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代最有理想的“黑幫”墨家,為何秦朝統一後就神祕消失了?

李憨


戰國時期是一個禮崩樂壞、諸侯割據的時代。正是由於周朝的分封制的弊端,導致了後面的春秋戰國各國藐視周天子,互相征戰、殺伐不斷。然而這個時代也是歷史上文化興起最為重要的時期——諸子百家爭鳴。

諸子百家中影響最為廣泛、最為深遠的是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儒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其中的墨家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的三大哲學體系,其地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

墨家被古代大家認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的影響。法家代表韓非子曾稱其和儒家為“世之顯學”;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楊朱,道家代表人物)則歸墨(墨子)”,這些思想家的高度評價也從側面證明了墨家思想曾經在戰國時期的輝煌。

墨家產生於且盛行於戰國時期。創始人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鉅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墨家主要思想主張是兼愛非攻——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反對侵略戰爭;節用、明鬼——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視前人的文化財富。

墨家學派還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關注現世戰亂;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開始向科學研究領域靠攏。從這些點看來墨家在戰國時期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可為什麼最後,墨家學派神秘的消失了?直到清末民初,學者們才從故紙堆中重新挖出墨家,並發現其進步性。

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第一,墨家學派缺少可供其生長的土壤。戰國之後,秦始皇統一全國,國內逐漸從百年征戰中掙脫出來,開始休養生息,同時秦始皇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其次,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後驕奢淫逸,沉迷煉丹,大興土木: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從阿房宮的建造來看,秦始皇當真是驕奢至極。

從這兩點看出,秦始皇是一個既不兼愛也不節用明鬼的人,天下太平後墨家的非攻思想也無用武之地。一個不受統治者支持的學派,一個思想無法運用到實踐中的學派,其在這片土地上也難以茁壯成長。

第二,封建王朝中,地主階級佔有絕對的領導權力,而墨家學派的眾人平等、寧願自身受苦受難也要有利於他人、為天下幸福而放棄個人私利等十分理想的思想觸犯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墨家成了一個橫梗在封建集權專制統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礙,不除掉墨家這一障礙,秦始皇就很難統一中國,中央集權專制的大帝國也很難建立。

第三,墨家這樣一個極端的、超前的思想學說在當時難以實現,甚至有些共產主義的趨勢,這也直接導致了墨子以後很難有“鉅子”能夠傳承其衣缽。同時,按墨家的規定,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這大大違背了當時的人性和歷史趨勢,因此這也是墨家難以傳承的重要原因。

墨家神秘消失的根本就在於他不能順應歷史的趨勢,不順應人性,不得統治者的支持。就這樣,戰國時期和儒道齊名的墨家血脈在多重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下,漸漸湮沒在了歷史的紅塵中。


鄧海春


墨子生活在孔子稍後的年代,應該也是戰國初期。當初墨子學習的也是儒學,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最後背棄了孔子,反而寫了一本《非儒》的書。

墨子的著作大都和生產勞動,以及百工、商賈、賓萌(遊士)、役夫有關,反映墨子自己的出身——微賤的生產者。

和孔子不同之處主是: 兼愛、非攻、節葬、非樂,上同、尚賢,天志、明鬼;反對奴隸主貴族依靠骨肉之親,無功富貴。

上同,也稱“尚同”,就是在“尚賢”的基礎上,推選賢者仁人。主張地位居下者逐層服從居上者,如家君服從國君、國君服從天子,從而達到“一同天下之議”的治世。

墨子的著作還有許多是兵書,詳細解釋戰爭防禦方術,可見墨家主張非攻而不反戰。墨家在當年也是桃李滿天下的學派,其後學有墨辯,有墨俠。

墨子的學說在戰國時期還曾經遠波西方的秦國,而墨家學派直到漢初才衰落下去。

所以孔墨二家,韓非子稱為“顯學”。孫詒讓(清朝時期大儒)這樣點評墨家:墨學之昌,幾埒洙泗。獷秦隱儒,墨學亦微。至西漢,儒復興而墨竟絕。

這句話大致的意思是說,墨學的傳播範圍和影響範圍在“洙泗”(兩條和)之間,也就是當年孔子講學的地方。這裡所說墨學的歷史興衰,是符合實際的。

墨子的社會政治思想是一種“役夫之道”(窮人政治經濟學)。兼愛、非攻、非命、非樂,反對王公大人以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這種思想是奴隸社會的造反理論,必然為奴隸主貴族所不取,也為後來封建社會統治者所不容。

