天大澇,那就按大澇來處理莊家。所以墨家所謂的天人感漢會極大的影響民生經濟的發展。墨家講究天志,也就是要遵從上天想法

第四、朝政因為推崇祖制而造成混亂,漢朝祖制立長不立幼,而且哥哥死了弟弟可以接著做皇帝。這樣對於一個國家的接班人就產生了影響,也很容易造成朝廷上的黨爭和派系分割。黑家反對改變祖制,


自由答人

墨家學說由於其特性是不可能成為政府的官方學說的。

墨家學說的特點是兼愛非攻。此外有非常濃厚的平等意識,對於封建王權有一定的批判。這樣的思想,顯然是不會被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推崇成為官方學說的。

從這個角度上進一步追問實際上就是為什麼漢武帝要選擇儒家作為治國的主導思想,這是不是一個偶然的結果?顯然不是。

如果要繼續探討,那麼就要分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實質是什麼。應當說,這實際上是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的一次大整理。首先,罷黜百家只是形式上的,董仲舒提倡的新儒學實際上將其他諸子百家當中有利於統治的成分都繼承和吸收了過來。其他各家思想並沒有完全失傳。其次之所以以儒家為基礎吸收其他各家。主要原因在於儒家對於統治者的維護是最徹底的,對於維護政權的長久穩定最有幫助。最後在政治實踐中,統治者並不拘泥於儒家的思想教條,法家的嚴刑峻法,權變之術在統治中依然十分重要。陽儒陰法是中國古代政治實踐的主流。


zyb38537240

問題的關鍵應該是如何理解社會與百業是否具有平等允許發展來實現並行不悖地推動社會發展的動態平衡的有序發展來鞏固社會在任何時候都存在的共同機制!中國的獨尊和西方的唯一觀都是破壞社會平衡的東西!為什麼呢?不管觀察任何一個歷史時段都能觀察到人類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需求,不管是用獨尊某個學派的觀點而罷黜百家的抑制都是相同的!用唯一觀來使某個學派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對於百家文化的排斥與抑制是與獨尊的效果是沒有區別的!社會需要許許多多的不同行業的發展與進步推動才會有具有生命力的繁榮昌盛的格局否則就會在獨尊的推動下時間越久社會的失衡率越大,當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社會就無法維持自身的平衡了會加速傾斜導致無法挽救的崩塌出現!這是社會自身的規律不管人承認還是不承認這種社會規律存在其規律是不會改變的而能改變的只有人的認知與行為的改變來防範這類事情發生!古人看到來帝制隨時間變化而出現的現實就說”合不可久,久必分!”將其弄成了”社會的週期率”而廣為流傳,大意是說社會有宿命得認命來註解天命!事實上命是可以通過在還處於渾沌狀態時可以通過不一樣的運行而改變那種宿命的!關鍵是早期是如何預防發生發生那種崩塌性危機不出現!如若幻想社會發展要達到絕對的平衡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退而求其次”動態平衡”的隨時隨地依據社會的客觀事實存在進行有效調整來實現在可控範圍內運行是可以做到的,前提是:社會一定要是多元共同的架構和允許百家並行不悖地在相同方向中各自努力前行過程中才有進行動態調整或者動態整闔的機會!如若是獨尊狀態下出現傾覆危機去調整誰來扶起傾斜?只有一個辦法推倒重來!工農革命就是做了這樣的事情!在中華文化的玄變中稱為”補鍋術”。故獨尊不管是獨尊任何派最終都會是無法用調整方法來防範崩塌危機必成大禍!