不過墨子的弟子們卻為了實行其理想,赴湯蹈火,死不旋踵,其不改初心,尤其可貴。墨子學說的一些宗教理論,如《天志》、《明鬼》,則都是糟粕。


閒看秋風999


你真能造謠,墨家是秦國一手扶植培養起來的武器製造機關,他怎麼會是黑社會,有名有姓有身份,那會黑,秦國黑旗就是墨家機關術,不服管教全染成黑色,你問問出國的秦人就知道了。都治服氣。


空氣的世界


墨家,是當時的顯學,儒家代表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楊朱,道家代表人物)則歸墨(墨子)”,可見墨家的影響力。墨家也算是戰國時期的特殊學派,它標榜著“兼愛、非攻”,是為底層人民說話的團體,可為何這樣有理想的團體在秦朝統一就神秘消失了?


墨家獨特的政治屬性。墨家最大的政治標籤就是維護底層人的利益,而秦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它維護的不是底層人,而是統治者,它需要採取鞏固自己統治的學說。而墨家學說認為社會處在一個“自然狀態”之中,沒有統一的是非標準。國家的產生是為了制止人們由各行其是而產生的混亂。因此必須有一個國君順應天意而產生,國君要從“天下賢者”中選出。所以說,墨家傾向於民主選舉體制的,這對於封建王朝來說,是對自己地位的撼動,自然是不受待見,秦朝統一以後,墨家也就慢慢衰敗下來,沒有人願意學墨家思想。

墨家在秦朝消失,因其缺少了生存的社會根基,他們的思想過於超前與過於理想,這在封建社會是行不通的,他們心念普羅大眾,想為百姓爭取權利,可封建王朝不需要這種學說,秦朝只需要採取法家學說,通過“法術勢”對社會進行管理就行,這是統治者最有效的措施。失去了政治根基的墨家,自然是要雲煙成雨,只成為了歷史的過客。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時期,墨家作為手工業者的社團,擁有雄厚的組織基礎,不過就從其發祥初期而言,人員構成姑且不論,其創立宗旨和目標都非帝王術,而是民謠級別的詠歎調,如此調調,並不為帝王們所看重。

春秋時期,已經有了王霸之道,所謂帝王術,講求霸業,墨家雖然有理工科的專業技能,但對於輔佐帝王這一股肱職位卻並是長項。按照中國歷史的潛規則和明規則而言,以法家治國,儒家粉飾一直是歷代帝王心照不宣的圭臬,根本沒有墨傢什麼事兒。

秦統一後,法家是治國之道,儒家被坑殺,漢朝開初,講求與民休養生息之,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曾有曇花一現,但漢武帝之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就更無所謂了,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謹以此再次紀念我很喜歡的墨家機關術和墨家學說。

我是齷齪君,告辭。


另類的文史


百家爭鳴,只有在春秋戰國那個長達數百年的分裂狀態下才有生存空間,墨家也不例外。秦一統天下後,延續的是法家理念,嚴刑峻法是其主要特徵,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家都會受到強力壓制,焚書坑儒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也起到了殺雞給猴看的目的,墨家自然只能自然解體了,轉而轉化成匠人,繼續在社會上生存。

舉一個近代的例子,解放前上海被列強拆分成一個個租界,於是各種勢力就都以上海為活動中心,解放後這些勢力也就紛紛消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