公議

漢武帝時期,只有初期衛綰擔任丞相時的三年,獨尊儒術。這三年言論自由,沒有一人因言獲罪。



從漢武帝中前期開始,就重用法家酷吏。大夫顏異使天子不悅。法家酷吏張湯認為顏異欲罵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誹罪之名,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

漢武帝還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

漢武帝時期,還處死了最後一個墨者郭解。司馬遷還給郭解立傳。致使墨家學派徹底滅絕。


假如,漢武帝真重用墨家。就會出現電影《致命拜訪》中的一幕。比法家更可怕。

法家的愚民是讓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而墨家的尚同思想會讓人成為統一思想的行屍走肉。

諸位一定要看看《致命拜訪》,就能真正領悟墨家思想的真諦。


楊朱學派

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 人無長幼貴賤皆天之臣也 要相對來看 前一句大概是對諸國曆史形成的看法和實際捍衛,後半句直到如今我們還分不清楚什麼是臣民什麼是人民或者公民,有些東西需要特意去強調也是實屬無奈,行而上者謂道行而下者謂器,過去官學的教育意義和道德標杆你理解吧,核心實質是要球所有人的規矩或者規則,教育意義更無從談起,而這只是一方面實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什麼是自然,什麼是百家,什麼是三,什麼是強者,什麼樣的人認為你是強者誰是強者?請你與眾生一樣慢慢的跪下來好嗎?別他媽廢話了,你以為自己很精明?天子的個人意志原則意義上與眾生別無二致,什麼是傳統?什麼是文明?你還能夠顛覆和標版一切嗎?用什麼來完成救贖?人性善惡本身就是偽命題,太過刻意無理和狹隘,而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人性本善往往是一種虛偽


漫步151977094

咋們先從“獨尊儒術”的好處來說起,首先,儒家思想是教化上至群臣,下至百姓,要尊君,要聽從君命,皇帝是天賦人權,是天子,這非常有利於一個大帝國的統一。

古代交通不發達,試想漢武帝在長安委任一位縣令到廣東徐聞縣(中國大陸最南端),光去就要半年時間,漢武帝要怎樣才能保證那位縣令會忠於自己,而不會背叛自己,唯有灌輸儒家思想,讓他銘記忠君。


想想自從“獨尊儒術”之後,中華帝國極少分裂,不會像之前春秋戰國一樣,各自分裂,即使像民國軍閥混戰後,還是會走向大一統,這就是千百年來儒家思想的功勞。

那麼不“獨尊儒術”會有什麼變化呢,那中國將會和歐洲一樣,分裂成無數小國,這就是為什麼拿破崙統一歐洲不久後歐洲還是分裂了。


我是臭臭泥

很簡單,西方與阿拉伯地區怎麼就是你能看到的。

墨家信鬼神兼愛與原始宗教的提法沒什麼區別,那樣中國不可能進入封建社會,而繼續延續奴隸社會。

而百家爭鳴本身已經開始出現封建社會苗頭,不可能選擇墨家,墨家到戰國末期就已經消聲滅跡被淘汰了。

在歷史洪流面前,一個墨家或者宗教根本擋不住人類前進的腳步。

還有人扯法家,法家只是維持秩序的手段,但不是秩序本身。

儒家才是秩序的創建者,規定了秩序的內容。

兵家是秩序的破壞者。

當秩序大於破壞,國家興旺。當破壞大於秩序,國家滅亡。


在路上61281823

相比儒家的“仁義”,墨家的“法治”更是現代國家組織構建的基石。

秦國的強盛很多人認為是商鞅的功勞,其實秦國的崛起和墨家有著極大關聯,墨家為秦國提供了先進的軍事技術和嚴密的組織管理體系。其中的戶籍制度,尤其是“連坐”制的精神來自墨家,商鞅只是強調其重要性。

墨家思想為秦國的集權制起到積極作用,這似乎與“非攻、兼愛”不相符合,其實不然,思想的前提條件是君王,他們主張“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因為天子起著模範帶頭作用,自己必須守法,這樣才能上行下效。

因此,這樣也就可以理解,儒家可以成為國教,但墨家必然不可能。如果墨家成為國教,也許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朝代更迭,禪讓製取代世襲制,從君王到百姓,都在集權制度下,身體力行守法。清末民初時,曾掀起“墨家店”取代“孔家店”,就是為了改變國人的愚昧和無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